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的《一個春日的下午》散文和現代詩
走進席慕蓉的花花世界,其意象的建構有大半是建筑在顏色的使用上,呈現給讀者的文章,不再只是死板平面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立體畫面。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席慕蓉的散文和現代詩,希望大家喜歡。
《一個春日的下午》
——原來,悲愁的來源并不是因為幸福的易逝,而是因為,在幸福臨近的時候沒能察覺
一、
人生也許就只是一種不斷的反復。
在前一剎那,心中還充滿了一種混亂與狂熱,必須要痛哭一場才能宣泄出的那種悲傷與失望,于是,就在疾馳的車中,在暮色四合的高速公路上,我一個人在方向盤后淚落如雨。
那是怎樣熾烈的心,怎樣滾燙的淚啊!
席慕蓉的散文和現代詩
然后,那種感覺就開始出現了,在還流著淚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已經細細致致地開始出現了。就好像在洶涌如注的瀑布之前,我們起先并不能聽見其他的聲音,除了隆隆的瀑聲之外,我們起先什么也不能察覺。但是,站定了,聽慣了之后,就會發現,有很多細微的聲音其實是一直存在著的,只要我們定下心來,就可以聽得見。
而我開始聽見了,那是我的另一顆心,永遠站在旁邊,每次都用那種悲憫的微笑注視著我的那一顆心,開始出現,開始輕言慢語地來安慰我了。
是啊!世間有多少無可奈何的安排,有多少令人心碎的遇合啊!哭吧!流淚總是好的??墒?,也別忘了,別忘了來細細端詳你的悲傷和失望,你會從這里面看到,上蒼賞賜給你的,原來是怎樣清澈與美麗的一種命運。
于是,在細細地品嘗著我的得和我的失的同時,我就開始微笑了,眼里卻仍含著剛才的淚水。
車子離開高速公路,彎到那一個在路旁種滿了新茶的小鎮上,我在花店前停下車,為我自己選了一棵白色的風信子。不為什么,只為那潔白的小花瓣上停著好多細細的晶瑩的水珠,只為紀念那樣一個春日的下午,那樣一場非常短暫卻總是不斷反復著的迷與悟。
二、
很小的時候,在南京住過兩年。有一次,有人給了我一塊石頭,圓圓潤潤的一小顆,乳黃色里帶有一種透明的光澤,很漂亮。那年大概是五歲的我,非常喜歡它,走出走進都帶著,把它叫做是"我的寶石"。
有天傍晚,我一個人站在院子里,天色已經很暗了,我忽然起了一個念頭,想把這顆石頭拋出去,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回來。
于是,我就把石頭往我身后反拋出去了,石頭就落在我身后的草叢里。奇怪的是,在拋出的那一刻我就已經開始后悔了,心里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很愚笨的事,我一定找不回我的石頭了。
我果然再也沒能找回那顆小石頭。草并不長,草坪也不算太大,可是,正如我所預知的那樣,盡管我仔細翻尋了每一叢草根,搜遍了每一個它可能會在的角落,我始終沒能再找回我的寶石。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自然能記得院子里那一種昏黃的暮色和那個孤獨的小女孩在草叢里搜尋時的慌亂與悔恨的心情。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也走過不少地方,經歷了不少事情,看過不少石頭,家里也搜集了不少美麗的或者奇怪的礦石,但是,沒有一顆可以替代、可以讓我忘記我在五歲時丟失的那一顆。
我總會不時地想起它來,在我心里,它的圓潤和美麗實在是無法替代的了。尤其是因為過錯是由我自己造成的,是我親手把它拋棄的,所以,那樣的憾恨總是無法彌補。也因此,那一顆小小的原本并不足為奇的石頭,竟然真的變成了我心里的一顆寶石了。
當然,有的時候,我也知道這一種執迷本身實在是很幼雅和很可笑的。不是嗎?想一想,當年的我若是能在那個傍晚找回那顆石頭,在小小的五歲孩童的手中又能保留多久呢?還不是也會和那些早已被我毀壞被我丟棄的童年時的玩具一樣,徹徹底底地從我的記憶里消失,一絲痕跡也不會留下來嗎?事實不是就應該只是如此而已嗎?
可是,就是因為那天的我始終沒能把它找回來,它因此反而始終不會消失,始終停留在我的心里,變成了我心中最深處的一種模糊的憾恨,而它的形象也因為這一種憾恨的襯托反而變得更為清晰與美麗了。
因此,得與失之間,實在是不能只從表面來衡量來判斷的了,不是嗎?
《散戲》
讓我們 再回到那
最起初最起初的寂寞吧
讓我們 用長長的
并且極為平凡的一生
來做一個證明
讓所有好奇好熱鬧的人群
都覺得無聊和無趣
讓一直煩擾著我們的
等著看精彩結局的觀眾
都紛紛退票 頹然散去
這樣 才能回復到
最起初最起初的寂寞吧
到那個時候 舞臺上
將只剩下一座空山
山空無一人 只有
好風好日 鳥喧花靜
到那個時候
白發的流浪者啊 請你
請你佇足靜聽
在風里云里 遠遠地
互相傳呼著的
是我們不再困惑的
年輕而熱烈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