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傷感的詩句
與傷感的詩句【篇1】
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王昌齡《閨怨》
檻菊愁煙蘭泣露。——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李華《春行寄興》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岑參《逢入京使》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杜甫《曲江二首》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游《卜算子·詠梅》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二首》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與傷感有關的詩句
與傷感的詩句【篇2】
酒醒人靜奈愁濃。——徐昌圖《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
斜陽只與黃昏近。——趙令畤《蝶戀花·卷絮風頭寒欲盡》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李商隱《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夏完淳《一剪梅·詠柳》
搖落事,向空山,休問杜鵑。——朱祖謀《聲聲慢》
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納蘭性德《采桑子·當時錯》
惆悵玉簫催別意,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文廷式《蝶戀花》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此去經年,應是良晨好景虛設。便縱有千鐘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恨入空帷鸞影獨,淚凝雙臉渚蓮光,薄情年少悔思量。——顧敻《浣溪沙·荷芰風輕簾幕香》
愁損翠黛雙眉,日日花闌獨憑。——史達祖《雙雙燕》
一涓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史達祖《留春令·詠梅花》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題詩后》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納蘭性德《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陸龜蒙《白蓮》
黃昏疏雨濕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舒卷江山圖畫,應答龍魚悲嘯,不暇顧詩愁。——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李頎《送魏萬之京》
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牛希濟《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溢露似沾巾。獨坐亦含顰。——劉禹錫《憶江南》
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游》
明朝事與孤煙冷,做滿湖風雨愁人。——吳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題詩淚滿衣。——岑參《送崔子還京》
鐘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誰尋。——朱彝尊《高陽臺》
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晏殊《撼庭秋·別來音信千里》
江水添將愁更滿,茫茫直與長天遠。——屈大均《鵲踏枝》
總是向人深處,當時枉道無情。——陸游《朝中措·代譚德稱作》
與傷感的詩句【篇3】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晁補之《鹽角兒》
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韓元吉《霜天曉角·題采石蛾眉亭》
離騷讀罷總堪傷。——舒頔《小重山·端午》
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飲贈夢得》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青秋節。——柳永《雨霖鈴》
寂寂聞猿愁,行行見云收。——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草木雖無情,因依尚可生。——李白《樹中草》
紅袖高樓,爭抵還鄉好。——譚獻《蝶戀花》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紅。——方岳《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
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曹植《雜詩六首·其一》
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李清照《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納蘭性德《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
嫩綠似羅裙,寸寸銷魂。春心抽盡為王孫。不分東風吹漸老,色映黃昏。——屈大均《浪淘沙》
關河無限清愁,不堪臨鑒。——岳珂《祝英臺近·北固亭》
倦游京洛風塵,夜來病酒無人問。——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那里有鬧紅塵香車寶馬?祗不過送黃昏古木寒鴉。——王磐《古蟾宮·元宵》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韋應物《送楊氏女》
麥浪翻晴風飐柳,已過傷春候。——納蘭性德《四和香·麥浪翻晴風飐柳》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辛棄疾《祝英臺近·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