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是紹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陸游退居家鄉(xiāng)山陰時所作。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全詩的賞析,供大家參考!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作者: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譯文
天空黑暗,大風卷著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嘩嘩大雨像巨浪翻滾之聲。
溪柴燒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氈都很暖和,我和貓兒都不愿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注釋
?、畔瘢喝粢龅男∈窕?。
?、菩U氈:中國西南和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出產(chǎn)的毛氈,宋時已有生產(chǎn)。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蠻氈出西南諸番,以大理者為最,蠻人晝披夜臥,無貴賤,人有一番。”
?、秦偱褐干钪斜蝗藗凂Z化而來的貓的昵稱。
?、冉┡P:直挺挺地躺著。這里形容自己窮居孤村,無所作為。僵,僵硬。
?、晒麓澹汗录呕臎龅拇迩f。
⑹不自哀:不為自己哀傷。
?、怂迹合胫?,想到。
?、淌?shù)輪臺:在新疆一帶防守,這里指戍守邊疆。戍,守衛(wèi)。輪臺:在今新疆境內(nèi),是古代邊防重地。此代指邊關(guān)。
?、鸵龟@(lán):夜深。
?、物L吹雨:風雨交加,和題目中“風雨大作”相呼應(yīng);當時南宋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風吹雨”也是時局寫照,故詩人直到深夜尚難成眠。
⑾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
⑿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區(qū)的河流。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鑒賞
這是年近七旬的 陸游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寒夜,支撐著衰老的身體,躺在冰涼的 被子里,寫下的一首熱血沸騰的 愛國主義詩篇。
詩的前兩句直接寫出了詩人自己的情思。“僵臥”道出了詩人的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一“僵”一“孤”,凄涼之極,為什么還“不自哀”呢?因為詩人的愛國熱忱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經(jīng)不把個人的身體健康和居住環(huán)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為國戍輪臺”,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概。但是,他何嘗不知道現(xiàn)實是殘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為轉(zhuǎn)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這兩句集中在一個“思”字上,表現(xiàn)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
后兩句是前兩句的深化,集中在一個“夢”字上,寫得形象感人。詩人因關(guān)心國事而形成戎馬征戰(zhàn)的夢幻,以夢的形式再現(xiàn)了“戍輪臺”的志向,“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xiàn)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御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但是詩人一點也“不自哀”,報國殺敵之心卻更強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因此,“鐵馬冰河”的夢境,使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