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寫在手抄報上的傳統節日詩句
2、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3、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4、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5、崔徽休寫丹青,雨弱云嬌,水秀山明。——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7、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元好問《京都元夕》
8、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9、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10、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王建《七夕曲》
11、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12、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13、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14、燕子重來,往事東流去。——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
15、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16、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17、白凝虛曉,香吹輕燼,倚窗小瓶疏桂。——吳文英《永遇樂·乙巳中秋風雨》
18、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19、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李商隱《觀燈樂行》
20、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21、箸點歌唇,蔥枝纖手,好個卿卿。——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22、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3、岑生多新詩,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參》
24、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25、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26、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27、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殷堯藩《端午日》
28、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29、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戴復古《除夜》
30、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傳統節日詩句
手抄報內容1、聽風聽雨過清明。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2、一月可曾閑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慧霖《閏中秋玩月》
3、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4、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5、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張埜《奪錦標七夕》
6、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7、被白發.欺人奈何。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8、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吳文英《惜秋華七夕》
9、天上風云慶會時陳獻章《元旦試筆》
10、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11、凈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吳文英《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12、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13、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14、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5、自摘霜蔥宜薦俎。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16、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17、分明不受人間暑。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8、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陰行先《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9、笑摘雙杏子,連枝戴。晁沖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20、催趁戲旗游鼓,素瀾雪濺。吳文英《瑞龍吟德清清明競渡》
21、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
22、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韋莊《長安清明》
23、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沈佺期《寒食》
24、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25、聲直上,蟾蜍窟。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26、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27、緱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學癡牛騃女。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28、年遇寒食,盡在洛陽城。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29、干鵲收聲,濕螢度影,庭院深香。劉鎮《柳梢青七夕》
30、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手抄報內容之傳統節日詩句
1、兩情纏綿忽如故。——王建《七夕曲》
2、鴻北去,日西匿。——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3、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4、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劉長卿《新年作》
5、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李白《九日龍山飲》
6、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孟浩然《他鄉七夕》
7、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楊萬里《寒食上冢》
8、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歸》
9、安得誅云師,疇能補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參》
10、愁不肯、與詩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11、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12、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13、鶴鉤空帶蛛絲卷。——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14、夢魂偏記水西亭。——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5、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來鵠《除夜》
16、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趙鼎《寒食》
17、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18、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徐燦《菩薩蠻·秋閨》
19、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云表《寒食詩》
20、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陽關曲》
21、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
22、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孟云卿《寒食》
23、欲將詩句慰窮愁,眼中萬象皆相識。——鄭剛中《寒食》
24、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黃庭堅《清明》
25、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王建《七夕曲》
26、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27、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白居易《除夜》
28、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29、秋明白鷺雙飛處。——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30、空接靈臺下,方恧辨支機。——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31、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32、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趙蕃《端午三首》
33、塵香明日城南陌。——吳文英《菩薩蠻·落花夜雨辭寒食》
34、只今聊結社中蓮。——張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35、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36、玉爐沈水裊殘煙。——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37、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38、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韓琦《九日水閣》
39、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鶯。——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40、單夾衣裳,半櫳軟玉肌體。——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