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雪的著名古詩詞整理
關于雪的古詩
1、《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開來的萬里船。
2、《山中雪后》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譯文】清晨起,打開門看到的是滿山的皚皚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淡薄,連日光都變得寒冷。房檐的積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這樣清高堅韌的性格,是多么不尋常啊!
3、《十二月十五夜》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譯文】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更鼓聲,忙碌的人們陸續入睡,市井的吵鬧聲慢慢平息下來。吹燈入睡發現房間更加明亮,原來是月光與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間顯得更加明亮。
4、《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譯文】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天快黑了大雪將至,能否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
5、《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墻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與雪有關的古詩詞
1、《清平樂·雪》宋·孫道絢
悠悠飏飏,做盡輕模樣。半夜蕭蕭窗外響,多在梅邊竹上。
朱樓向曉簾開,六花片片飛來。無奈熏爐煙霧,騰騰扶上金釵。
2、《洛陽春·雪》清·納蘭性德
密灑征鞍無數。冥迷遠樹。亂山重疊杳難分,似五里、蒙蒙霧。
惆悵瑣窗深處。濕花輕絮。當時悠飏得人憐,也都是、濃香助。
3、《東風第一枝·詠春雪》宋·史達祖
巧沁蘭心,偷黏草甲,東風欲障新暖。謾凝碧瓦難留,信知暮寒輕淺。行天入鏡,做弄出、輕松纖軟。料故園、不卷重簾,誤了乍來雙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紅欲斷、杏開素面。舊游憶著山陰,厚盟遂妨上苑。寒爐重暖,便放慢春衫針線。恐鳳靴,挑菜歸來,萬一灞橋相見。
4、《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見雪》宋·毛滂
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
落花飛絮蒙蒙,長憶著、灞橋別后。
濃香斗帳自永漏。任滿地、月深云厚。
夜寒不近流蘇,只憐他、后庭梅瘦。
5、《清平樂·畫堂晨起》唐·李白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卷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
古詩詞中描寫雪的詩句
1.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祖詠《望薊門》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4.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5.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
6.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納蘭性德《長相思》
7.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8.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杜甫《臘日》
9.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10.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
11.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12.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周樸《春日秦國懷古》
13.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黃景仁《別老母》
14.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青松》
15.一聲畫角譙門,豐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白樸《天凈沙·冬》
16.彤云慘慘如天怒,寒龍振鬣飛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1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18.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周樸《春日秦國懷古》
19.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宋·楊萬里《觀雪》
描寫雪的古詩
一、《落梅風·詠雪》
元代:張鳴善
漫天墜,撲地飛,白占許多田地。凍殺吳民都是你!難道是國家祥瑞?
二、《苦雪四首·其三》
唐代:高適
濛濛灑平陸,淅瀝至幽居。
且喜潤群物,焉能悲斗儲。
故交久不見,鳥雀投吾廬。
三、《柳梢青·與龜翁登研意觀雪懷癸卯歲臘朝斷橋并馬之游》
宋代:吳文英
斷夢游輪。孤山路杳,越樹陰新。流水凝酥,征衫沾淚,都是離痕。
玉屏風冷愁人。醉爛漫、梅花翠云。傍夜船回,惜春門掩,一鏡香塵。
四、《卜算子·雪江晴月》
清代:董以寧
明月淡飛瓊,陰云薄中酒。收盡盈盈舞絮飄,點點輕鷗咒。
晴浦晚風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煙垂岫。
五、《蟾宮曲·雪》
元代:薛昂夫
天仙碧玉瓊瑤,點點揚花,片片鵝毛。
訪戴歸來,尋梅懶去,獨釣無聊。
一個飲羊羔紅爐暖閣,一個凍騎驢野店溪橋,你自評跋,那個清高,那個粗豪?
六、《薛寶釵·雪竹》
清代:環山樵
大雪北風催,家家貧白屋。
玉樹猶難伸,壓倒千竿竹。
高節志凌云,不敢當滕六。
君子本虛心,甘自低頭伏。
無復綠猗猗,何如在淇澳?
寒林盡白封,奚第瑯玕獨。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縮?
讀書小窗前,不見青矗矗。
搦管坐空齋,不聽聲謖謖。
緬懷文典可,佳畫添幾幅。
更思僵臥人,豈只食無肉。
七、《滿江紅·和范先之雪》
宋代:辛棄疾
天上飛瓊,畢竟向、人間情薄。還又跨、玉龍歸去,萬花搖落。云破林梢添遠岫,月臨屋角分層閣。記少年、駿馬走韓盧,掀東郭。
吟凍雁,嘲饑鵲。人已老,歡猶昨。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最愛霏霏迷遠近,卻收擾擾還寥廓。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
八、《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唐代:杜荀鶴
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
嶺梅謝后重妝蕊,巖水鋪來卻結冰。
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好將膏雨同功力,松徑莓苔又一層。
九、《學劉公干體五首·其三》
南北朝:鮑照
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
集君瑤臺上,飛舞兩楹前。
茲晨自為美,當避艷陽天。
艷陽桃李節,皎潔不成妍。
十、《太常引·姑蘇臺賞雪》
元代:張可久
斷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詩。
何處覓西施?垂楊柳蕭蕭鬢絲。
銀匙藻井,粉香梅圃,萬瓦玉參差。
一曲樂天詞,富貴似吳王在時。
十一、《水仙子·西湖探梅》
元代:楊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壺,竟往西湖探老逋,騎驢踏雪溪橋路。笑王維作畫圖,揀梅花多處提壺。對酒看花笑,無錢當劍沽,醉倒在西湖!
十二、《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元代:張可久
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桿。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興亡遺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
十三、《東風第一枝·詠春雪》
宋代:史達祖
巧沁蘭心,偷黏草甲,東風欲障新暖。謾凝碧瓦難留,信知暮寒輕淺。行天入鏡,做弄出、輕松纖軟。料故園、不卷重簾,誤了乍來雙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紅欲斷、杏開素面。舊游憶著山陰,厚盟遂妨上苑。寒爐重暖,便放慢春衫針線。恐鳳靴,挑菜歸來,萬一灞橋相見。
十四、《點絳唇·黃花城早望?》
清代:納蘭性德
五夜光寒,照來積雪平于棧。西風何限,自起披衣看。
對此茫茫,不覺成長嘆。何時旦,曉星欲散,飛起平沙雁。
十五、《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宋代:蘇軾
門外山光馬亦驚,階前屐齒我先行。
風花誤入長春苑,云月長臨不夜城。
未許牛羊傷至潔,且看鴉鵲弄新晴。
更須攜被留僧榻,待聽催檐瀉竹聲。
十六、《雪夜小飲贈夢得》
唐代:白居易
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
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
久將時背成遺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應有以,曾看東海變桑田。
十七、《苑中遇雪應制》
唐代:宋之問
紫禁仙輿詰旦來,青旂遙倚望春臺。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十八、《菩薩蠻·梅雪》
宋代:周邦彥
銀河宛轉三千曲。浴鳧飛鷺澄波綠。何處是歸舟。夕陽江上樓。
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深院卷簾看。應憐江上寒。
十九、《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后雪二絕句》
宋代: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愛東山晴后雪,卻愁宜看不宜登。
二十、《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唐代:李白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空負頭上巾,吾于爾何有。
二十一、《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
宋代:歐陽修
玉壺冰瑩獸爐灰。人起繡簾開。春叢一夜,六花開盡,不待剪刀催。
洛陽城闕中天起,高下遍樓臺。絮亂風輕,拂鞍沾袖,歸路似章街。
二十二、《除夜雪》
宋代: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二十三、《詠雪》
南北朝:吳均
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二十四、《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代:王旭
兩種風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含有雪字古詩詞名句
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酒》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杜甫《野望》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杜甫《閣夜》其余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雜霞雪。
——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王維《老將行》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沉沉飛雪白。——李頎《聽董大彈胡笳弄兼寄語房給事》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李頎《古從軍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白居易《長恨歌》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祖詠《望薊門》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三》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盧綸《送李端》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