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的朗誦稿
關于清明的朗誦稿篇一
它似乎告訴我們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何等的幸福
它更勉勵我們:
勿忘歷史,珍惜今朝
在烈士陵園前,我站著留了影,
此時此刻,我心潮涌起,
我們能否踏著先烈足跡?!
我們能否把紅旗扛起?
一種激昂,一個振奮,
一種思索,一個問題。
上幼兒園的時候,
我從父母、老師嘴里知道羅世文、車耀先事跡,
共產黨人對敵人的屠刀、威武不屈,
深深根扎在我幼小的心靈里。
上小學的時候我認識了小蘿卜頭,
他與我們一樣大的年齡,
做的事跡是那樣壯烈。
我還從書本上讀到革命先輩,
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祖國的明天,
前仆后繼,英勇奮斗,可歌可泣。
今天,我在小蘿卜頭雕塑前,
依然感到他的少年英姿,
他在沉著的思索什么?
難道他感到自己幼稚?
我反復讀了獄中八條意見,
仿佛看了先烈們鮮紅的血跡。
在犧牲個人利益及生命的時候,
我們能不能象先烈一樣無悔無怨?
現在,進行現代化建設,
我們怎么樣實現先烈的遺志?
面對先烈,我感到,
作為一個普通黨員,
我們應該舉起民族振興的大旗!
告慰先烈,
我們正在經歷新的壯舉!
櫛風沐雨不辭苦,
改革路上譜新曲!
我們用生命,
象烈士那樣撰寫精彩的人生,
祖國的強大還得靠我們自己!
關于清明的朗誦稿篇二
在傳統節日中,清明節是很有特點的。首先它是由節氣命名的節日,其次它是與上巳,寒食三個不同節日合并成的節日,最后它是一個祭奠逝者的得節日,同時又是一格生機勃發的節日。
“日暮漢宮川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古代宮廷在這禁火的時節燭火分給那些與皇帝親近的人裊裊的輕煙就這樣進入了官宦的家中。這如詩中所寫“說一套,做一套”的現象在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并不少見,雖然政府大力推行“辦實事于民”,但是又有多少位拿著國家俸祿的高官們,真正的做到的辦實事于民。反而是在偏遠小鎮的七品芝麻官做到了這一點,這樣的例子也不少。宋朝的滕子京在西北邊境任職,率領軍民抗擊西夏入侵時,因受到誣告而被貶職到岳州任太守,滕子京并沒有因為降職而放棄了自己的宏遠理想,而是在岳州干出了自己的一番事業,他“自尚,倜儻自仁,好施于”的性格深受百姓的愛戴與擁護,秉著為民辦實事的宗旨,在慶歷四年的春天,重新修建了岳陽樓,并致信與好友范仲淹寫文章留念,這就是著名《岳陽樓記》的由來,這更是“小官辦實事”的史證。和諧社會的建設并不簡單,正因為有了像滕子京這樣的“小官”,社會朝和諧的殿堂又邁進了一大步,不知道那些“大官”什么時候才會向“小官”看齊?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吟誦這句詩句,不免給人添上了一份傷感。這句詩好像更適用,難道古人有預知未來的本領。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似乎人們都已忘記了祭祖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節游山玩水,的確清明節的另一個活動就是踏青。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每年有多了一個活動――瞻仰民族英雄,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自由、民主、和諧的社會,就不會有我們的未來。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的道路是沉重和莊嚴的。所以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的精神和遺志。我們用這種方式寄托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校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去。這更是一個共青團員應具備的品質。
關于清明的朗誦稿篇三
多少次啊,蘆葦被敵人的炮火摧殘,
被敵人的鐵蹄踐踏;
又有多少次啊,烈士們一次次地倒下,
卻又一次次地站起。
我愿化作一只百靈鳥,
用我最動聽的歌喉,
唱一首最悅耳的歌兒來贊美秘書工作們:
黃繼光英勇堵住槍口,光榮完成任務;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鼓舞人心;
劉胡蘭被推入鍘刀,寧死不屈;
夏明翰雖被殺害卻留下了“自有后來人”的千古名句;
……
我愿化作一只百靈鳥,
用我最動聽的歌喉,
唱一首最悅耳的歌兒來贊美秘書工作們:
當國家危在旦夕時;
當人們處于水深火熱時……
這些英勇的秘書工作們挺身而出,義不容辭地沖上戰場。
正是這些浴血奮戰的英雄們;
正是這些馳騁沙場的好漢們;
正是這些毫不畏懼的戰士們;
正是這些舍身就義的秘書工作們,
才使得我們的生活如此幸福。
又是一個清明節,
又是一個草長鶯飛、緬懷秘書工作的日子。
站在烈士的墓碑前,
我們一次次哀悼,哀悼你們的精神;
一次次思念,思念你們的偉大;
一次次反省,反省自己的不足。
我們百感交集,感慨萬千,心潮澎湃。
聽著蘆葦沙沙作響,
我愿化作一只小小的百靈鳥,再一次放聲歌唱:
歌唱社會主義好,
歌唱長眠于地下的秘書工作們!
看了關于清明的朗誦稿還看:
關于清明的朗誦稿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