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夏天的古詩詞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夏天的古詩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夏天的古詩詞20篇
1.納涼宋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2夏夜追涼宋
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
3.夏日南亭懷辛大唐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4.夏意宋
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5.幽居初夏南宋
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樹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己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6.池上早夏
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7.客中初夏
司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8.初夏戲題
徐夤
長養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
青蟲也學莊周夢,化作南園蛺蝶飛。
9.初夏
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10.初夏游張園
戴敏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11.閑居初夏午睡起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12.初夏淮安道中
薩都剌
魚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
滿樹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過準時。
13.早夏
錢起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憂正是魔。
花萼敗春多寂寞,葉陰迎夏已清和。
鸝黃好鳥搖深樹,細白佳人著紫羅。
軍旅閱詩裁不得,可憐風景遣如何。
14.初夏且幽莊
盧照鄰
伺有高蹤客,耿介坐幽莊。
卞哩人事少,風煙鳥路長。
瀑水含秋氣,垂藤引夏涼。
苗深全覆隴,荷上半徑塘。
釣諸青鬼沒,才田白鴛翔。
知君振奇藻,還嗣海隅芳。
15.初夏
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
陰陽深淺葉,曉夕重輕煙。
哢鶯猶響殿,橫絲正網天。
佩高蘭影接,綬細草紋連。
碧鱗驚棹側,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陽處,始復有山泉。
16.訴衷情初夏偶成
段克己
東風簾幕雨絲絲,梅子半黃時。
玉簪微醒醉夢,開卻兩三枝。
初睡起,曉鶯啼。倦彈棋。
芭蕉新綻,徙湖山,彩筆題詩。
17.盛夏夏日山中
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18.夏夜嘆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19.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0.夏花明
韋應物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
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夏天基本簡介
夏季,又名“昊天”,指每年5月5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45°時開始,到立秋結束;西方人則普遍稱夏至至秋分為夏季。6月21或22日為夏至日。那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以北地區,太陽整日不落,出現極晝現象。
我國習慣把立夏作為春季的結束,夏季的開始。
夏天氣候特點
北半球的夏季氣溫高是最顯著的氣候特征,因地域、干濕環境的不同,會產生炎熱干燥或者濕熱多雨的氣候。在中國,沿岸地方在5月份因為內陸受熱,西南地區形成低氣壓引起西南季風,西南季風在約5月到達中國沿海等地,此時東北季風會受到西南季風的阻擋,夏天很少被影響到。直到8月末到9月中旬,才會受到其影響。中國以第一批西南季風到達為標志,進入夏季。
5月夏天的北方天氣依舊十分冷,北方的冷空氣與南方的西南季風相遇,在南海地區形成低壓槽,也就是廣州一帶雨季的開始,到7月份時,副熱帶高氣壓隨著時間而推移而到達中國長江流域附近,長江流域一帶出現梅雨天氣。
夏季是許多農作物旺盛生長的最好季節,充足的光照和適宜的溫度給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條件。大多地區會受到低氣壓影響,氣候相對穩定。但是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會形成臺風,容易對周圍地區造成破壞影響。
夏天相關節氣
立夏,太陽位于黃經45度,5月5-7日交節;
小滿,太陽位于黃經60度,5月20-22日交節;
芒種,太陽位于黃經75度,6月5-7日交節;
夏至,太陽位于黃經90度,6月21-22日交節;
小暑,太陽位于黃經105度,7月6-8日交節;
大暑,太陽位于黃經120度,7月22-24日交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