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寓言故事
五年級寓言故事篇1:毛遂自薦
毛遂在平原君門下已經三年了,一直默默無聞,總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機會。
一次,碰上秦國大舉進攻趙國,秦軍將趙國都城邯鄲團團圍住,情況十分危急,趙王只好派平原君趕緊出使楚國,向楚國求救。
平原君到楚國去之前,召集他所有的門客商議,決定從這千余名門客中挑選出20名能文善武足智多謀的人隨同前往。他們挑來挑去最終只有19人合乎條件,還差一人卻怎么挑也總覺得不滿意。
這時,只見毛遂主動站了出來說:“我愿隨平原君前往楚國,哪怕是湊個數!”
平原君一看,是平常不曾注意的毛遂,便不大以為然,只是婉轉地說:“你到我門下已經三年了,卻從未聽到有人在我面前稱贊過你,可見你并無什么過人之處。一個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好像錐子裝在口袋里,錐尖子很快就會穿破口袋鉆出來,人們很快就能發現他。而你一直未能出頭露面顯示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夠帶上沒有本事的人同我去楚國行使如此重大的使命呢?”
毛遂并不生氣,他心平氣和地據理力爭說:“您說的并不全對。我之所以沒有像錐子從口袋里鉆出錐尖,是因為我從來就沒有像錐子一樣放進您的口袋里呀。如果早就將我這把錐子放進口袋,我敢說,我不僅是錐尖子鉆出口袋的問題,我會連整個錐子都像麥穗子一樣全部露出來。”
平原君覺得毛遂說得很有道理且氣度不凡,便答應毛遂作為自己的隨從,連夜趕往楚國。
一到楚國,已是早晨。平原君立即拜見楚王,跟他商討出兵救趙的事情。可是這次商談很不順利,從早上一直談到了中午,還沒有一絲進展。面對這種情況,隨同前往的20個人中便有19個只知道干著急,在臺下直跺腳、搖頭、埋怨。唯有毛遂,眼看時間不等人,機會不可錯過,只見他一手提劍,大踏步跨到臺上,面對盛氣凌人的楚王,毛遂毫不膽怯。他兩眼逼視著楚王,慷慨陳詞,申明大義,他從趙楚兩國的關系談到這次救援趙國的意義,對楚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的凜然正氣使楚王驚嘆佩服;他對兩國利害關系的分析深深打動了楚王的心。通過毛遂的勸說,楚王終于被說服了,當天下午便與平原君締結盟約。很快,楚王派軍隊支援趙國,趙國于是解圍。
事后,平原君深感愧疚地說:“毛遂原來真是了不起的人啊!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真抵得過百萬大軍呀!可是以前我竟沒發現他。若不是毛先生挺身而出,我可要埋沒一個人才呢!”
毛遂自薦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總是等著別人去推薦,只要有才干,不妨自己主動站出來,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五年級寓言故事篇2:孟賁言勇
齊莊公的時候,有個勇士名叫賓卑聚。一天夜里,他夢見一個壯士,身材魁梧,頭戴白色絹帽,外穿耀眼的紅色麻布盛裝,內穿棉布做的衣服;帽上墜著紅色的絲穗,腳穿一雙嶄新的白色緞鞋,身上掛著一個黑色的劍囊。這個威武的大漢走到賓卑聚面前,大聲地呵斥他,還朝他臉上吐唾沫。
賓卑聚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兇狠漢子驚醒了,他發現原來是個夢。盡管這樣,他依然因此而一夜沒睡,心中非常氣憤。
第二天大一亮,賓卑聚就把他的朋友們都請來,向他們講述了前一天晚上做的夢。然后他對朋友們說:“我自幼崇尚勇敢,60年來從沒受過任何欺凌侮辱。可是昨天夜里,我在夢中受到如此的侮辱,心里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我一定要找到哪個敢于在夢中罵我,并向我吐唾沫的人。假若在三天之內找到他,我就要報這個仇;如果三天之內找不到他,我就沒臉面活在世上了。”
于是,每天一早,賓卑聚就帶著他的朋友們一起站在行人過往頻繁的交通要道上,尋找著跟夢中打扮、長像一樣的人。可是,三天過去了,他們始終沒有看到一個如夢中一般打扮的壯士。賓卑聚氣餒地回到家中,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然后拔出劍自刎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僅憑夢中的一點不快便耿耿于懷,甚至含恨自盡、自暴自棄的做法是十分愚昧的。
五年級寓言故事篇3:周處自新
周處是晉朝義興縣人。他在年輕的時候,脾氣粗暴,好惹是生非,經常與人打架斗毆,危害鄉里,被當地人們視為禍害。
那時候,在義興縣境內的大河里出現了一條蛟龍,同時在義興縣山里又有只斑額吊睛猛虎,它們都時常在河里、在山上侵害老百姓。當地人們都把周處同蚊龍、猛虎一起看作是“三個禍害”,而這“三個禍害”中又以周處更加厲害。為了除掉侵害老百姓的禍害,曾經有人勸說周處上山去殺死那只斑額吊睛猛虎,到河里去斬除那條危及鄉里的蛟龍。
周處聽人勸說后,立即上山去殺死了斑額吊睛猛虎,接著又下山來到有蛟龍作惡的河邊。當蚊龍露出水面準備向他撲過來的那一剎那間,說時遲,那時快,周處轉眼間便跳下河去舉起手中鋒利的砍刀,向作惡多端的蛟龍頭上砍去。那蛟龍為了躲避周處的刺殺,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入水底,在大河里游了幾十里路遠。周處一直緊緊地跟著它,同樣是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入水底。就這樣,三天三夜過去了,地方上的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人們都在為這“三個禍害”的滅亡而奔走相告,互相慶賀。
誰知周處在殺死了蛟龍后,又突然浮出水面,游到了岸邊。當他上到岸上來時,看到人們正奔走相告,都在為他已不在人世而互相慶賀,這時他才曉得自己早已被人們認為是禍害了。這是為什么呢?他捫心自問,經過一番仔細的反省之后終于有了改過自新的念頭。于是,他到吳郡去尋找陸機、陸云兩兄弟。因為陸家兄弟是當時遠近聞名的受人尊敬的大文人、大才子,周處是想請陸家兄弟開導思想,指點迷津。
周處頭腦中帶著疑惑來到吳郡陸家的時候,陸機不在家,正好會見了陸云,于是他就把義興縣人為什么恨他的情況全部告訴了陸云,并說明自己想要改正錯誤重新做人,但又恨自己年紀已經不小了,恐怕不能干出什么成就,因此請陸家兄弟指點迷津。陸云開導他說:“古人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在早晨懂得真理,那么即使是在晚上死去,也是可貴的;何況你現在還年輕,前程還是滿有希望的。”陸云接著說:“一個人怕只怕沒有好的志向。有了好的志向,又何必擔心美名不能夠傳播開去呢?”
周處聽了陸云這番話后,從此洗心革面、改過自新。經過自己艱苦的努力,后來終于成了名揚四方的忠臣孝子。
這篇故事的寓意是:一個人有了缺點錯誤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正視、敢于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重新確立好的志向,一樣可以成為一個有用之才。也就是說:浪子回頭金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