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的唐詩宋詞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詩詞創作的高峰,也是中國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名的唐詩宋詞,希望能獲得大家喜愛。
有名的唐詩宋詞1:望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釋
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岳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里指對泰山的尊稱。夫:讀“fú”。句首發語詞,無實在意義,語氣詞,強調疑問語氣。如何:怎么樣。
⑵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兩個國名,在今山東境內,后用齊魯代指山東地區。青未了:指郁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青:指蒼翠、翠綠的美好山色。未了:不盡,不斷。
⑶造化:大自然。鐘:聚集。神秀:天地之靈氣,神奇秀美。
⑷陰陽:陰指山的北面,陽指山的南面。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張的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曉:黃昏和早晨。極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曉與黃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蕩胸:心胸搖蕩。曾:同“層”,重疊。
⑹決眥(zì):眥:眼角。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于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決:裂開。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會當:終當,定要。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最高峰。
⑻小: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為“以······為小,認為······小”。
有名的唐詩宋詞2:夜雨寄北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注釋
1.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
2.君:對對方的尊稱,等于現代漢語中的“您”。
3.歸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陜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里泛指巴蜀一帶。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當:什么時候。
7.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共同發生的。可譯為“一起”。
8.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里形容深夜秉燭長談。“西窗話雨”“西窗剪燭”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于夫婦,有時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9.卻話:回頭說,追述。▲
有名的唐詩宋詞3:望天門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釋
⑴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蕪湖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記云:“兩山石狀曉巖,東西相向,橫夾大江,對峙如門。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東梁山,總謂之天門山。”
⑵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楚江:即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開:劈開,斷開。
⑶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轉。指這一段江水由于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并更加洶涌。
⑷兩岸青山: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現。
⑸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仿佛來自日邊。
有名的唐詩宋詞4: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注釋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這一年蘇軾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任太守。
2達旦:到天亮。
3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執、持。
5天上宮闕(què):指月中宮殿。闕,古代城墻后的石臺。
6歸去:回去,這里指回到月宮里去。
7瓊(qióng)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指想象中的仙宮。
8不勝(shèng,舊時讀shēng):經受不住。勝:承擔、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弄:賞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月兒移動,轉過了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人自己)。朱閣:朱紅的華麗樓閣。綺戶: 雕飾華麗的門窗。
12不應有恨,何事長(cháng)向別時圓:(月兒)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何事: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歡”“合” 和月的“晴”“圓”。
14但:只。
15千里共嬋(chán )娟(juān):只希望兩人年年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賞。嬋娟:指月亮。
有名的唐詩宋詞5:聲聲慢·尋尋覓覓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注釋
⑴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非常空虛悵惘、迷茫失落的心態。
⑵凄凄慘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⑶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寒冷。
⑷將息:舊時方言,休養調理之意。
⑸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
⑹損:表示程度極高。
⑺堪:可。
⑻著:亦寫作“著”。
⑼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
⑽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
⑾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⑿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么能概括得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