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元曲清明
在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發展歷程中。“唐詩”、“宋詞”代表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最高峰,而“元曲”則是中國古代詩歌的最后輝煌。而清明節的描述也有不少。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唐詩宋詞元曲清明,希望能獲得大家喜愛。
唐詩宋詞元曲清明1:清明夜
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譯文
清明節夜晚時,清風習習,月夜朦朧,用碧玉做成的欄桿和用紅色的磚砌成的墻是刺史的府宅。
獨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遠遠的聽到弦聲,默默的欣賞花。
唐詩宋詞元曲清明2: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唐詩宋詞元曲清明3:清明日貍渡道中
范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譯文
淚水沾滿綸巾,連綿不斷。散亂的頭發,帽子也被風吹斜了。繁花染紅了山野,柳條臥在水面上。石獸立在道路兩旁,紙也在半空中旋飛。人們離開了墳墓以后,烏鴉小鳥們活躍起來,四處覓食。
唐詩宋詞元曲清明4: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作者介紹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唐詩宋詞元曲清明5:清明掃墓
[中呂宮] 山坡羊·悼亡
清明掃墓,芳魂何處,人天隔斷相思路。
眼迷糊,淚如珠。
夕陽殘照低云樹。
當日紅顏堤上土。
生、我負汝,亡、我誤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