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人生的勵志哲理古詩詞
激勵人生的勵志哲理古詩詞篇1
沉醉東風·題扇頭隱括古詩
朝代:元朝|作者:喬吉
萬樹枯林凍折,千山高鳥飛絕。兔徑迷,人蹤滅,載梨云舟一葉。蓑笠漁翁耐冷的別,獨釣寒江暮雪。
注釋
①“千山”句:柳宗元《江雪》詩:“千山鳥飛絕”。
②人蹤滅:完全沒有人的蹤跡。這是用《江雪》詩:“萬徑人蹤滅”的句意。
③梨云:將要下雪時的黑云。
④“蓑笠漁翁”句:此用《當雪》詩的“孤舟蓑笠翁”句,而略有變化。
⑤“獨釣”句:此用《江雪》持的“獨釣寒江雪”句。
激勵人生的勵志哲理古詩詞篇2
熙寧中,軾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
[宋] 蘇軾
除日當早歸,官事乃見留。
執筆對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營糇糧,墮網不知羞。
我亦戀薄祿,因循失歸休。
不須論賢愚,均是為食謀。
誰能暫縱遣。閔默愧前修。
作品賞析
【原題】:
熙寧中,軾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於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余,復忝郡寄,再經除夜,庭事蕭然,三圄皆空。蓋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因和前篇呈公濟子侔二通守前詩
激勵人生的勵志哲理古詩詞篇3
絕句·人生無百歲
朝代:明朝|作者:劉基
人生無百歲,百歲復如何?
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
翻譯/譯文
譯文
人生是活不到百歲的,就算活到又如何?
古往今來的英雄壯士,現在都化為塵土灑落在江河之中。
賞析/鑒賞
簡析
此詩寫志士的憤慨。沈德潛評曰:“悲咽。”第一句從《古詩十九首》的“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化出。接著說“百歲復如何”,用詰問名式,深入一層,增強了人生感慨的表達力量。后半首申足前意。著名的蘇軾《前赤壁賦》有一段絕妙好辭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操)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這詩后半,形象地概括了蘇軾的賦意。特別是劉基本人,就是輔佐朱元璋掃蕩群雄成就統一大業的“英雄士”,在這里抒發的悲概,便不是一般文人的無病而呻吟了。
激勵人生的勵志哲理古詩詞篇4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詞牌名:子夜歌|朝代:五代|作者: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古詩簡介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是五代南唐詞人李煜寫的一首詞。這首詞作于李煜國亡家破,身為囚虜之后。詞的上片,寫對故國難回的傷心,下片,寫對往事成空的哀嘆,表達了詞人對故國、往事的無限思懷,對囚居生活的極端哀怨,詞意凄惋,字里行間,充滿著無限的愁恨。
翻譯/譯文
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傷心不已悲情無限!我夢見自己重回故國,一覺醒來雙淚垂落。有誰與我同登高樓?我永遠記得一個晴朗的秋天,在高樓眺望。往事已經成空,就仿佛在夢中一般。
注釋
子夜歌:此詞調又名《菩薩蠻》、《花問意》、《梅花句》、《晚云烘日》等。此詞于《尊前集》、《詞綜》等本中均作《子夜》,無“歌”字。
何能:怎能。何:什么時候。免:免去,免除,消除。
銷魂:同“消魂”,謂靈魂離開肉體,這里用來形容哀愁到極點,好像魂魄離開了形體。獨我:只有我。何限:即無限。
重歸:《南唐書·后主書》注中作“初歸”。全句意思是說,夢中又回到了故國。
覺來:醒來。覺:睡醒。垂:流而不落之態。
誰與:同誰。
長記:永遠牢記。秋晴:晴朗的秋天。這里指過去秋游歡l青的景象。望:遠望,眺望。
還如:仍然好像。還:仍然。
賞析/鑒賞
這首詞的上片寫作者感懷亡國的愁恨和夢回故國的痛苦。
起首二句由悲嘆、感慨而入,用直白的方式抒發胸中的無限愁恨。“人生”句是一種感嘆,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抽象概括,既是說自己,也是說眾生,其“愁恨”自有一番別樣的滋味,“愁”是自哀,也是自憐,是自己囚居生活的無奈心情:“恨”是自傷,也是自悔,是自己亡國之后的無限追悔。也正因有如此“愁恨”,作者才“銷魂獨我情何限”,而句中“獨我”語氣透切,詞意更進,表現了作者深切體會的一種特殊的悲哀和絕望。正如俞陛云《南唐二主詞集述評》中所云:“起句用翻筆,明知難免而自我銷魂,愈覺埋愁之無地。”第三句“故國夢重歸”是把前兩句關于愁恨的感慨進一步的具體化和個人化。李煜作為亡國之君,自然對自己的故國有不可割舍的情感,所以定會朝思夜想。可是事非昨日,人非當年,過去的歡樂和榮華只能在夢中重現,而這種重現帶給作者卻只能是悲愁無限、哀情不已,所以一覺醒來,感慨萬千、雙淚難禁。“覺來雙淚垂”不僅是故國重游的愁思萬端,而且還有現實情境的孤苦無奈,其中今昔對比,撫今追昔,反差巨大,情緒也更復雜。
詞的下片續寫作者往日成空、人生如夢的感傷和悲哀。
“高樓誰與上”是無人與上,也是高樓無人之意,進一步點明作者的困苦環境和孤獨心情。所謂登高望遠,作者是借登高以遠眺故國、追憶故鄉。故國不可見,即便可見也已不是當年之國,故鄉不可回,此恨此情只能用回憶來寄托。所以作者的一句“長記秋晴望”,實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哀鳴。現實中的無奈總讓人有一種空虛無著落之感,人生的苦痛也總給人一種不堪回首的刺激,作者才有“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的感慨。在現實中,“往事”真的“成空”。但這種現實卻是作者最不愿看到的,他希望這現實同樣是一場夢。“如一夢”不是作者的清醒,而是作者的迷惘,這種迷惘中有太多的無奈,以此作結,突顯全詞的意境。
全詞以“夢”為中心,集中寫“空”,筆意直白,用心摯真。全詞八句,句句如白話入詩,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摯切。全詞有感慨,有追憶,有無奈,有悲苦,這一切因其情真意深而感人不淺,同時也因其自然流露而愈顯其曲致婉轉。
激勵人生的勵志哲理古詩詞篇5
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輒·人生等尺捶
朝代:宋朝|作者:黃庭堅
人生等尺捶,豈耐日取半。
誰能如秋蟲,長夜向壁嘆。
朝四與暮三,適為狙公玩。
臭腐暫神奇,暗噫即飄散。
我觀萬世中,獨立無介伴。
小黠而大癡,夜氣不及旦。
低首甘豢養,尻脽登俎案。
所以終日飲,醉眠朱碧亂。
無人明此心,忍垢待濯盥。
仰看東飛云,只使衣帶緩。
先生古人學,百氏一以貫。
見義勇必為,少作衰俗懦。
忠言愿回天,不忍敩吞炭。
還從股肱郡,待詔圖書館。
投壺得賜金,侏儒余飽暖。
寧令東方公,但索長安粲。
賞析/鑒賞
【注釋】:原題: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輒次韻寄彭門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