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古詩賞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關于愛情的古詩有哪些值得賞析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愛情古詩賞析篇,歡迎大家閱讀。
愛情古詩賞析篇1:滿江紅·代北燕南
朝代:清代
作者:納蘭性德
原文:
代北燕南,應不隔、月明千里。誰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氣。小立乍驚清露濕,孤眠最惜濃香膩。況夜鳥、啼絕四更頭,邊聲起。
銷不盡,悲歌意。勻不盡,相思淚。想故園今夜,玉闌誰倚。青海不來如意夢,紅箋暫寫違心字。道別來、渾是不關心,東堂桂。
簡析
這首詞以明月為媒介,以月之照臨千里之外的閨房與邊地想到了千里之外的親人,表達了詞人對妻子的思念之情。
詞的上闋前兩句寫千里共明月之意,接下兩句寫此時獨自傷悲的心情,再二句描繪相思的情景,結處則以此刻邊聲、烏啼烘托相思之苦之無助。月的力量是無形又有形的,月光同時彌補了兩地難以逾越的距離,使詞人的思緒飛躍于兩地之間,頻頻更換的場景模糊了邊地于閨房的界限。上片層層轉進,曲折婉轉。
下闋進一步訴說相思的痛苦。前四句說悲歌不勝消受,悲淚暗流不止,其相思之苦狀如此,奈何奈何?下二句又假想妻子也在為別離而傷感,再二句怨恨無夢可慰相思之痛,只有以違心之字的書信聊以自慰。最后二句宕開,是“違心字”的延伸。以思婦之口,道出了征人的不關心思念自己。語雖平淡,但卻更顯情致綿長深婉。因遙遠的距離之隔產生的抱怨于誤解恰恰表現出了與妻子感情篤摯、意氣相投的底蘊。
全詞意象繁密,情感細膩,在纏綿悱惻的思念中平添了慷慨悲涼之氣。
愛情古詩賞析篇2:惜秋華·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吳文英
原文:
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秋驚華鬢。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相逢,縱相疏、勝卻巫陽無準。
何處動涼訊。聽露井梧桐,楚騷成韻。彩云斷、翠羽散,此情難問。銀河萬古秋聲,但望中、婺星清潤。輕俊。度金針、漫牽方寸。
賞析
《惜秋華》,夢窗詞入夾鐘商。雙調,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韻,下片六仄韻。《夢窗詞集》收此詞調五首,也因句逗有異可分為三格:上片八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
“七夕”詞除此之外,夢窗集中尚有《六么令·七夕》、《荔枝香近·七夕》、《秋蕊香·七夕》、《訴衷情·七夕》、《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醉蓬萊·七夕和方南山》、《鳳棲梧·甲辰七夕》等七首詞,可以互相參閱。
“露罥”三句。“露”,通路,指小徑;“罥”掛、結也。此言七夕之夜,小徑上已結起了蛛絲,西面小樓遮暗了斜墮的月兒,秋風吹亂了深夜還在外面的詞人頭上的花發。“宮漏”兩句。“未央”,漢宮名,借指皇宮,可見其詞作于京城臨安。此言皇宮中正傳出漏聲,詞人想起,傳說中王母娘娘狠心地用鈿釵劃出了一條銀河,活生生地將牛郎織女分隔在兩岸這一遺憾事。在七夕中自然會想到牛郎織女的傳說。“人間”四句承上,引申發揮之。此言人世間的男女愛情也是如夢易醒,似風易散,算起來到是天上神仙度年如日,一瞬而過。所以牛郎織女雖是一年一度鵲橋會,但是這鵲橋相會也會很快地來到的。縱然他們的相逢,似乎有“相見不相識”的滋味,但話說回來,能夠有這一年一度鵲橋會的準確時間,總勝得過那巫山神女來去無蹤,毫無準訊的好。“巫陽無準”,也喻詞人自己與愛人的生離死別,見面無期。
愛情古詩賞析篇3:六幺令·綠陰春盡
朝代:宋代
作者:晏幾道
原文:
綠陰春盡,飛絮繞香閣。晚來翠眉宮樣,巧把遠山學。一寸狂心未說,已向橫波覺。畫簾遮匝,新翻曲妙,暗許閑人帶偷掐。
前度書多隱語,意淺愁難答。昨夜詩有回文,韻險還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記取來時霎。不消紅蠟,閑云歸后,月在庭花舊欄角。
賞析
此詞極為細膩婉曲地寫一位歌女和情人的約會,通過這樣一個角度,展現女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寄寓了詞人對于這位歌女向往真正的愛情而不可得的深切同情。
起首兩句,點出季節時令和住所,又以柳絮飛舞環繞的比喻把歌女因有約會而產生的興奮、緊張的心情作了一番引人聯想的比擬。“晚來”兩句寫她描眉梳妝,學著宮中的遠山眉樣,精心描畫。《趙飛燕外傳》載,趙飛燕妹合德,為薄眉,號遠山黛。這是“女為悅己者容”,翠眉是畫給她的情人看的。寫眼睛的兩句更為生動。此時她化妝已畢,步出宴會廳前,“一寸狂心未說,已向橫波覺”。“狂心”,是難以抑制的熱切之心。“已向橫波覺”,“向”字、“覺”字,其中隱隱有一個人在,就是當晚她所要密約的人。這人已在席間,她一瞥見,就向他眼波傳情,而被這個人察覺了,彼此心照不宣。
“ 畫簾”三句謂歌女處于“畫簾密帀”的環境中,沒有追求個人愛情、幸福的自由,只能把感情寄托在新翻的曲子里,希望有人把自己的曲子傳出去。下片言歌女所愛的人來信寫得很含蓄,而自己寫得很淺露,難以給她回信;昨夜想寫幾句給他,又心灰意冷,思想上很矛盾,只好作罷,既不要寫信,也無須寫詩,讓彼此都記取過去那短暫的相聚情景:那是一個幽靜的美好夜晚,庭院中開滿鮮花,人們散去之后,月亮還掛在庭院的舊闌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