幼兒教育寓言故事
幼兒教育寓言故事篇1:象牙筷子
商紂王在剛開始請工匠用象牙為他制作筷子的時候,他的叔父箕子就表示出了一種擔憂。箕子認為,既然你使用了稀有昂貴的象牙作筷子,與之相配套的杯盤碗盞就再也不會用陶制土燒的笨重物了,而必然會換成用犀牛角、美玉石打磨出的精美器皿。餐具一旦換成了象牙筷子和玉石盤碗,你就一定不會再去吃大豆一類的普通蔬菜,而要千方百計地享用牦牛、象、豹之類的胎兒等山珍美味了。緊接著,在盡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時,你一定不會再去穿粗布縫制的衣裳,住在低矮潮濕的茅屋下,而必然會換成一套又一套的綾羅綢緞,并且住進高樓大廈之中。
箕子害怕照此演變下去,必定會帶來一個悲慘的結局。所以,他從紂王一開始制作象牙筷子起,就感到了一種不祥的恐懼。
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箕子所料。僅僅只過了5年光景,紂王就演變到了窮奢極欲、荒淫無恥的地步。在他的王宮內,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獸肉,多得像一片肉林;廚房內添置了專門用來烤肉的銅格;后園內經過釀酒后剩下的酒糟已經堆得像座小山了,而盛放美酒的酒池竟大得可以劃船。紂王的腐敗行徑,不僅苦了老百姓,而且將一個國家搞得烏七八糟,最后終于被周武王所剿滅。
箕子能從象牙筷子的苗頭,推斷出商紂王必然亡國的命運,深刻地說明了“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道理。如果對小的貪欲不能進行有效的遏制,任其發展,最終必然會釀成大的災難,造成大的罪惡。
幼兒教育寓言故事篇2:越權與失職
有一次,韓昭侯因飲酒過量,不知不覺便醉臥在床上,酣睡半晌都不曾清醒。他手下的官吏典冠擔心君王著涼,便找掌管衣物的典衣要了一件衣服,蓋在韓昭候身上。
幾個時辰過去了,韓昭侯終于睡醒了,他感到睡得很舒服,不知是誰還給他蓋了一件衣服,他覺得很暖和,他打算表揚一下給他蓋衣服的人。于是他問身邊的侍從說:“是誰替我蓋的衣服?”
侍從回答說:“是典冠。”
韓昭侯一聽,臉立即沉了下來。他把典冠找來,問道:“是你給我蓋的衣服嗎?”典冠說:“是的。”韓昭侯又問:“衣服是從哪兒拿來的?”典冠回答說:“從典衣那里取來的。”韓昭侯又派人把典衣找來,問道:“衣服是你給他的嗎?”典衣回答說:“是的。”韓昭侯嚴厲地批評典衣和典冠道:“你們兩人今天都犯了大錯,知道嗎?”典冠、典衣兩個人面面相覷,還沒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韓昭侯指著他們說:“典冠你不是寡人身邊的侍從,你為何擅自離開崗位來干自己職權范圍以外的事呢?而典衣你作為掌管衣物的官員,怎么能隨便利用職權將衣服給別人呢?你這種行為是明顯的失職。今天,你們一個越權,一個失職,如果大家都像你們這樣隨心所欲,各行其是,整個朝廷不是亂了套嗎?因此,必須重罰你們,讓你們接受教訓,也好讓大家都引以為戒。”
于是韓昭侯把典冠典衣二人一起降了職。
韓昭侯的做法在今天看來也許有些過分,但他嚴明職責、嚴格執法、不以情侵法的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幼兒教育寓言故事篇3:拒不受魚
公孫儀做過魯國的相國,他很愛吃魚,因此全國上下聽說他的愛好后,紛紛買魚前來討好他??刹徽撌裁慈藖硭汪~,也不論送的什么魚,公孫儀從來都不接受。
公孫儀的一個學生見了,就勸他道:“先生,既然您愛吃魚,可為什么又不愿意接受別人送給您的魚呢?”公孫儀答道:“恰恰就是因為我愛吃魚,我才不接受人家送的魚。如果我現在接受別人送的魚,到時候就一定會遷就送魚的人;既然遷就了送魚的人,就會歪曲法律。我是執法的人,如果我知法而又違法,就會被罷免相國的職務。一旦我的相國職務被罷免了,既便我喜歡吃魚,這些送魚的人也不會送魚給我了。而那時我已被罷了官,也沒錢自己去買魚。但是如果我現在不接受這些人送的魚,就不會貪贓枉法,不會循私情,那么也就不會被罷官免職了。這樣就算我不接受別人的魚,我愛吃魚的口味一輩子不變,我照樣可以用自己的俸祿買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