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狼和小山羊》
童話的結構比較曲折,能細致地刻畫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為豐富、奇特。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童話故事《狼和小山羊》,希望大家喜歡。
《狼和小山羊》
從前有一只母山羊和幾只小山羊。母山羊到樹林子里去吃光滑的草,喝清涼的水。它一出門——小山羊馬上閂上了門,什么地方也不去。
母山羊回到家里來,一面敲門一面唱:
“小山羊啊小乖乖!
拉開門閂吶門開開!
你們的媽媽回家帶來了奶。
奶從奶頭往下流,
打從奶頭流到腳,
從腳叉流到潮濕的地里頭!”
小山羊拉開門閂,放媽媽進去,它喂它們吃飽,讓它們喝夠,又到樹林子里去了,小山羊把房子的門緊緊地關上。
狼偷聽了母山羊怎樣唱歌。有一回,母山羊走了以后,狼跑到小房子的門口,用粗濁的聲音喊叫:
“你們這些小兒郎!
你們這些小山羊!
快把門閂拉開,
快把門兒打開,
你們的媽媽已經回家來,
帶來了新鮮的羊奶。
兒只蹄子都水淋淋。”
小山羊們回答它說:
“聽見了,聽見了——這不是媽媽的聲音!我們的媽媽用最尖的嗓子唱歌,不是這樣哭著嚷的。”
狼沒有辦法。它走到鐵匠鋪里去,請鐵匠替它把喉嚨重新打過,使得它唱起歌來能發出尖細的聲音。鐵匠就把它的喉嚨重新打過。狼又跑到房子旁邊來,躲在矮林子后面。
這時候母山羊回來了,一面敲門一面唱:
“小山羊啊小乖乖!
拉開門閂吶門開開!
你們的媽媽回家帶來了奶。
奶從奶頭往下流,
打從奶頭流到腳,
從腳又流到潮濕的地里頭!”
小山羊們把媽媽放進來,一五一十地告訴它:狼怎樣想要來吃它們。
母山羊喂它們吃飽、喝夠,然后嚴厲地吩咐大家:
“隨便哪一個到房子前面來,粗聲粗氣地請你們開門,卻說不出我對你們嘩嘩說的那番話,你們就不要開門,誰也不要放進來。”
母山羊剛走,狼很快又跑到房子的門口,敲敲門,用尖嗓子唱著說:
“小山羊啊小乖乖!
拉開門閂吶門開開!
你們的媽媽回家帶來了奶。
奶從奶頭往下流,
打從奶頭流到腳,
從腳又流到潮濕的地里頭!”
小山羊打開門,狼沖進屋子,把所有的小山羊吃個精光。只有一只小山羊躲在爐灶里面。
母山羊回家,叫了多少遍,唱了多少遍,沒有一只小山羊回答。它一看吶,門開著,于是馬上跑進屋子——屋子里一只小山羊也沒有。它望望爐灶,找到了留下來的一只小山羊。
母山羊一知道自己的災難,就一屁股坐在長凳子上傷心地痛哭:
“哎你們呀,我的小乖乖,小山羊!
你們怎么拉開門閂打開了門:
放進那只可惡的黑心狼?”
狼聽見這話,就走進小房子對母山羊說:
“朋友,干嗎冤枉我?我又沒吃你的小山羊,你傷心夠了,到樹林子里去散步吧。”
它們一塊兒走進樹林子,樹林子里有個坑,坑里燒著火。母山羊對狼說:
“喂,狼啊,讓咱們來試一試,看誰跳得過這個坑吧。”
它們說著就跳起來。山羊一跳就跳過去了,可是輪到狼一跳,卻跌進了火坑。
它的肚子叫火燒得爆開,小山羊們從肚子里跳出來,只只都是活的,哈——它們跳回媽媽身邊來啦!它們大伙兒于是照舊過日子。
編者按:
盡管童話象征的美學意蘊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天性,但要運用好像征的藝術表現卻也不易,這里特別要注意的:一是藝術形象與哲理要有機融為一個整體。二是童話象征要求意蘊深邃、豐富,但也并不等于可以故作高深,弄得寓意晦澀、撲朔迷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此外,童話與生俱來的象征美學特質并不等于任何童話都必須具有象征隱喻之美,它可以成為作家主要的美學追求,使作品具有突出的象征隱喻之美;也可以淡化象征的美學意蘊,而突出其它的美學意味,一切應從表現主題與內容的需要和作家本身的藝術風格特點出發,順應自然,切不可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