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錢不識街坊歇后語的答案
拾錢不識街坊歇后語
見利忘義的詞語解析
[正音] 見;不能讀作“xiàn”。
[辨形] 利;不能寫作“力”;忘;不能寫作“妄”。
[近義] 見錢眼開 唯利是圖
[反義] 見利思義 舍生取義
[用法] 常常用于批評人貪戀錢財、品德敗壞。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連動式。
[辨析] ~和“利令智昏”;都含有“為私利而做壞事”的意思。有時可通用。不同在于:①~的“利”;一般指錢財或其他物質上的好處;“利令智昏”的“利”;一般指私利;范圍廣。②~有“忘義”;忘記正義的意思;“利令智昏”的“智昏”即頭腦糊涂的意思。
見利忘義的成語故事
漢高祖死后,呂后專權,對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異己,誅殺功臣。不久,呂后也死了,她在遺詔中指定內侄呂產為相國,呂祿統領京都禁衛軍。呂氏家族掌權,激起一批功臣不滿,太尉周勃與丞相陳平密議對策。他們巧使妙計,把呂黨要人酈寄爭取過來,由他去說服呂祿,把兵權還給周勃。
這時,大將軍灌嬰聯合齊王劉襄等劉家軍,回京師欲誅呂氏家族。酈寄與呂祿本是知交,呂祿聽了酈寄的話,終于把北軍歸周勃指揮。前相國曹參的兒子曹??(zhu)又配合朱虛侯劉章控制了南軍,在未央宮殺死了呂產。其余呂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獲,一一斬首。呂氏勢力全被消滅后,周勃、陳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劉恒為帝,就是漢文帝。在誅呂這場斗爭中,酈寄也出了力,所以襲父爵為曲周侯,但輿論說他出賣朋友。
《漢書》記載說:“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作者班固認為酈寄不屬于“見利忘義”。
見利忘義造句
1、以蘇格蘭分權機構破綻百出的托辭和英國政府見利忘義的政治策略看來邁格拉希可能是受益者。但是無論是粉飾太平的人道主義說法還是缺乏遠見的政治陰謀釋放他都是錯誤的做法。
2、作者刻畫出了一個嗜錢如命、見利忘義的活靈活現的市儈形象。
3、那些見利忘義功利主義的人們,是多么的渺小。
4、"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這鏘鏗有力的字眼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
5、我慢吞吞地離開了旅店,沒想到旅店的老板娘竟然這么見利忘義。
6、然而,就是這么一位絕頂高手,卻是個見利忘義的小人,最終落得命喪白門樓。
7、那種見利忘義,寵辱皆忘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8、夏侯淵不像其他那些貪生怕死見利忘義的人,他視死如歸赤膽忠心。
9、你這樣見利忘義,沒人敢和你做朋友。
10、我國傳統提倡道義之交,反對見利忘義。
11、人的本色應該如此崇尚見義勇為助人為樂之義舉;鄙薄見利忘義忘恩負義之惡行。
12、我們常常對社會上的見利忘義義憤填膺,卻不知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員。共2頁:12下一頁。
13、他是個見利忘義之人,我早就不和他來往了。
14、他雖然很能干,但見利忘義,得小心提防。
15、那些見利忘義的小人,喪失民族氣節的敗類,常常以敵為友,甚而認賊作父。
16、他是個見利忘義的人,不能結交他。
17、對那些見利忘義的生產者進行嚴厲的處罰。
18、故事中的漆工舉手之勞與人為善不見利忘義,船主知恩圖報,這兩者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19、做人要講義氣,不能見利忘義。
20、他一向見利忘義,貪污、收賄樣樣都來。
21、處處攀比,心態失衡是腐敗之因;貪圖享受,怕苦怕累是腐敗之壤;求名圖利,見利忘義是腐敗之源。
22、書給予了我創新的能力。它使我明白識時務者非俊杰,見風使舵,見利忘義而不懂崇高圣潔心靈的人,或能成事,但決非俊杰,只有剛正不阿,勇往直前的人方為俊杰。
23、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日常生活中,不講誠信的人,見利忘義的行為卻仍有存在。
24、brown表示收到這些支持的信件令人欣慰,因為這表明開發團隊沒有做任何過份或者見利忘義的事情。
25、我們正處于涸轍之魚的壞境里,沒想到他不但見死不救,而且還把我們最后一絲希望給弄沒了。真是一個見利忘義的人。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