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現代詩《向往》和散文
冰心把自己的生活體驗,凝聚成富有哲理的詩行,抒寫的內容是寬泛的、跳躍的、多元的,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冰心的現代文和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向 往》
——為德詩人歌德逝世①九十周年紀念作
萬有都蘊藏著上帝,
萬有都表現著上帝;
你的濃紅的信仰之華,
可能容她采擷么?
嚴肅!
溫柔!
自然海中的遨游,
詩人的生活,
不應當這樣么?
在“真理”和“自然”里,
挽著“藝術”的嬰兒,
活潑自由的走光明的道路。
聽——聽
天使的進行歌聲起了!
先驅者!
可能慢些走?
時代之欄的內外,
都是“自然”的寵兒呵!
在母親的愛里,
互相祝福罷!
一九二二年二月四日。
《賣 花 聲》
仰望井岡山,
流水潺潺,
巨人揮手白云端。
燕雀低飛天欲雨,
莫下征鞍。
百戰興猶酣,
怕甚困難!
熊羆虎豹等閑看。
喚起全球無產者,
共越雄關。
《我家的對聯》
我對人家墻壁上掛的字畫都有興趣,尤其是對聯,這興趣是從小就養成的。我在一九七九年寫的那篇《我的童年》里曾經提到,我的第一本課文就是一副對聯: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但從這一副對聯里還看不出屋主人的身世和襟懷,愛好和性格。在我十一歲那年回到老家福州去,看見在后廳墻上我的曾祖父畫像的兩旁,有我的祖父寫的一副對聯:
難道五絲能續命
每逢佳節倍思親
原來我的曾祖父是在農歷五月五日端陽節那天逝世的。我國習俗在端陽節那天都給小孩子的手腕上纏上五色絲線,叫做續命絲,祝他長命百歲。所以每到端陽節我的祖父看到孩子們手腕上的五色絲,就會想到他的父親,而對“五絲”能否“續命”,起了悲哀的疑問。
此后,我就注意我們老家的廳堂客室里的每一副對聯,其中有許多是我的祖父自己寫的,如:
知足知不足
有為有弗為
這是一對自勉的句子,就充分地描繪出我的祖父的恬淡而清高的性格。
再大一點,在北京剪子巷父親的客室里,看到一副前清御史江春霖老先生送給父親的對聯:
庠舍爭歸胡教授
樓船猶見漢
在上聯旁邊還有小字,說他“自京南下,阻雪難行”,在芝罘會見了我的父親,很喜歡他的“裘帶歌壺,翩翩儒將”的風度,就寫這一聯相贈。父親對我解釋這對聯的時候,也說他和江春霖只是初交,當時江春霖因為彈劾了慶親王而被罷官,他也很佩服江春霖不畏權貴的風骨,因此才把這位“交淺言深”的朋友的贈品,張掛起來的。
三十年代初期,父親的客室里又添上一副薩鎮冰老先生送的對聯:
窮達盡力身外事
升沉不改故人情
說的是他們兩位老人家幾十年金堅玉潔的友情。四十年代初父親逝世時,我不在北京,這些可貴的遺物,都不知哪里去了!
長大以后,到了美國和歐洲,在外國朋友家里當然看不見對聯,有的只是畫框和祖先的相片。在日本,舊式的屋子,周圍幾乎都是紙門,只有“床之間”那一扇墻上可掛字畫,但也不是對聯,而是一幅很雅淡的字或畫,再供上一瓶一枝花朵,倒也雅潔可喜。日本的亭園,和中國的相似,有山有水,也許還更古雅一些,但是楹上柱上都沒有對聯。歐美的林園更不必說了!
我這一輩子,在師友家里或在國內的風景區,到處都可看到很好的對聯。文好,字也好,看了是個享受。我以為我們中國人應該把我們特有的美好傳統繼續下去,讓我們的孩子們從小起耳濡目染,給他們一個優美的藝術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