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 美的導師
席慕蓉的散文語言淡雅剔透又抒情靈動。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于席慕蓉 美的導師的內容,歡迎閱讀!
席慕蓉 美的導師
讓我們來做他的“美的導師”。
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徑,我們先從最容易,最直接的做起。就是:多帶他們接近大自然。
觀察兒童畫,我們可以發現,越年幼的孩子,對自然界的向往越大。他們作畫的題材雖然以小我為中心,但是,每一張圖上,總不會忘記加上一個太陽公公、一座山或者一朵小花。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創作的泉源,孩子們有一顆敏銳易感的心,幼年時一切的記憶都會深深地留在心中。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表面上也許行不出來有什么不一樣,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你的苦心和你的努力絕對不會白費的。
至于如何培養這種接觸呢?我想,從嬰兒能夠出戶接受日光浴時便可開始了。當然,假如你相信胎教的話,那么,你可以開始得更早。假如家居在鄉下,或者近郊,那比較沒有問題,但是假如家居在鬧市里,做母親的就要稍微辛苦一點了。
有一位女作家,在孩子幼時,因為家居在臺北植物園附近,她常常帶著孩子去散步。在散步時,總會教年幼的孩子辨認一兩樣植物,除了辨認名稱以外,還仔細觀察花、葉、枝的不同。孩子長大以后,母親逝世了,這個孩子在追念母親的文字之中承認:雖然和母親度過了很多快樂的時光,但是最難忘的,仍然是幼年時在植物園中的散步。
試想一下,一個年輕的母親,牽著幼兒稚嫩的小手,在綠蔭深處漫步,這個行動的本身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母親從其中也能得到很大的快樂,更何況幼小的敏感的心靈呢?
也許有些母親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第一沒有時間,第二家不住在植物園附近,第三散步是需要閑情逸致的,生活這樣緊張,工作這樣繁重,哪能天天帶孩子散步。給他們吃,給他們穿,就已經很費力了。
《中國母親底書》的作者張天麟先生,說了句很發人深省的話:中國不患物貧而患心窮。
“心窮”!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中國人很愛貼標語:“現在的兒童,就是將來的棟梁”。““兒童是民族的幼苗”。每個成人都會點頭稱是,并且也深信不疑。但是,卻沒有人,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兒童的心靈的充實.沒有灌溉的幼苗會長得好嗎?
其實,兒童所需求的,我們很容易就可以使他們滿足。就像一天工作完畢后,父母可以帶孩子們在家居的附近散一下步,在陽臺上澆一下花。也許一天只要十分鐘,假如不能天天實行的話,哪怕一個星期兩次,一次也行。讓孩子們和你一起觀察這個世界,讓大自然走進他們心中。
孩子們會知道感激的。
席慕蓉經典語錄
1) 我喜歡回顧,是因為我不喜歡忘記。我總認為,在世間,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時刻似乎都有一種特定的安排,在當時也許不覺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來,卻都有一種深意。我有過許多美麗的時刻,實在舍不得將它們忘記。 ——席慕容 《透明的哀傷》
2) 是令人日漸消瘦的心事 是舉箸前莫名的傷悲 是記憶里一場不散的筵席 是不能飲不可飲 也要拼卻的 一醉 ------愛的筵席 ——席慕蓉 《無怨的青春》
3) 你把憂傷畫在眼角 我將流浪抹在額頭 你用思念添幾縷白發 我讓歲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們擦身而過 漠然地不再相識 ——席慕容 《邂逅》
4)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于無視地走過 在你 身后 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一顆開花的樹 ——席慕蓉 《七里香》
5) 我以為,我已經把你藏好了,藏在那樣深,那樣冷的,昔日的心底。我以為,只要絕口不提,只要讓日子繼續地過去,你就終于,終于會變成一個,古老的秘密。可是,不眠的夜,仍然太長,而,早生的白發,又泄露了,我的悲傷。 ——席慕蓉
6) 當我猜到謎底,才發現, 一切都已過去,歲月早已換了謎題。 ——席慕蓉 《謎題》
7) 站在峽谷之間的吊橋上,站在滿月的光輝里,我們呼喚你過來,來看那高懸在天上的月光,你卻微笑拒絕了。 斜倚在吊橋的另一端,在山壁的暗處,你說:“我從這里看你們就好了,因為,你們就包含了月光。” ——席慕蓉 《透明的哀傷》
8) 長大了以后,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無遺憾,如山崗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席慕容 《無怨的青春》
9) 你若能忘記 那么 我應該也可以 ——席慕蓉 《四季》
10) 假如愛情可以解釋?誓言可以修改? 假如?你我的相遇?可以重新安排? 那么生活就會比較容易? 假如有一天?我終于能將你忘記? 然而?這不是隨便傳說的故事? 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戲劇? 我無法找出原稿?然后?將你一筆抹去 ——席慕蓉 《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