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韓翃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是是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中陳述詩人臥病深秋的寂寞心情,并對友人贈詩表示謝意。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歡。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作者:韓翃
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意思:
我早早地枕著竹席迎風納涼,
清虛的秋夜京城蕩漾著月光。
一行秋雁高高地掠過了星空,
千家萬戶傳來了搗衣的聲響。
看節候應該是到了更深夜闌,
思念友人心靈相期睡覺也晚。
剛剛反復吟誦你送我的佳句,
不覺烏鴉呱呱啼叫天已漸亮。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注釋:
1.簟(dian4):竹席。
2.澹:漂動。
3.空:形容秋天清虛景象。
4.砧杵(chu3):搗衣用具,古代搗衣多在秋夜。
5.心期:心所向往。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寫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題意為程延有《秋夜即事》詩來贈,韓翃作本詩酬答之。就六、七句觀之,當為詩人閑居無職時所作。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鑒賞:
這是一首酬贈詩,詩人酬和友人,以友人的詩題和詩,描寫了秋夜清遠疏淡的景色,意境開闊,同時寫出時序更迭引起詩人心事未了的惆悵。前四句就臥病的心情來取景渲染、寂寥的砍夜之景與詩人的寂寥心情相吻合。“長簟迎風早”是說秋風過早地來到庭院,長簟被秋風吹得窸窣咋響。一個“早”字寫出臥病之人對秋風的突出感受。“迎風”二字寫出一片蕭瑟的聲響,達聲音更襯托出秋意的濃重和秋夜的沉寂。“空城澹月華”,是說空寂約城中灑滿了淡淡的月光。“空城”并非說城中空無所有,“空”是寂靜之意。空城寂寂,月色凄迷,是對詩人心情的絕妙寫照。“星河秋一雁”,是說一只孤雁劃過秋夜的天空向銀河飛去。“星河”是寂寥的,“一雁”是孤獨的,“秋”夜是清冷的,三種事物連綴成文,構成幽深的意境,使人感觸到詩人心境為孤凄。“砧杵夜千家”,是說時當秋季,人們開始準備寒衣了,故而千家萬戶都傳來了搗衣聲。搗衣聲聲,反襯出秋夜的沉寂。詩人巧借秋聲秋色以渲染愁懷,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頸聯轉入敘事,寫出悲秋的原因。“節候看應晚,心期臥亦賒。”“節候”,這兩個字承接著前四句所寫的秋聲秋色。“看”和“應”均為揣測之辭,全句意思是說,看來節候大概已入晚秋。此句使用揣測之辭與下句的“臥”字相關照,“臥”是臥病在床,故對節候不能作定論。一個“臥”字定下全詩的感情基調,道出悲秋的原因:由于臥病,而使心愿落空。美好的心愿不能實觀,疾病纏身,又臨深秋,可見詩人的悲哀心情,躍然紙上。此聯敘事是前四句景物描寫的感情依憑,使以上的景物有了精神支柱。尾聯“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二句意謂,深夜吟誦您的秀美詩句,興味頗濃,不知不覺已是天曉鴉鳴。以扶病之身而能長夜吟慶不倦,自是因為詩句美好,作為酬贈之作,已盡了題意。同時,也寫出了病中孤寂的生活,漫漫秋夜,只有一詩相伴,詩人的寥落心情可以想見。全詩前半寫景,景中寓情;后半敘事,事中現意。寫景與敘事,筆墨雖二,情意實一。一條感情線索貫穿全篇,有如紅線串珠,結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