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孝心少年演講稿
今天上午,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到多媒體教室看了《眾里尋你-__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被這些孝心少年的事跡深深地感動,更為他們面對困境自強不息,微笑面對的精神所征服。
第一個出場的“板車女孩”小黃鳳,她爸爸高位截癱,媽媽離家出走。她推著鐵板床把爸爸帶到上海治病,給爸爸喂飯﹑翻身﹑按摩,再苦再累也不放棄……
孝心少年趙文龍,他媽媽患上了尿毒癥,每周都要送媽媽醫院去做透析3次,送完媽媽后再去上學,放學后再去醫院接。還要給媽媽洗衣做飯,家里沒錢時,為了讓媽媽吃上肉,他還去撿垃圾賣。看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心酸的眼淚。
還有何秀巡姐弟,他們的媽媽因病去世,姥姥又年邁多病。他們既要上學,又要照顧姥姥,沒錢買藥吃,就一起摘茶葉﹑撿破爛……
看完這個節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那些孝心少年的身影好像一直在我眼前浮現……
我想了很多:生活在這樣的幸福家庭中的我總是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從來不會考慮媽媽的感受。有時候還會因為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飯菜這樣的小事和媽媽爭吵,有時會因為作業多而亂扔本子和筆,還有時會和姐姐爭東西吃而吵架……想到這,我改變了,我甚至覺得自己很慚愧,以后我要向這些孝心少年學習,把這些壞習慣慢慢改掉,努力學習,孝老愛親,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怎么寫孝心少年演講稿篇2
“沒想到藍曉萍、藍蕓萍的家庭那么困難,她們還能笑著生活。比起來我們很幸福,更要關心爸爸媽媽,不能讓他們生氣。”
“我在家里也幫奶奶掃地、燒火。我要天天幫奶奶干活。”
這是11月9日下午,我們學校的師生觀看了2016“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后的反思與心聲。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2016“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通過短片、小品等方式,展現了來自甘肅的李依桐、李易軒姐弟、來自山東的王薺悅、來自河南的王帥康、來自湖北的劉倩、來自湖南的楊沛錦、來自西藏的次旦拉姆、來自浙江的徐煜岑、來自四川的蒲曉燕、來自陜西的馮莫林、來自廣西的藍曉萍、藍蕓萍姐妹等12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節目依靠真實的故事、真摯的情感引起了學生們的共鳴,給學生上了一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課。這些最美孝心少年,用實際行動引領學生孝敬長輩、自強不息、陽光向上,感染著師生們的內心,為他們帶來充滿溫暖與感動的精神能量,讓孝心美德再綻芬芳。
觀影完畢,我們校發起了“致敬最美孝心少年,踐行核心價值觀”倡議,引導學生回家后給父母一聲問候,勞動后給父母端一杯茶水,空閑時和長輩一起勞動;學習時專心聽講,作業時認真書寫;遇到困難時勇敢面對,積極向上。
各班將建立“孝心少年光榮榜”,通過班隊會學生匯報和教師家訪相結合的方式評選出班級最美孝心少年,在學期末集中表彰。我們都要正當孝心少年!
怎么寫孝心少年演講稿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最美孝心少年》。
同學們,11月8日,你們是不是也和老師一樣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呢?是不是和老師一樣,淚水一次次的滑落臉龐呢?伴隨著歌曲《眾里尋你》的旋律和現場觀眾感動的淚水,來自全國各地的11位“最美孝心少年”們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舞臺,享受最高的禮遇。此時此刻,你們還記得他們嗎?“千里推車帶父尋醫”的黃鳳、“媽媽我愿付出我所有,只為看到你微笑的趙文龍、用微笑和堅強面對不幸的吳林香、”賣繡救母的徐沁燁“、茶園姐弟林章羽、何秀巡、在悶熱的夏夜里忙著叫賣著燒烤地乖巧女孩高羽欣、”奔跑女孩路玉婷“、媽媽癱瘓,獨自撐起一片天的龍花、”捐髓救母的邵帥“、愛比血緣更美麗的王芹秀。他們孝敬父母、孝敬長輩;他們為父母排憂解難、
幫父母照顧弟妹、代父母擔當家庭責任;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這些生活在窮困、多難家庭中的少年不墜青云之志、不忘養育之恩,用他們稚嫩、柔弱的雙肩擔起成年人都難以承受的艱難困苦,在精心照料生病長輩的同時,并不荒廢自己的學業。他們用行動表達了最真誠的愛——孝。
孩子們,看到他們的事跡,你是否受到觸動呢?與他們相比,你們就是生活在幸福的天堂!你們是否也想到了日夜操勞從不抱怨的父母呢?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們送給你一片明媚的晴空,飄雨落雪的時節,他們為你撐起一片溫情的傘。每一粒晶瑩的米都是一份愛,每一盤有滋有味的菜都包含著他們的深情。與此同時,你又可曾想到自己以前對父母的抱怨,對他們的無禮取鬧,對他們關心的置之不理,是多么的令父母傷心啊!孩子們,其實孝心就來自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作業本上工整的字跡,學習時的專心致志,搬一把椅子讓父母歇一歇,倒一杯水讓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捶捶肩解除他們的疲勞,理解父母的嘮叨,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用一點一滴的行動,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記得畢淑敏曾經說過:“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是啊,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視的幸福。因此孩子們,讓我們以“最美孝心少年”為榜樣,從現在開始,為父母盡自己的一份孝心,為父母多一些分擔,讓我們也做一個孝心少年,讓我們的家更和睦、更幸福、更快樂!同學們,請記住:孝心無價!
謝謝大家!
怎么寫孝心少年演講稿篇4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演講的主題,同時他也是我的人生啟迪。
看完每一個人的故事,我都非常的感動。他們渴望快樂,玩具,幸福。可這些都是浮云。
為了他們的爸爸{媽媽},他們不得不放棄了這一切的一切。去照顧他的親人。
看完這,最令我感動的,還是那個帥氣的——邵帥 。
為了自己的母親,小小的年紀就把自己的骨髓給捐了。曾經怕黑的他,為了她,每天穿過幽靜而又陰暗的樹林,他編了一首歌,用來為自己壯膽。在歌中滲透著對母親的愛。
母親就是他唯一的親人,他不能失去她,因為有愛的存在。
趙文龍,一個普通的名字,卻有一個偉大的故事。
一個小男孩,不停地在醫院穿梭,總起來長不多已經六千多公里了。
放學的路上,為了讓母親能吃到肉,在路邊垃圾桶拾塑料瓶,拿去賣,買肉。
在煮飯的時候,都會偷偷地在母親的飯里放許多肉丸子,自己卻一兩個。
母親也心疼兒子,把肉丸子給兒子點,可兒子死活都不要,為了媽媽,他愿意。
“百善孝為先。”時間因為有愛,才會美好。愛可以改變一切。
“愛是看不見的語言,愛是摸不到的感覺。愛是我們小小的心愿,希望你能陪我到永遠。”
怎么寫孝心少年演講稿篇5
今天下午,我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儀式,讓我熱淚盈眶。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開始了,主持人是白巖松叔叔和歐陽夏丹阿姨,開始講述十位孝心少年的故事了,他們雖然年紀輕輕,但卻是家里的頂梁柱。
孝心少年黃鳳的爸爸在外打工時,從樓上摔了下來,從此永遠也站不起來了,六歲的黃鳳開始承擔起家里的一切重擔,十二歲那年黃鳳聽別人講上海有家醫院可以醫治她爸爸的病,于是她用掉家里的二十七元錢,找電焊工焊了一個能推著走的床,一路推著爸爸來到上海。住在街邊,每天都有好心的阿姨給她們送飯,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上海的一家軍區醫院免費給她爸爸做了手術。在黃鳳的艱苦努力下爸爸的病情有了好轉,十年來黃鳳的孝心感動了社會的所有人。
還有高雨欣、趙文龍、龍花、邵帥等十位最美孝心少年,每一個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都感人肺腑 、激勵人心,我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是含著淚看完了他們的事跡。
他們每個人的家庭條件都非常貧苦,父母都患重病,而他們都能夠擔當起家庭的重擔,不但戰勝了一切艱難困苦,而且不放棄學習,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他們都過著窮苦的生活,但是身上都有可貴的品質“孝心”,做出了令人震驚 的舉動,感動著大家。人的一生不可缺少的就是這種精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邵帥。為了自己的媽媽,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媽媽的生命,為媽媽捐獻骨髓,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特別是高雨欣,母親有病,家里無經濟來源靠賣燒烤為生,雨欣每天放學后,幫助媽媽賣燒烤直到深夜、在艱苦的環境下刻苦學習,最后四科取得了滿分,成為全縣第一。
我想以后一定要向他們學習 。我的媽媽每天既要上班 ,又要輔導我做功課。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媽媽的負擔 。媽媽生病了,我也要好好照顧她。
看了他們的事跡我很感動,我一定要像那些孝心少年學習,學習他們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學習他們孝敬父母和敢于擔當的美德。
怎么寫孝心少年演講稿篇6
應老師要求在今晚我收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頒獎節目,讓我對“孝”個字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就像主持人對這個孝字解釋一樣,他說孝這個字細看你就會發現它是一個老字和一個子字相互依偎,老在上子在下!
其實就在提筆此刻,我的內心依然不能平靜,剛剛看了節目里介紹了好多跟我差不多大的同齡人,在面對家里的變故,父母的病痛等等都用自己微弱的身軀支撐著自己的家!我躺在媽媽的懷里,看著一個感人的故事,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在臉上流淌,我也不清楚這淚水是因為被節目里的情節所感動還是因為擁有了母愛的幸福。
故事好幾個哥哥姐姐的媽媽最后都離開了這個世界,但在之前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媽媽能多活幾天付出了太多,比如有個哥哥聽醫生說媽媽營養不良,需要吃些肉,但家里很貧困根本買不起,于是他就在放學路上的垃圾桶里撿廢品賣,湊了幾天總算賣了4元錢于是高高興興的去給媽媽買肉餡做丸子吃。一大鍋的丸子煮好了,但是這個哥哥只給自己碗里留了兩個,其余的全給了媽媽,媽媽心疼兒子,把丸子不停的挑給兒子,兒子不舍得吃又挑回給媽媽,我看到這一幕,不經流淚了,我緊緊抱著我的媽媽心里想:如果是我遇到這個哥哥的遭遇我會如何選擇,我心里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也會不顧一切去照顧我的媽媽。因為媽媽在我的心里就是一切,比天還大!比地還重!就像節目里有個姐姐望著自己的院子說的一句話,她說:”有媽媽在這里就是家,如果媽媽不在了,這里就只是一所房子”!
在沒看這個節目之前的我單純的認為孝順就是好好念書,等我長大了功成名就的時候報答爸爸媽媽。但現在我覺得孝順就是100分的卷子,孝順就是爸爸媽媽早晨醒來吃著我煮的湯圓,孝順就是我在媽媽臉上的一個吻……孝順其實就是子女對父母做一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怎么寫孝心少年演講稿篇7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來。觀“孝”這個字,老在上,字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給人類定下了一個規矩,這就是孝的內涵,連孝的英文也是filialpiety也是孝順虔誠的意思,這更體現了不僅僅是國人,就是全世界都懂孝的內涵。
中央一套有一個電視節目“最美孝心少年”,有一個故事,主人公叫黃鳳,本來是幸福美滿的家庭,結果爸爸打工時從樓上摔下來,脊柱摔斷了,從此下身癱瘓,黃鳳帶著家里僅有的27元錢,推著板材去500公里以外的上海,結果不能醫治,從此這個年僅6歲天真可愛活潑的小女孩稚氣的肩上扛上了巨大的擔子,但她并未放棄,而是堅持了20__年,從此年復一年的重復著一樣的動作,每晚起來翻身,中午早早給爸爸煮飯……還有許許多多感動人心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
想想看,們我們身邊是不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呢?“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永遠報答不僅,但,如何孝敬?——買房子,汽車?不,孝敬父母要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通過樹立新時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尚,弘揚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弘揚勵志成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怎么寫孝心少年演講稿篇8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中學生都應具有的品德。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用愛心養育我們,用智慧啟迪我們,用美德陶冶我們,用真情沐浴我們。為了撫養我們長大成人,爸爸、媽媽辛辛苦苦地工作,無論自己怎樣吃苦受累,也要讓我們吃好穿好,安心學習。為了我們,父母額頭上刻上了皺紋,鬢角上染上了霜雪。因此,我們要有感恩之心,用稚嫩的雙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回報他們。
我叫宋志蕊,目前就讀于平谷區第七中學。就像許多普通的中學生一樣,我的人生歷程還沒有太多的崎嶇,可我卻有著說不出的孤獨。媽媽在開理發店,爸爸在工廠上班,個子矮小的我在學校沒有玩伴。我就像是被同學們拋棄在角落里的玩偶,沒有人跟我說話,他們總說我是小不點,不和我玩,甚至任何交談。
有一次,一群大孩子要和我玩“摸瞎”,要求我蒙住眼睛,當四周令人絕望的黑暗的驅使下使得我不小心撞到樹上時,他們哄笑著走開了,唯有媽媽嗔怪著幫我處理傷口,頓時一股暖流流遍我我全身,我用稚嫩的聲音發誓:“媽媽,我會對你們好的。”
從那以后,每天放學,我都迫不及待跑到理發店,好像只要待在媽媽身邊就不會孤獨,不會受到欺負。慢慢地,我發現媽媽一直忙于工作,沒空陪我玩,所以我就想:是不是我多做一些活,就能減輕媽媽的工作量,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陪我呢?我開始用小小的手吃力的抓住和我一般高的掃把笨拙的清理地上的垃圾,盡管掃的不是很干凈,但好像有點效果,我掃的更賣力了。每每有客人看見我干活,都會笑著夸我懂事,我更愿意為媽媽分擔活兒,不愿再回到原來的孤獨世界,只想天天膩在媽媽身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媽媽。現在,我一到理發店就開始打掃屋子,幫媽媽干活已經成了我的習慣。
馬上就要到春節了,理發店里漸漸忙了起來。我也跑前跑后的幫媽媽多做一些活,減輕媽媽的負擔,我心里又喜又憂,一面高興家里的生意好,一面擔心媽媽支撐不下來。媽媽每天都要工作14個小時,全天都需要站著,根本沒時間休息,忙的時候飯都顧不上吃,每天到家后全身都是頭發,黏在衣服里難受極了。這一天,到了中午,看到忙根本停不下來的身影,我自己泡了一碗方便面,搭配著水,咬著干面包,心里想著為媽媽做點什么午餐,便悄悄來到廚房,準備為媽媽做雞蛋西紅柿湯補充營養。我猶豫起來,原來的飯都是媽媽做,我也沒太注意,應該不難吧。想到這,我小心翼翼的拿起刀,切開西紅柿。媽媽突然叫我替她記賬收錢,我一面喊著來了,一面把刀放下。可能太著急了,刀子輕輕從我手背劃過,帶起一道血印。媽媽還在催促著,我拿起紗布,隨便纏了兩圈,走出廚房。我掩飾著傷口,怕媽媽看到分心,輕輕接過錢,記好帳,又回到廚房。我再也不敢大意了,憑著記憶,居然真的做出了湯,我小心的盛好,吞了口口水,穩穩地端出去,讓媽媽補充營養。晚上回到家,媽媽累得都沒力氣說話,軟軟的靠在沙發上,脫掉她的高跟鞋,里面露出了早已紅腫的雙腳,我鼻子一酸,想到媽媽是為自己才努力掙錢,便走上去,把手里正準備喝的白開水遞上去,然后幫媽媽捏肩,隨手把細碎的發絲攏了攏,看到了斑白的鬢發,更加用力的喂媽媽捏肩。
平時跟媽媽親近,難免疏遠了一直為家操勞的沉默的父親,又到了父親節,我早早準備好溫水,想要幫父親洗腳。父親怎么也不肯,我的鼻子突然涌上一股酸意,輕輕把爸爸的腳放進盆中,我竟不曾知道爸爸腳底厚厚的繭,突然意識到自己真的忽略了這個一直疼愛自己的父親,抬頭迎上爸爸的眸光,卻發現原本明亮的眼睛不復存在,渾濁的眼淚從爸爸的眼睛里悄無聲息的落下······如果你沒有撫摸過他們的白發,你無法感受到他們養育你們的艱辛;如果你沒有仔細端詳過他們臉上的皺紋,你無法深刻地知道:原來他們真的很老了呀!如果你沒有幫他們洗過碗,買過菜,拖過地,掙過錢,你真的不會懂這么些年來他們為你,為家所付出的點點滴滴的心血。
我開始每天都給爸爸洗腳,最初,爸爸還是不好意思,我卻每天都準備好水,終于有一次,爸爸說他的腳臟,怕我嫌棄他,我愣住了,恍惚間,我又想起那次家長會·····我那天把消息告訴爸爸,從他閃躲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不情愿,他慌慌張張的回答說什么沒時間,我百思不得其解,媽媽告訴我,爸爸是怕去學校給我丟人,怕我因此和他疏遠關系·····我頓時明白了一個父親對女兒的心。從那以后,我開始留意起父親。每天爸爸一下班,我都會跑上去幫爸爸換鞋,忙不迭的遞上一杯水,剛開始,爸爸只是笑笑,覺得這只是我一時起意,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照顧愈發的細致入微,因為我知道,爸爸的愛是那樣渾厚,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斷,而我的回報卻只是杯水車薪。
孝親,古人云,“百善,孝為先。”說明孝親敬老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最美好的道德。古人還說:“夫孝,德之本也。”就是說孝親敬老是各種道德的基礎。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是個禮儀之邦,孝親敬老文化源遠流長,自古就把子女、晚輩對父母、長輩感恩贍養、尊敬扶助,不僅作為責任和義務,而且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心理,成為人類美德和親情的需要。孝親敬長就是要關心體貼和照顧父母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