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現代詩《一年級小學生的誓言》和散文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小編這里為大家帶來冰心的現代詩和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一年級小學生的誓言》一九七六年的一月八日,
我們一早醒來,從廣播里
聽到周逝世的悲痛消息!
幼兒園的老師含著眼淚,
叫我們都畫一張畫
來表達我們悼念的心意。
我畫的是我自己——
我左臂纏著黑紗,
右手舉著白花,
比我的眼睛還大的眼淚,
一顆一顆的往下滴!
一九七七年的一月八日,
周逝世的第一周年。
(黨中央,
早就一舉粉碎了“__”。
我們大家是多么痛快、歡喜!)
這一天的早晨——
幼兒園的老師,把我們
帶到天安門,嚴肅興奮地
向敬愛的周獻花、敬禮。
我們回到了游戲室,覺得
我們還是沒表完的心意!
我就讓小東、小紅、還有小爽,
把大大小小的積木湊在一起,
精心設計、精心施工,
給我們最敬愛的周
蓋起了一座很大、很美的紀念館。
現在——
我們都已是一年級的小學生,
我們決心遵從毛主席的教導,
堅持鍛煉身體,
更要好好學習,
老師交給的工作,保證做到
認真、積極。
到了一九七八年的一月八日,
不,在以后每年的一月八日,
我們都要恭恭敬敬地向
我們敬愛的周恩來,
匯報我們天天向上的成績!
《往 事(二)》
十
只是這般昏昏的匆匆的一別,既不纏綿,又不悲壯;然而前天我追寫的時候,我的眼淚流的比筆尖移動得還快!亭中寂寂,濃密的松枝外,好鳥時鳴,嫣紅姹紫開遍;而我除了膝上的紙筆,和一方濕透的紗巾外,看不見別的!
我寫時不須思索,沒有著力,而回憶如大河泛決,奔越四流。我恨不能百管齊下,同時描述了每一段時間,每一個人,每一端思念!
我寫時因嗚咽而中斷了好幾次,歸結只寫了顧一失百的那一篇,而那一篇中的每一小段都是無盡,每一小段都能演繹到千萬言!
文藝既憑借著主觀的欣賞,我寫時如雨的眼淚,未必能普遍的感動了世間一切有情。但因著字字真切的本地風光,在那篇中提名的人,決不能不起一番真切的回憶,而終于墜淚,第一個人就是我的母親!
我遠道寄回這幾篇去,我不能伴她同讀,引動她的傷感后,不能有即時笑語的慰藉,我誠何心?
然而不須感傷,我至愛的母親!我靈魂是軀殼的主宰,別離之前,雖不知離愁深刻到如斯,而未嘗不知別離之苦。我要推卻別離,沒有別離敢來挽我。為著人生,我曾自愿不住的揮著別淚,作此“弱游”!
別的都不說,只這昏昏的匆匆的一別,先在世上絕對的承認了一個“我”的存在,為幸已多!
鄉愁每深一分,“我”的存在就證實了一分,——何以故?
因我確有個感受痛苦的心靈與軀殼故!
既承認了“我”,就不能不承認宇宙中無量數的“他”,更不能不承認了包羅一切的“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一切。
我既絕對承認了生命,我便愿低頭去領略。我便愿遍嘗了人生中之各趣,人生中之各趣我便愿遍嘗!——我甘心樂意以別的淚與病的血為贄,推開了生命的宮門。
我曾說:
“別離碎我為微塵,和愛和愁,病又把我團捏起來,還敷上一層智慧。等到病叉手退立,仔細端詳,放心走去之后,我已另是一個人!
“她已漸遠漸杳,我雖沒有留她的意想,望著她的背影,卻也覺得有些凄戀。我起來試走,我的軀體輕健;我舉目四望,我的眼光清澈。遍天涯長著萋萋的芳草,我要從此走上遠大的生命的道途!感謝病與別離。二十余年來,我第一次認識了生命。”
所以,不須傷感,我至愛的母親!憑著血與淚,我已推開了生命神秘的宮門。因著巨大的代價,我從此要領受人生,享樂人生。
不須傷感,我至愛的母親!悲哀只是一霎時,我的青春活潑的心,決不作悲哀的留滯。日來漸慣了單寒羈旅,離愁已淺,病緣已斷;只往事忽忽追憶,難得當日哀樂縱橫,貽我以抒寫時的灑落與回味!
不須傷感,我至愛的母親!往事的追寫,決不會摧耗了我的精神,有把筆的可能,總未到悲哀的極致。母親寄我的信中曾有:
“除夕我因你不在,十分難過,就想寫信,提起筆來,心中一陣難受,又放下了筆,不能再寫……”可知到了悲極,決無能力把筆!我只灑灑落落寫來,寫完心釋。投筆之后,就讓它從此成為“往事”,不予以多一刻的留連!
往事愿都撇在一邊!——現在我收了紙筆,要在斜陽中下了山亭。春光真明媚!芊芊無際的山坡上,開了萬樹不知名的黃的,白的,紅的,紫的花,內中我只認得櫻花已開,丁香已含苞,楊柳的嫩黃,與松枝的深綠,襯以知更雀的紅胸,真是異樣的鮮明!此行循著紫羅蘭路,也許采些野花歸去。
愿上帝祝福母親!
愿上帝祝福母親!
一九二四年五月十九日,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