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散文詩歌5首精編
重聚的陽光傾灑,讓這平日的古樸變得一具詩意,正因為你的愛,讓我似烈陽,驕傲地越過一年的寒冬,我多想一直這樣,哪怕你的光芒不再閃耀,即使寒風刺骨,冰霜素裹,可歲月無期,花開有時,滿懷的不舍也抵擋不了春意的盎然,這時,我便知道,你該走了,無法再沉浸在冬日的溫暖,無法再見那一季白雪,無法再見你笑容,無法再感受那炙熱的愛,既一年相逢,又是一年的離別,父親,愿春暖花開,伴你一生相安。
獨坐黃昏2
(一)
太陽,你永遠年輕的車輪,輾過我淡藍的心空,我一生一世只求一次戀愛,如你投入遠山懷抱時燦爛的霞光,輝耀我一生的行程;即便身后有無數個漫漫長夜,即便生命像曇花一現,永遠得不到喝彩和掌聲;太陽啊,在無邊的夜晚,你愛情的心跳讓我耿耿難眠!
(二)
在青春的花園里,也許我只是一片綠葉,雖然默默無聞,卻襯托了花的美麗。在贊美的風中,誰能光顧我綠綠的波痕?誰樂于傾聽我楚楚的輕音?誰又能蹲下身來,表現出對花一樣的溫情?多少美好事物的后面,都浸透了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
(三)
獨坐黃昏,向晚的鐘聲一次又一次傳來,我說不出如此表達的,是怎樣一種心情。太陽,你這遠古的銅鐘,是誰敲著你走過了千年萬年,讓生命的音符如此生生不息?仿佛一種信念,執著地向四方布達;此刻,心靈深處的洪鐘,正催我奮發!
說說“會”字3
今天一起床,頭腦里突然就涌現出了“會”字。
會,這個字眼兒,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
常常聽人說起,
哪家哪家的小孩兒會坐著了;
哪家哪家的小孩兒會走路了;
哪家哪家的小孩兒會自己吃飯了;
人們從孩子不大點兒的時候就關注一個“會”字。
在我們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幾乎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爹媽常常對咱們講的———老師今天講得你會了嗎?
父母這樣講,一是體現了對孩子的關心,二是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要求僅僅停留在“會”字這一層次上,因為大多數家長,聽到孩子回答———老師講的我會了,心里就踏實了,其他的就很少顧及了。要求孩子在“會”字這一層次上再拔高,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的就更不多。
多少人,工作當中滿足于會。孰不知,會,只是一個掌握一項技能的初始狀態、入門狀態;會,只是處于最基本的層次,怎么能滿足呢?
滿足于會不行,要追求于你不會的我會,你會的我比你做得更好!這才是人們應該追求、并最終擁有的一種品質和能力。
優美散文詩歌5首精編篇2
不期而遇,在這個冬天。
你衣袂飄飄,一路行云流水,仿佛天外來使。
我從書中的蒼原林海走出來,徜徉在詩中的古鎮老街;仿佛真如一位詩人,一會兒站在高高的山巔凝視風雨中的閃電,一會兒坐在輕快的烏篷船上欣賞五彩斑斕的彩虹,一會兒騎在舒適的馬背上眺望四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我如真是一位詩人,隱居在山林或田野,我可能成為一只鷹,擁抱白云和藍天;亦可能是一眼山泉,噴涌著低吟和鳴咽……
但我抬頭看見你,這個冬天竟突然間多了一些溫潤和芳馨。
仿佛真如詩人,我想邀你觀賞一幅畫,畫中有青青的牧場、飄著炊煙的村莊和層層的梯田;有大漠的孤煙,江南的小雨,海邊的紅樹林;有淙淙的溪流,巍巍的山峰,初升的旭日;我們一起感受沙鷗的鳴叫,長風的呼嘯,猿猴的悲鳴;感受纖夫肩上的繩索勒住的肩膀,感受飛紅入泥后殘留下來的一絲馨香,感受陰霾之下那穿透烏云射下來的幾縷陽光……
你默不作聲,眼睛里藏著一絲淡淡的憂郁。仿佛真如詩人,我拉起你的手,我的朋友啊,愿你也有一顆詩意的心,盈盈月光,請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暉,請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請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請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請采擷世間最重的……
詩意的心,永遠充滿生活的快感和青春的激情!
在尹家沖,回望一所宗祠
在白石的竹海中穿行,走過一條蜿蜒的小道,便到了尹家沖。尹家沖有個尹氏宗祠,曾因祠內發現齊白石早期木雕藝術作品而一鳴驚人。
世事沉浮,歲月變幻,尹氏宗祠的大門,開啟又關上,關上又開啟。迎迓了多少個日升日落,迎送了多少次人來人往?
修建于
1909
年的尹氏宗祠,因建筑保存完好,更兼存有白石文化遺跡,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占地
2000
平方米的宗祠,一色青磚墻,祠內戲樓、棟梁、飛檐及香案全是精美的木雕。大堂中央擺放著刻有威武獅頭、獅爪的香案;堂外長廊雕梁畫棟,棟案上四幅扇形木雕錦屏尤為精美,錦屏上的童子引路、鳳棲高梧、松鶴延年、太白題詩及飛檐上的獅子、鹿、鳳等雖經百年風雨,依然清晰可辨,栩栩如生。這些白石老人手創的木雕藝術作品,完美地展現了他對藝術和人生的執著追求。這些作品,是不是他木雕藝術的“掛斧之作”?我沒有去考證。
在這所宗祠里,雖然再也看不到白石老人當年精雕細琢的身影,但磚瓦是真實的,讓我觸摸到了歲月的蒼涼;木雕是真實的,它把我的心久久地絆住,不停地回望、回望……
從一個鄉下木匠,到詩人,到一代畫壇巨匠,這中間的距離有多遠?我無法想象。
在這世間走來,我聽到許多數鈔的嘩嘩聲,其實跟流水的聲音沒有什么不同。只有一種精神,像暮靄中亮起星星般的燈,指引我們走向煙火人間,一腔執念,奮斗不息,那才是我們圓夢的真正良方!
離開尹家沖,我總是忍不住回望、回望……
優美散文詩歌5首精編篇3
是誰的眼神,擦亮了這一方清朗的天空?
是誰輕輕的呼喚,把這條童年的小河喚醒?
多少次,我在隱山尋找大師的足跡。駐足碧泉潭畔,看泉水還是那么涓涓地流,清澈依舊,溫潤依舊。只是不見了潭邊的書院,朗朗的書聲,在歷史深處回響。那塊千年的石碑依然在路邊沉默,見證了興衰,斑駁了歲月。
隱水河,一首傳承千年的歌。多少個晨昏,你悄無聲息地流淌,我用幻覺觸摸你那遙遠的美麗,我用激情撫摸你燦爛的笑容。你的浪花,洗亮了我的童年,在你的思想里沐浴長大,我的血管里奔涌著一種莫名的沖動。神仙橋下,當年那個“身無半畝,心憂天下”的青年,用他的血性,照亮了晚清王朝的天空。桂再堂殘存的壁畫,千帆相競,病樹前頭,他看到了萬木蔥蘢的春天。
我們在隱山腳下流連,訪小舟故居,仰元帥樹精神,在濂溪書堂前品荷花的美麗……隱山,在你的懷抱里長大,沐浴著前人的光芒,我愿意是一株樹,或者一株草。大師,當年你秉春秋大筆、寫天下文章的時候,你可曾想到:你的思想會成為一種文化的圖騰!你的精神會讓湖湘的靈光閃耀在世界東方!在你的墓前,我久久佇立,大師啊,你雖然沉睡千年,可我分明聽見你一直在湖湘大地、神州上空吶喊。
隱山,我曾無數次登上你的峰頂,想領略前人“放眼看天下,胸中挾風雷”的胸襟和氣度,可怎么也達不到那種境界,我只能仰望隱山,一些高度,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一些高度,要一步一步去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