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開花的樹》
童話能讓人長知識,讓人快樂,人類就是在童話的指導下長大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開花的樹》的童話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開花的樹》
小冬冬爬上凳子去拿桌上的大花瓶玩兒。
這是媽媽昨天才買的大花瓶,亮晶晶的,真好看!小冬冬抱著花瓶跳下凳子,“砰!”花瓶掉到地上,摔成了碎片。
小冬冬傻眼了,他拾起兩塊大碎片,想把它們合攏,可是碎玻璃就是不肯粘在一起。
糟啦!媽媽回來要打手心,小冬冬有時惹媽媽生氣,媽媽就說:“把手伸出來!”
媽媽回來了,媽媽真的很生氣,媽媽真的打小冬冬的手心,小冬冬哇哇地哭了。后來媽媽扔下小冬冬就到廚房里做飯去了。
噢!要是奶奶在就好了,奶奶可心疼小冬冬了,奶奶一定會把小冬冬摟在懷里叫著:“啊!我可憐的小寶貝……”
可是現在沒有人理睬可憐的小冬冬,不管他哭得有多么傷心,流出的眼淚成了一條河,把小冬冬腳下的土都泡松軟了。小冬冬突然覺得腳癢癢的,呀!腳怎么分成村根直往地里鉆,身子慢慢地變成樹干,變成樹枝。小冬冬變成一棵樹了!
媽媽找不到小冬冬了。媽媽著急地叫:“冬冬!冬冬!你在哪里?”。
小冬冬不吭聲,他不告訴媽媽自己已經成了一棵樹,誰叫她打小冬冬的手心呢?小冬冬就是要讓媽媽著急著急,媽媽果然急得不得了,她屋里屋外都找遍了,哪里也沒有小冬冬的影子。
她在小冬冬變的那棵樹下哭啦,想起剛才打小冬冬,后悔死了:“我還打你,我真是一個愚蠢的媽媽,我待你太不好了,小冬冬,我的乖兒子……”
小冬冬看見媽媽的眼淚,心里有些發酸,他原諒媽媽了,他不愿意讓媽媽繼續難過下去,于是大喊一聲:“媽媽,我在這里!”
但是,奇怪,冒出來的不是聲音,而是千千萬萬片綠色的樹葉!
一陣風吹來,沙啦、沙啦、沙啦。葉片唱起了好聽的歌。
媽媽聽著樹葉發出美妙的歌聲,忘記了悲傷。
這以后,媽媽坐在樹下看書,樹葉搖搖擺擺的小影子總是落在媽媽要看的那一行字上。
媽媽坐在樹下織毛衣,樹葉搖搖擺擺的小影子,總是落在媽媽要織的那一針上。
哈哈!媽媽一點兒也不知道那是小冬冬在同她媽鬧著玩兒呢!哈哈哈……
小冬冬笑了,笑出的不是聲音,而是滿樹的花兒!花兒落在媽媽的頭發上、衣服上,媽媽走進屋一瞧鏡子,大吃一驚:“啊!我怎么變得這么漂亮了?”
哈哈哈,小冬冬笑得更開心了……
突然,門響了!小冬冬嚇了一跳,什么開花的樹哇?一切都是沒有的事,小冬冬手里拿著碎花瓶片兒站在屋子里。媽媽現在真的回來了:看見闖禍的小冬冬,大叫:“你這是在干什么呀?”
啊?媽媽的聲音真可怕:接著,媽媽又叫:“快扔了,把手伸出來!”
小冬冬老老實實扔掉碎玻璃片兒,咬咬牙,伸出雙手。媽媽瞪著一雙大眼睛撲過來,一把抓住小冬冬的兩只手腕。
突然,媽媽把小冬冬的手緊緊按在自己的臉頰上,顫聲說道:“噢!沒割破,沒割破……”
編者按:
童話的特點:
1.童話的篇幅一般比較短小,語言精辟簡練,結構簡單卻極富表現力。
2.鮮明的諷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主題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節的虛構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張、象征、擬人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個故事里,讓人從中領悟到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