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虎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文化潛意識的具象化文本投射,它在文化傳播中起著前鋒的作用,西方寓言在中國的傳播起源于《伊索寓言》。那關于老虎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老虎的寓言故事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老虎的寓言故事篇1:得意忘形的老虎
從前有一個農夫,他的地在一片蘆葦地的旁邊。那蘆葦地里常常有野獸出沒,他擔心自己的莊稼被野獸毀壞了,就總是拿著弓箭到莊稼地和蘆葦地交界的地方去來回巡視。
這一天,農夫又來到田邊看護莊稼。一天下來,沒有什么事情發生,平平安安地到了黃昏時分。農夫見還安全,又感到確實有些累了,就坐在蘆葦地邊休息。
忽然,他發現葦叢中的蘆花紛紛揚起,在空中飄來飄去。他不禁感到十分疑惑:“奇怪,我并沒有靠在蘆葦上搖晃它,這會兒也沒有一絲風,蘆花怎么會飛起來的呢?也許是葦叢中來了什么野獸在活動吧。”
這么想著,農夫提高了警惕,站起身來一個勁地向葦叢中張望,觀察是什么東西隱蔽在那里。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看清原來是一只老虎,只見它蹦蹦跳跳的,時而搖搖腦袋,時而晃晃尾巴,看上去好像高興得不得了。
老虎為什么這么撒歡呢?農夫想了想,認為它一定是捕捉到什么獵物了。老虎得意得簡直忘了形,完全忘了注意周圍會有什么危險,屢次從葦叢中跳起,將自己的身體暴露在農夫的視線里。
農夫悄悄藏好,用弓箭瞄準了老虎現身的地方,趁它又一次躍起,脫離了葦叢的隱蔽的時候,就一箭射過去,老虎立刻發出一聲凄厲的叫聲,撲倒在葦叢里。
農夫過去一看,老虎前胸插著箭,身下還枕著一只死獐子。
老虎捕到了獐子高興萬分,卻沒料到中箭而死,真可謂是樂極生悲。人生在世,應該謹慎從事,不要被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以致于喪失了對危險的警惕,否則,就會埋上災禍的隱患。
關于老虎的寓言故事篇2:虎項金鈴
明朝年間,在金陵(今江蘇南京市)城的西面,有一座清涼山,山勢十分險峻。
清涼山上,有一座清涼寺。寺里有好幾百名和尚。香火十分興旺,寺內的方丈叫法眼禪師,道行十分高深,慧眼識人。
當時,寺內有位法燈和尚,性情豪爽灑脫,就是不肯好好念經,和尚們都看不起他。但法眼禪師卻認為法燈和尚很有靈氣,對他另眼相看。
有一天,法眼禪師在宣講佛法以后,和大家一起隨便聊天。他問大家:“如果老虎的頸項上系著一只金鈴,你們說誰能解得開?”
和尚們聽了這個問題,有的瞠目結舌,有的抓耳撓腮,有的相互觀望。沉默了好一會,一個人也回答不出。
這時,法燈正好從外面回來,法眼禪師便問他:“法燈,你說說看,如果老虎的頸項上系著一只金鈴,誰能解得開?”
法燈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這很容易。這個金鈴是誰系上去的,誰就一定能解下來!”
法眼禪師聽了,面帶微笑,說:“對!你回答得不錯!”
然后他對和尚們說:“法燈是很有才氣的,你們可不能小看他呀!”
后來,從這則故事還引申出“解鈴還須系鈴人”這樣一句成語
關于老虎的寓言故事篇3:酒糟鼻子的老虎
不知什么時候起,山大王老虎的鼻子成了酒糟鼻子。長在自己的眼皮下,但是老虎一點也不知道,因為酒糟鼻子不疼也不癢癢。
山里的狐貍、狼、狗熊卻看得一清二楚,可它們不敢對老虎說,怕惹怒了山大王。山大王老虎的鼻子是能亂說的嗎?
這一天,小兔子看見了山大王老虎的酒糟鼻子,便對媽媽說:“看,我們的大王害了酒糟鼻子了。”
“噓――小聲點兒,讓山大王聽見了,就壞事兒了。”小兔子媽媽趕緊制止它。
巧得很,小兔子和它媽媽的對話,正好被老虎聽到了。老虎馬上跑到小溪邊,一照,自己的鼻子果真是酒糟鼻子。它想,幸虧小兔子說了出來,我得抓緊找醫生治,不然,我的鼻子會更糟。
事后,山大王老虎好好地獎勵了小兔子,卻對狐貍、狼、狗熊等大聲吼道:“難道你們想讓我見不得人嗎?一幫蠢貨!”
狐貍、狼、狗熊,嚇得大氣也不敢出。
看了“關于老虎的寓言故事"的人還看過:
1.適合小學生的寓言故事
2.兔子和老虎的故事
3.有關動物寓言故事
4.關于有趣的寓言故事
5.十二生肖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