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一只笨狼》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重要體裁,它描寫的內容,表現的生活,都照顧到兒童的知識范圍和心理特點,所運用的語言也易為兒童接受。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童話故事《一只笨狼》,希望大家喜歡。
《一只笨狼》
從前有一只狼,它老了,老得不能再老了。它的牙齒都崩了,眼睛也看不清楚了。這老家伙的日子越過越難過:只好躺下來等死了。
這狼于是到田野里去,想給自己找點兒吃的東西,它看見一匹馬駒子在吃草。
“小馬呀小馬,我要吃了你!”
“老家伙,你有什么法子吃我呢!你連牙齒也沒有了。”
“牙齒有的是!”
“如果不是吹牛,就給我瞧瞧吧!”
狼于是露出它的牙齒,說:
“瞧吧!”
馬駒子用盡力氣朝它露出來的牙齒踢過去,接著就跑掉了。
狼跌得失去了知覺,躺啊.躺啊,好容易才醒過來。肚子餓可不是玩兒的,它于是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它沿著樹林子走,一個裁縫迎面過來。好一個快活的裁縫——他唱著歌兒,舞著鐵尺。
狼擋在路當中:“裁縫啊裁縫,我要吃了你!”
裁縫看了看狼:
“唉,怎么辦好呢!就這么辦吧,吃吧,不過讓我量量你的肚子:看我能不能鉆到你的肚子里去。”
“量吧,”狼說,“不過快點兒,我想吃想得不耐煩了。”
裁縫走到狼背后,一把抓住狼的尾巴,卷在手上,拿起鐵尺,朝它身子兩邊亂揍。他一面揍,一面說:
“橫一尺,豎一尺!橫一尺,豎一尺!”
狼掙來掙去,掙斷了半條尾巴,撤開了腿拚命逃走。
狼一步挨一步走,一路舐它的傷口。它忽然看見一有一只大山羊在山上吃草。
“山羊啊山羊!我要吃了你!”
“唉,怎么辦呢,你要吃就吃吧。可是干嗎白白弄崩牙齒啊?你最好站在山腳下,把嘴張得大點兒,我打山上沖下來——一直沖到你的嘴里去。”
狼站在山腳下,張大了嘴等它。
山羊隊山上沖下來。撞中了狼的腦門子,狼摔了一跤。山羊呢,跑掉了。
狼醒過來,就站起來暗想:
“我吞下了山羊沒有呢?如果把山羊吃下去了,肚子就該飽啦。那個壞家伙一定把我給騙了。”
它傷心極了,重新又去找東西吃。它看見矮樹林子下面有臭肉,馬上向它沖過去,于是掉到陷阱里去了。
編者按:
“童話”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編寫適合于兒童欣賞的故事”。“童話”一詞在《辭海》中的基本解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經過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生活,增進兒童性格的成長”。綜上所述,所謂童話是兒童文學體裁之一,通過豐富的幻想和夸張、象征、擬人的手法塑造形象,以適宜于兒童閱讀的作品。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張編寫的適合于兒童欣賞的故事.童話的基本特點有: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編寫;有獨特的修辭手段,如象征、比喻等.對于處于人生早期的兒童來說,他們富于幻想,對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沒有明確的主客體概念,認為萬物有靈,如認為周圍的一切都像自己一樣,既會高興也會哭鼻子,也會肚子餓和口渴.因此,兒童有自己的獨特認識世界的方式.為了幫助兒童認識周圍的環境和事物,就要創造一種既適合他們的心理特點,又利于他們的發展的中介.童話的本質及其對兒童發展的價值正好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同時,童話也是兒童喜愛的.正如列寧所說:"兒童的本性是愛聽美妙的童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