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成教育演講稿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興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此時此刻,站在這鮮艷的五星紅旗下,我感到無比的自豪。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習慣是日積月累慢慢養成的,好習慣是在不斷糾錯、不斷強化、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逐步完善的。因此,希望同學們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作為。
一是要尊敬老師,感謝師恩。古人說“天地君親師”,講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今天我們尊敬老師,就是要接受老師的教導,尊重老師的勞動,體諒老師的辛苦,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見到老師主動問好,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
二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課后準備好下一節課有關的學習用品。
三是遵守上下樓梯制度,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平時上下樓梯時, 要靠右行。慢走,不快速奔跑;集體活動上下樓梯時,要做到走規定的樓梯,不逆向行駛,不擁擠,不起哄,不吃喝,不推拉身邊同學。
四是同學之間要互相尊重,避免沖突發生。要文明用語,禮貌待人。做到不說臟話和粗話,不罵人,不惡語傷人。
今天我為望重學校自豪,明天望重學校為我驕傲!同學們,讓我們自覺地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校榮我榮,校恥我恥。謝謝大家!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到此結束。
如何養成教育演講稿篇2
尊敬的領導、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沐浴著涼爽的秋風,我們又迎來了這個星期的升旗儀式,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養成教育”倡議書。
轉眼間,我們已經在校園中度過的時光快一個月了。在新學期的伊始,我們都在準備著。初到的七年級同學準備著適應全新的校園環境,八年級準備著為九年級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而九年級的同學們正爭分奪秒的準備沖刺。為了我們自身能夠更好地、健康地發展,我們面臨著一個全新的挑戰,那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都被稱為“禮儀之邦”。一個人優雅的外在氣質需要由禮儀來體現。所以首先我們應該樹立禮儀意識,懂禮貌,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也許有的同學認為禮儀就是問好,也許有的同學認為禮儀是一種很復雜的規則,其實不然。中學生日常的禮儀有參加升旗儀式時衣著整齊,自覺肅立,行注目禮;文明禮貌,使用好禮貌用語請、您好、謝謝等。關于禮儀還有不少內容,都是些做人的基本禮貌,你做到了多少呢?
其次,我們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日里,生活節儉,不相互攀比;生活有規律,按時休息,會珍惜時間;關心父母長輩,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提倡和學習的良好習慣。面對每天的生活,我們要有自己最佳的節奏感,把握住時間,這樣胸有成竹的來養成良好的習慣。
作為學生的我們,當然是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捷徑,沒有它,學習只能事倍功半。成績優異的同學無一例外都是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心聽講,勤于思考,積極參與討論,用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認真預習、復習,自覺按時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堅持原則等。在學習上,學會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方式來克服自身的困難,清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登上理想的高峰。
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還不能忘了堅持鍛煉。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才能保障我們能好好學習。我們要“一會”“二學”“三別”“四帶”“五無”。
一會:會唱國歌;二學:學習雷峰陳納;三別: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墻壁無腳印,出言無臟語。
在此,我們向全體師生發出倡議:養成良好習慣,創造美好校園!
如何養成教育演講稿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之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公民的文明素質卻出現了一些問題。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我們,在文明禮儀方面卻存在著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我們的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里,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臟話,穿奇特的衣服,留著怪異的發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嘩,亂扔垃圾等等。
從開學以來,我們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默默工作,無私奉獻,努力為我們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想想我們又是如何做的?我們的學校要發展,環境要改善,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每一人的舉止言行展現的正是學校的品位,關系著學校的榮辱,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湯坪小學高大、美麗的形象。
那么,如何做文明中學生,展現我們湯坪學子的新風采呢?這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了這樣一句話: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過:
“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
因此,我們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平時不講粗話、臟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打架斗毆、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期間不化妝、不配戴首飾、不穿奇裝異服;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互幫互助;愛護花草樹木、公共設施,不在桌椅上亂涂亂畫;不進網吧,提倡文明上網,科學上網;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錄像;生活儉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生活節儉。只有這樣,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才能成長為一個高尚的人。
同學們,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點滴之處見精神,做文明的、高尚的人,就要從這些細節抓起。請大家記住一句話:“離文明有多遠,離成功就有多遠。”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在校領導的帶領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抓住機遇,人人爭做文明學生,塑造我們湯坪小學高大、美麗的形象,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
謝謝大家!
如何養成教育演講稿篇4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養成良好習慣。
同學們有沒有聽過這么一句話:播種思想,收獲行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這32個字,告訴我們: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而性格的形成,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
三字經上說,“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上還說“茍不教,性乃遷”。我們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期,這也是我們性格形成的黃金期,毫不夸張地說,現在養成的一些好的行為習慣可使我們受益終生。以前從書上讀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某公司招聘一名員工,最后一位其貌不揚的應聘者被公司選中。很多人不服,就去問老板.老板說,他之所以被選中,因為他帶來了很多“財富”。老板說的財富是指:他撿起了老板故意放在地板上的一本舊書,表明他細心敬業,而其他的人都視而不見;他為進房間的一位殘疾人起身讓座,表明他懂禮貌,體貼他人;他注視著老板回答提出的問題,表明他尊重他人。
從這個小故事里面,我們可以學到許許多多。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時刻注意我們的思想,因為它會變成我們的行動;應該時刻注意我們的行動,因為它會變成我們的習慣;應該時刻注意我們的習慣,因為它會決定我們的命運。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謝謝大家。
如何養成教育演講稿篇5
尊敬的領導、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沐浴著涼爽的秋風,我們又迎來了這個星期的升旗儀式,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養成教育”倡議書。
轉眼間,我們已經在校園中度過的時光快一個月了。在新學期的伊始,我們都在準備著。初到的七年級同學準備著適應全新的校園環境,八年級準備著為九年級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而九年級的同學們正爭分奪秒的準備沖刺。為了我們自身能夠更好地、健康地發展,我們面臨著一個全新的挑戰,那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都被稱為“禮儀之邦”。一個人優雅的外在氣質需要由禮儀來體現。所以首先我們應該樹立禮儀意識,懂禮貌,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也許有的同學認為禮儀就是問好,也許有的同學認為禮儀是一種很復雜的規則,其實不然。中學生日常的禮儀有參加升旗儀式時衣著整齊,自覺肅立,行注目禮;文明禮貌,使用好禮貌用語請、您好、謝謝等。關于禮儀還有不少內容,都是些做人的基本禮貌,你做到了多少呢?
其次,我們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日里,生活節儉,不相互攀比;生活有規律,按時休息,會珍惜時間;關心父母長輩,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提倡和學習的良好習慣。面對每天的生活,我們要有自己最佳的節奏感,把握住時間,這樣胸有成竹的來養成良好的習慣。
作為學生的我們,當然是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捷徑,沒有它,學習只能事倍功半。成績優異的同學無一例外都是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心聽講,勤于思考,積極參與討論,用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認真預習、復習,自覺按時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堅持原則等。在學習上,學會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方式來克服自身的困難,清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登上理想的高峰。
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還不能忘了堅持鍛煉。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才能保障我們能好好學習。我們要“一會”“二學”“三別”“四帶”“五無”。
一會:會唱國歌;二學:學習雷峰陳納;三別: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墻壁無腳印,出言無臟語。
在此,我們向全體師生發出倡議:養成良好習慣,創造美好校園!
如何養成教育演講稿篇6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培根,一生成績斐然。他在談到習 慣時深有感觸的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在總結教育與習慣時說:“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教育就是幫助人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一語道破了教 育與習慣的本質問題。
古今中外在學術上有所建樹者無一不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國內外教學研究統計資料表明,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非智力因素相關,而在信心、意志、習慣、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習慣又占有重要位置。
初中階段是各種習慣諸如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尤其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應該培養哪些良好的習慣呢?
1、加強衛生習慣養成教育。講究衛生是每個人應有的衛生習慣,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既體現了良好的個人面貌,又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
衛 生習慣養成主要包括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飯前、便后洗手。男、女生都不得燙發、染發,男生不留長發;教室、包干區、自行車排 放區域每天要清掃干凈;保持桌椅的干凈整潔,定期整理和清理書包;不在墻壁上亂貼、亂寫、亂畫;愛護環境,不在校園及公共場所亂扔亂拋果皮、紙屑、垃圾; 用餐時注意桌面清潔,嚴禁帶零食進校園。
2、加強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
文明禮儀養成主 要包括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自覺使用“請、謝謝、您好、再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 向別人道謝;向同學、老師請教,態度要誠懇;不打架、不罵人,校園內不得喧嘩,課間不追逐,去食堂吃飯時以正常步速走過去,主動排隊,做到文明進餐。不玩 有危險的游戲;男女生要正常交往,不給同學起外號,不歧視身體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哄、不嘲笑;集合出入時按指定路線先后順序,不得爭先恐 后,上下樓梯腳步要輕;做操時動作要準確,觀看比賽要文明喝彩;進入教師辦公室要喊“報告”,待老師應聲許可方可推門進入。
3、加強安全習慣養成教育。安全是一切活動的前提,切實增強安全意識,時刻牢記“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順利開展各項活動的保障。
安 全習慣養成包括注意交通安全,橫過公路或在公路上行走,要當心來往車輛,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有人行橫道的要走人行橫道線;不玩火,未經允許,不準觸 摸電器設備;不準踐踏草坪,不準攀折花木,不準攀越走廊欄桿,不在走廊、樓梯等處追逐打鬧;進行體育活動和勞動時,要有明確要求,嚴密組織,聽從指揮;擦 洗門窗時不要踩在窗臺上或其他危險處;遵守門衛制度,未經老師同意,不能私自外出,更不得翻窗進入教室;不吸煙不喝酒,未經老師批準不搞聚會。
4、加強學習習慣養成教育。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前提與保證,是學生文明素養的體現。
學 習習慣養成主要包括課前要預習,學會帶著問題聽課;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上課坐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勇于 提問,積極回答;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學會先復習后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考試遵守考試紀律,不作弊,答題細心、準確、書寫規范。
老 師、同學們,在我們生活的空間,在我們身邊,常常會感到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比如:雪白的墻壁上被鞋印玷污;教室內的桌椅被刻上經典留言;草坪里留下了永久 的足跡;飄揚零落在校園內的紙屑、食品包裝處處可見;吵鬧聲也不時傳來;課間時常見到橫沖直撞的身影……還有很多,這些都跟學生的不符合。有時成功與失敗 之間的距離,也許就在這些生活習慣及不經意流露的細節之中。
行為改變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良好行為習慣是健康人生之基,是一個成功的通道,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希望同學們要重視好習慣的養成,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改掉一個壞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把自己培養成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好學生。
如何養成教育演講稿篇7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從自己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
同學們,我們懷著一個美好的夢想,為了一個遠大的抱負,從四面八方,來到__中學這片沃土,求知學習。
我們都是__中學發展的見證人,僅僅三年的時間,__中學就建設成為一座四季常青,綠樹成陰,花團錦簇的花園式學校。在這樣一個清新幽雅的環境里學習,我們感到舒心,感到開心。然而,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校園里,也出現了一些不美麗的事情。同學們可以看到,打掃一新的地面紙片紛飛,吃完飯之后的餐廳一片狼藉,剛剛粉刷過的墻壁流下了眼淚。這,雖然只是我們中間極少數同學的杰作,但它卻給優美的環境帶來很大的傷害。
可能有些同學會說,這些都是小事情,無足掛齒。可我們要知道,所有的大事情都是建立在小事情上的。東漢時有一個叫陳蕃的少年,他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做大事。一天,他的好朋友薛勤前來拜訪,見他自己獨居的院子里臟亂不堪,便對他說:“你怎么不把你的屋子打掃干凈呢?”陳蕃回答說:“大丈夫在人世間,應當橫掃天下,怎么能夠花費寶貴的時間去打掃一間屋子呢?”薛勤當即反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連自己腳下的事情就懶得做的人,是不可能成為“激揚文字,揮斥方遒”英雄豪杰的。一直以來,學校領導和老師們默默工作,無私奉獻,努力為同學們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但是,同學們想過嗎?學校要發展,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塑造出__中學美麗的形象,展現出__中學高尚的品位。
同學們,有一句話說的好,播下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一種命運。同學們,當你拿著廢紙、塑料袋,準備隨手扔在地上的時候,你應該記住你的責任。當你走向餐廳,準備橫穿綠化帶的時候,你應該恪守你的責任。當你手中端著沒有吃過錯的剩飯,準備倒在地上的時候,你應該牢記你的責任。當你嗓子發癢,準備隨地吐痰的時候,你應該堅守你的責任。當你真正地把責任兩個字高懸于頭頂,你會猛然發現,自己長大了,變得成熟了,成為一名文明守紀,愛校如家的優秀學生。
同學們,新的學期,就應該有新的形象,就應該有新的起點,就應該有新的目標。金色的收獲,是要從辛勤的耕耘開始的。你們承載著未來的希望和重托,祖國需要你們具有堅定信念,愛國熱情,社會公德,法律意識,文明守紀的品質。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們必須從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對同學要講團結,講誠信,將文明。你們必須從自己做起,對老師要講尊敬,講禮貌,要珍惜每位老師的勞動成果。你們必須從身邊做起,對班級要講關心,對學校要講熱愛,對他人要講奉獻。這樣天長日久,我們一定會養成從文明、和-諧,良好、文明的行為習慣,我們一定會使__中學變成一座學習的樂園,文明的搖籃,從而打造__中學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