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小鳥和大熊》
在現代,童話故事已轉形成為適合對兒童說的版本,通過豐富的想象、夸張和象征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小鳥和大熊》童話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小鳥和大熊》
小鳥和大熊是好朋友。小鳥在樹枝上唱歌,大熊在下面的樹洞里睡覺。
冬天來了,小鳥要飛到溫暖的南方去了,大熊也要進樹洞里睡覺了。它倆約定,明年春天再見面。
第二年春天,小鳥飛回來時,看見大樹沒有了,大熊坐在樹墩上哭鼻子。
小鳥問:“大熊,我們的大樹呢?”
“大樹讓伐木工人鋸走了!”大熊傷心地說。
“別難過,只要樹根還在,大樹就會發出新芽。”小鳥說。
小鳥和大熊找呀找,真的在樹墩邊上找到了一棵小小的新芽。
沒有大樹,小鳥上哪兒去玩呢?大熊眨眨眼睛,站到樹墩上,裝扮成一棵神氣的大樹。小鳥飛到“熊樹”上,唱起了快樂的歌。小鳥唱呀唱,大熊笑了,隨著歌聲搖搖擺擺,跳起舞來。
“你真是一棵有趣的樹!”小鳥夸獎大熊。
小鳥請來別的鳥兒,還請來小松鼠,一起在熊樹上開音樂會。大熊呵呵笑著,在山坡上奔跑。鳥兒圍著大熊飛,松鼠追著大熊跳,熱鬧極了。
小嫩芽在歌聲和笑聲中長呀長,很快就長成了一棵小樹苗。
冬天又來了,小鳥又要飛到溫暖的南方過冬去了,大熊又要進樹洞里睡覺了。它倆約定,第二年春天再見面。
第二年春天,小鳥飛回來的時候,看見大熊和一棵挺拔的小樹站在一起,揮著手說:“歡迎!歡迎!”
小鳥又可以在樹上唱歌了。但有的時候,小鳥也飛到大熊的頭頂上玩一會兒,因為它很喜歡這棵會跳舞的“熊樹”。
延伸閱讀:
《小螳螂學藝》
小螳螂長得很威武,他認定自己長大了會有出息,所以誰也看不起。
一天,媽媽對小螳螂說:“你一天天地長大了,想于點什么呢?”
小蝗娜說:“我手里有兩把大刀,想練武,將來當個英雄!”
“好!有志氣!”媽媽把他送到武術教師猴先生那里學習武藝。
小螳螂很驕傲,一定要跟猴先生比試比試武藝。猴先生讓他最小的徒弟猴四和小螳螂比武。
沒想到猴四的猴拳特別厲害,他三拳兩腳就打傷了小螳螂的一條腿。
小螳螂被送進醫院養傷,武術教師猴先生安慰他說:“孩子,猴四的手重,誤傷了你,好好養傷,等你的傷好了再跟我學習武藝。”
小螳螂紅著臉說:“老師,看來,我學不了武藝,我想改行學木匠。”
養好了傷,小螳螂向猴先生告辭,來到木匠熊先生那里拜師。熊先生見小螳螂手中的兩把大刀像鋸子,就收留了他。
熊先生對小螳螂說:“孩子,我要打兩個箱子,請你把這幾塊木板鋸開。”
小螳螂用自己手中的鋸子鋸呀,鋸呀,鋸了半天,也沒有鋸開一塊木板。
熊先生不高興了:“怎么搞的?于活可不能裝樣子啊!”
“老師,看來,我干不了木匠活兒。”他向熊先生告辭,垂頭喪氣地往家走去。
田野里,麥苗兒青青,螳螂媽媽正在田野里捉蟲。她一眼看見學藝歸來的兒子,高興地迎了上去:“孩子,你學到了什么本領?”
小螳螂說:“媽媽……我什么也沒有學到,還是跟您學習捕蟲吧!”
媽媽聽了兒子的訴說后,并沒有責備小螳螂,而是說:“這樣也好,你要是成了捕蟲能手,也會很有出息的!”
從此,小螳螂專心跟媽媽學習捕蟲,終于成為一名捕蟲能手,他在生活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