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祖國山河的詩句古詩
河水縈帶,群山糾紛。——李華《吊古戰場文》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毛滂《燭影搖紅·送會宗》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周德清《塞鴻秋·潯陽即景》
西湖到日,重見梅鈿皺。——吳文英《瑞龍吟·送梅津》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儲光羲《江南曲四首》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杜甫《登樓》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王令《暑旱苦熱》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盧思道《從軍行》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李白《妾薄命》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歐陽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柳宗元《漁翁》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劉徹《秋風辭》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徐凝《廬山瀑布》
祖國壯麗山河的詩句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杜甫《登岳陽樓》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葉紹翁《夜書所見》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李白《長相思·其一》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曾幾《三衢道中》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辛棄疾《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清平調·其一》
城隅南對望陵臺,漳水東流不復回。——岑參《登古鄴城》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杜甫《客至》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贊美祖國山河的詩句古詩精選篇2
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河水縈帶,群山糾紛。——李華《吊古戰場文》
湘江千歲未為陵,水底魚龍應識字。——鮑溶《襄陽懷古》
二分塵土,一分流水。——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王維《終南山》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樓頭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氣中。——陳與義《登岳陽樓》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王維《畫》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x入云,清流見底。——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陳德武《水龍吟·西湖懷古》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巴子城頭青草暮。巴山重疊相逢處。——張先《漁家傲·和程公辟贈》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梅堯臣《魯山山行》
雪嶺金河獨向東,吳山楚澤意無窮。——清江《送婆羅門》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登快閣》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洞庭春溜滿,平湖錦帆張。——陰鏗《渡青草湖》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蘇軾《后赤壁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