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情感經典詩詞《節婦吟》
《節婦吟》
張籍
君知妾有夫, 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 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 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 恨不相逢未嫁時。
【注釋】
紅羅襦:接受愛情的表示
良人:良人指丈夫。明光本位漢代宮殿名,這里指宮殿。詞句言其丈夫地位高貴。
全詩跌宕起伏,節婦之節,躍然紙上。尤其是最后一句,繾綣細膩,令人把玩嗟嘆不已。
【解析】
全文意思為:你明知我有丈夫,而送我兩粒珍珠。我感謝你的好意,而系在我紅裙上,可是我家的高樓連著內苑,我的丈夫在明光宮作侍衛,我知道你的心思是光明正大,不過我和丈夫是誓同生死。我決定還你兩粒珍珠,可是我眼淚流了下來,為什么在未嫁之前,沒有遇著你呢?
它描寫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經過思想斗爭后終于拒絕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婦道。就是根據張籍的那首詩編出來的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翻譯過來是 你明知我已經有了丈夫,還偏要送給我一對明珠。(暗含譴責之意)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纏綿,把明珠系在我紅羅短衫。 我家的高樓就連著皇家的花園,我丈夫拿著長戟在皇宮里值班。 雖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無遮掩,我侍奉丈夫發誓要生死共患難。 歸還你的雙明珠我兩眼淚漣漣,只恨沒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此詩下注云:“寄東平李司空師道”.李師道是當時藩鎮之一的平盧淄青節度使,又冠以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其勢炙手可熱。中唐以還,藩鎮割據,用各種手段,勾結、拉攏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們,韓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轉地加以勸阻。張籍是韓門大弟子,他的主張統一、反對藩鎮分裂的立場一如其師。這首詩便是一首為拒絕李師道的勾引而寫的名作。通篇運用比興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單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發男女情事之詩,骨子里卻是一首政治詩,題為《節婦吟》,即用以明志。
此詩似從漢樂府《陌上桑》、《羽林郎》脫胎而來,但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說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婦,還要對我用情,此君非守禮法之士甚明,語氣中帶微辭,含有譴責之意。這里的“君”,喻指藩鎮李師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來,直接指出師道的別有用心。
接下去詩句一轉,說道:我雖知君不守禮法,然而又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親自把君所贈之明珠系在紅羅襦上。表面看,是感師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層看,話中有文章。
繼而又一轉,說自己家的富貴氣象,良人是執戟明光殿的衛士,身屬中央。古典詩詞,傳統的以夫婦比喻君臣,這兩句意謂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緊接兩句作波瀾開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爭激烈:前一句感謝對方,安慰對方;后一句斬釘截鐵地申明己志,“我與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語作結,一邊流淚,一邊還珠,言詞委婉,而意志堅決。 此詩富有民歌風味,它的一些描寫,在心理刻畫中顯示,寫得如此細膩,熨貼,入情入理,短幅中有無限曲折,真所謂“一波三折”.
“你雖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絕。”這就是張籍所要表達的,可是它表達得這樣委婉,李師道讀了,也就無可奈何了。
以上就是文學網帶給大家不一樣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文學網,我們將會為你奉上最全最新鮮的內容哦! ,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