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目寸光寓言故事
鼠目寸光寓言故事篇1:原文
從前,有一群老鼠世世代代居住在森林的一片洼地里,他們過得無憂無慮.突然有一天,一只野兔闖了進來,告訴他們洪水來了,必須在今晚跑到南邊那座山上,才能脫離險境。 話剛說完,它就一溜煙跑掉了。老鼠們頓時慌了神,南邊那座山那么遠,憑他們的力量是根本無法跑到的。他們一個個驚慌失措,六神無主。只有一只小老鼠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他以為一定可以到達目的地。便組織大家,要他們一起逃走。 可是其他的老鼠們可不這么想,他們中有的說:“我們住在這里這么多年,這里就是我們的家,這里最安全。我們哪也不去。”還有的說:“就憑你,真是自不量力,‘鼠目寸光’這四個字就是說你的。”“是呀!丟我們老鼠的臉。真是狂妄,連兔子都未必跑得到,你憑什么!” “大家安靜!”鼠群的首領說道:“我們跑是跑不掉的,不如現在大家一起去修筑大壩,擋住洪水。相信老天會眷戀我們的。我們一定要將洪水抵擋住。” 大家聽完,都爭先恐后的去干活了。只有那只勇敢的小老鼠相信自己的能力,沒有和大家在一起。獨自一個人奮力向山那邊跑去。 跑了不知多久。終于跑不動了,就在這時,一匹善良的小馬看見了它。問道:“你在干什么,洪水要來了,快逃難去吧!” 老鼠說:“我已經沒力氣了,休息一會再跑。” 小馬說:“我也正要走,你坐到我背上來,我帶你走吧。”于是小馬就帶著小老鼠飛奔而去。到天黑的時候,他們終于爬上了山。而洪水在大山的阻擋下向別處流去。小老鼠總算松了口氣。而那群修建大壩的老鼠呢?他們的大壩還沒有一個小土堆大,洪水一到,就把他們全卷走了。 看來,高估自己也未必是件壞事。“鼠目寸光”也總是形容大多數膽小的老鼠哦!
寓言故事篇2:望洋興嘆
綿綿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黃河。水勢之大,竟漫過了黃河兩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被水漲得越來越寬闊,已經看不清對岸的牛馬了。河神見狀歡欣鼓舞,他自我陶醉,以為天下美景已盡收自己的流域。
河神洋洋得意順流東下,到達北海。朝東望去一片汪洋,看不見邊際,這使他頓時大吃一驚,一掃洋洋自得的神情。他眺望無邊的海神,不禁大發感慨:俗話說的真是好,只有見識短淺的人,才認為自己高明。這說的正是我這類的人啊!
一番反思,河神想到曾有人說過,即使是孔子的見聞與學識也還是有限的;伯夷的高尚品德也沒能達到頂點。那時我并不相信這樣的評價。今天我看到坦蕩無垠的海神如此浩瀚廣博,一望無際。在事實面前我才明白這話講得對。要不,我的所作所為定會被深明大義的賢者所笑話。
聽完河神的一番自省,海神開口了。他說,井里的青蛙由于受自身居住環境的限制,不可以同它講大海;夏天的昆蟲受季節的局限,不可以同它說冬天;見識淺的人孤陋寡聞,受教育有限,不會聽懂大道理。現今,你河神走出河流兩岸,眺望大海,開闊了眼界,知道自己渺小淺薄,才能同你談談大道理。
世界是無限的,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是無止境的。知道少的人,往往以為自己不知道的也少;知道多的人,才會懂得自己不知道的也多。自我滿足是知識淺薄、眼光短淺造成的。
寓言故事篇3:井底之蛙
棲在井里的青蛙在井邊碰上一只從東海而來的大鱉。青蛙看見大鱉,便對它心滿意足地吹噓自己的愜意:“你瞧我住在這兒多么快樂呀!我從井欄上蹦進淺井,可以在井壁的縫隙里小憩。在井水里游耍,水面就托住我的胳肢和下巴。在軟綿綿的泥地上漫步,淤泥就漫過腳背。看看周圍的紅蟲、小螃蟹,它們誰也不能比我自由自在。”
井蛙喋喋不休地夸耀自己的安樂:“我獨自享受這口井兒,得意洋洋地站著,真是快樂極了。”它對海鱉發話,“先生,請問您,為什么不常常來光臨咱水井,游覽觀光一番呢?”
海鱉經不住井蛙的慫恿,抵不住它的誘惑,也走到井邊去瞧瞧。誰知它的左足還沒踏進井底,右足卻被井欄絆住了。它進退不得,遲疑了一會,回到了原處。
海鱉算是親自領教了一番青蛙炫耀不已的井邊環境。它忍不住向井蛙介紹大海的景象:“我生活的大海用千里的遙遠不足以形容海面的遼闊;用萬尺深度不足以窮盡海底。在大禹時代,10年中有9年遭水災,海面也并不因此而上漲;商湯時代,8年中有7年遇旱災,海水也并不因此而下降。你要知道大海是不受旱澇影響而漲落。這也就是我棲息在廣闊東海的樂趣!”
小小井蛙聽了大海鱉對大海的描述,吃驚地瞪著圓圓的小眼睛,滿臉漲得緋紅,羞愧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人的生存環境決定人的思想認識。通過井蛙與海鱉的交往與對話,告誡人們:只有開闊眼界,才能解放思想。自以為是,自鳴得意往往是“閉關自守”、孤陋寡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