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滿滿的古詩94句
正能量滿滿的古詩
1、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東林書院門前對聯(lián)
2、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馮夢龍《古今小說》
3、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馮夢龍《古今小說》
4、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明·馮夢龍《古今小說》
5、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
6、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增廣昔時賢文》
7、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羅貫中《三國演義·卷首詞》
8、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吳承恩《西游記》
9、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吳承恩《西游記》
10、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吳承恩《西游記》
11、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則必智。蒲松齡《聊齋志異》
12、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紅樓夢》
13、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曹雪芹紅樓夢
1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清顧炎武《日知錄》
1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16、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清·譚嗣同《獄中題壁》
17、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1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清·趙翼《論詩》
19、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自嘲》
20、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七律·送瘟神》
21、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戴復古《除夜》
22、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文征明《拜年》
23、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毛滂《元日·玉樓春》
24、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范成大《賣癡呆詞》
25、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蘇軾《守歲》
26、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葉燮《迎春》
27、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28、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29、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
3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3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32、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滿江紅》
3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34、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滕王閣序》
3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催人奮進的詩句
36、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南園》
3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38、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39、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
40、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正能量滿滿的詩詞
1、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2、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3、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4、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5、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6、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7、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
8、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9、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0、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
11、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12、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
13、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14、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正能量滿滿的詩篇
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卜居》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蘇軾
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后出師表》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6、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7、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8、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9、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登科后》
10、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
11、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13、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雜說送張琥》
14、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1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其一》
1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登飛來峰》
17、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18、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
19、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
20、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漢書·班超傳》
21、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22、待浮花浪蕊俱盡,伴君幽獨。
23、古箏悅耳,古琴悅心。古箏如花旦,古琴則是青衣。
2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抑》
2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2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27、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28、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趙策》
29、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3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2、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jīng)》
3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3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35、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36、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37、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38、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39、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40、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