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有關的經典散文
故鄉有關的經典散文篇1:故鄉
如今,離開故鄉已經十六年了。為了生計,從懵懂無知的青少年跌跌撞撞的走到不惑之年,家族中一門喜事邀請我讓我有幸回到家鄉。
家鄉的變化讓人耳目一新。
一排排樓房替代了記憶中的灰色平房,格局沒有變,在農家的小路邊響起了城市的流行音樂,快速運行的現代化商業觸角發展到村莊馬路上,延伸到各家各戶的衛生間、廚房、臥室、大廳等角落。記憶中的破舊自行車、牛車、板車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摩托車、汽車、農用機械車。莊稼地還是那片莊稼地,找不到爹的身影,看到的是機械化農業操作。一不小心,身邊會突然呼嘯而過一輛從城市穿越過來的大卡車,鳴著長笛,絕不留灰塵疾馳而遠。
記憶中的鄉親而今已經年邁了,有的老態龍鐘,有的已經長臥黃土了。年輕的小伙子穿著時髦的流行服飾,在他們身上看到了高樓林立的城市里無法尋覓的前衛。我有些困惑產生了一個猜想:是不是他們領導了城市的流行色?
家鄉的人們富裕了,過上了父輩們夢寐以求的好日子,我不禁沾沾自喜。
偶遇一個兒時的伙伴或熟稔的,我邁著輕快的步子雙手遞上一根高檔香煙搭訕起來。我們的話題少不了問寒問暖,談著談著,話題無意間牽涉到金錢上來。誰家的兒子成為企業家,誰家的女兒有出息,東家最近新買了一部車,西家女兒出嫁嫁妝是某年幾代人的收入總和。談起誰家的孩子沒出息時候,臉上掛著不屑一顧的歧視。我盡量避開與錢有關的話題,總想將話題牽扯到記憶中的故鄉,聊天的內容總是在不經意間談起了與錢有關的話閘。
故鄉啊!故鄉!你在我魂牽夢繞的思念中已經愈來愈遠,我想剝開記憶深深的走進你,如今發現,我的故鄉溶進了我的思念里再也走不出來。故鄉已經不復存在了,如今的舊址已經成為別人的故鄉,我成了家鄉的過客,如同我在城市里漂泊的流浪漢。
我的故鄉在1975年。翻起發黃的相片,我的故鄉在相片里。
故鄉有關的經典散文篇2:故鄉
故鄉,總是給人無與倫比的親切,那種感情是深入骨髓的。遠了,思念,近了,懷念。
我的故鄉是赤峰市一個偏遠的小農村,他有一個奇怪的名字——老虎溝,不過我更喜歡稱她為現代社會的世外桃源。據說老家這一帶,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一個原始森林地帶,有很多的動物在這里出沒,他們和我的祖先們和平共處。小時候調皮,奶奶總嚇唬我說不聽話就讓狼給抓走。在模糊的記憶里,我看過狼,一只鮮血淋漓的狼。至于老家為什么叫老虎溝,我想可能是因為在深山處有個洞,村里人都說那是老虎的家,所以來的此名吧。
小時候,最愛的地方就是家前面的一個防空洞。和小朋友在里面躲貓貓,過家家。家前面有一條小河,春天,河水融化,小伙伴在里面打水仗,洗腳丫。夏天,綠草悠悠,小伙伴相約捉蟈蟈,撈小魚。秋天,果實燦燦,小伙伴一起去地里撿谷穗,摘果子。冬天,白雪皚皚,小伙伴打雪仗,滑冰溜。小時候總是純真歡樂的,沒有任何煩惱。故鄉給了我一個歡樂完美的童年。在故鄉的陪伴下,我長大、離開。我親身經歷著故鄉的變化發展,也親自經歷著故鄉的老去。
2007年,我外出求學,自此很少回家鄉,對于那種鄉愁,總是寄托在夢里,寄托在別人的描述里。近鄉情怯,每次回去都會發現那潛移默化的變化,那種感覺熟悉又陌生,故鄉失去了往日的風采,我失去了兒時的記憶。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故鄉的年輕人都離開了,去尋找自己心中的理想之地。故鄉變成了一座老人村,留下的都是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一輩人,他們守著這方凈土,不愿離去,在他們的觀念里,這就是他們的根。他們成為了那個小村孤獨的守護者。2012年,我大學畢業,真正的離開家鄉,在異鄉安家落戶。每年回故鄉的時間少之又少,父母還是老思想,怎么都不肯離開那間小土屋。在異鄉的漂泊無奈,也讓我更懷念故鄉的寧靜安穩。閑暇時,我會想起故鄉的那間小屋、那片杏樹林、那座山、那條河、那些樸實的鄉親。他們給了我最大的感動與動力,讓我在成功時不驕傲,失敗時不氣餒。我的心從未離開過故鄉。
轉眼二十幾年過去了,我也從那個調皮愛哭鬧的娃娃變成了大姑娘,也將穿上嫁衣,嫁做他人婦,故鄉見證了我的成長,我見證了故鄉的老去,當我的孩子出生時,他可能不會有我那么幸運,有那么可愛的故鄉,那么可愛的游戲場,那么可愛的童年。我感謝故鄉給我的一切美好回憶,讓我在失落時不孤單。
故鄉啊故鄉,我雖已離開,但我從未遠去。
故鄉有關的經典散文篇3:故鄉
我摯愛的故鄉,很久就想寫些文字給你,可是苦思冥想總覺得文字太淡薄。也許過于熟悉以至于不知道用什么來描摹那融透骨子的愛。
我的故鄉喚作余家村,祖祖輩輩們都生活在大山深處的這個小村。聽爺爺講我們家祖先是在清朝雍正八年從廣東潮州遷徙而來。爺爺們四兄弟,他排名老大。到了父親這一輩,他們五兄弟,父親排名第四??傊乙膊幌矚g刨根問底地追問我的家族歷史,只記得有人說我我們家出來一個秀才。在這個偏遠的小村里住著幾十戶人家,他們都在干瘦的土地里摸爬滾打。這兒地勢險要,人們只能靠著微薄的莊稼勉強地生活。
我是個命運多舛的孩子。小時候早產不說,又加上病魔纏身好幾次在鬼門關徘徊。很多人說我是個鬼娃,無論父親母親怎么努力都只是徒勞。人們都勸父親放棄我,可是他“固執不聽”,最后在他百般努力下我終于戰勝了病魔。我也不知道那段日子是什么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我想也許是愛的力量吧。
最值得我驕傲的人就是奶奶。她是一位農村土醫生,她雖然沒有什么先進的醫學理念,但是奶奶卻用自己的土方救了好多好多人?,F在想來,她并不是什么菩薩指點,而是運用山上的中草藥來就診人們。“勤儉持家育后代,草藥神靈濟他人。良操美德金永在,亮節高風萬古存。”我?;叵雽懺谀棠虊炆系倪@段碑文,正好形象貼切地概括了奶奶的一生。我很崇敬自己的奶奶,因為父親有她一樣的善良和勤勞。
我的童年雖多難,但是很幸福。家鄉的人們淳樸卻有些愚笨,他們習慣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模式。父親是個讀書人,他不甘于這種靠天吃飯的生活。那時正是農村進城務工的高熱期,父親跟隨叔叔們東奔西跑。他們過著窮苦的打工生活,硬是一張嘴、一雙手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小時候最喜悅的就是收到父親的書信和禮物,我穿著新衣服到村里每家每戶炫耀時不提多高興。哥哥最疼我,因為他總是把自己糖留給我。而今長大了,可是我拿什么給我哥哥?
村里除了這些,我的童年還有很多陪伴我的人。
最讓我難忘的就是那背著背簍行走在每村每家的商人叔叔——譚仁志。他的背簍里裝著城里好吃的糖果,還有漂亮的衣服。他是我們的郵遞員,無論天晴還是風雨,他都會走進每家每戶送信。我小時候最喜歡他來,因為他帶給我玩具和糖果,還有父親寫在書信里的愛。
村里的夜生活一般都很枯燥,我最喜歡的就是夏秋交際的夜晚。還記得忙作時,村里的人們最能凸顯團結。白天他們一家一家地幫助別人掰玉米,晚上就坐在星月下掰玉米殼。我和孩子們攀爬在包谷堆里玩耍,有時被玉米蟲嚇得胡蹦亂跳。晚上困了就睡在媽媽懷里,聽著那首屬于我的天籟之音——《推磨謠》。
最喜歡的就是和小伙伴們坐在田埂上數星星。家鄉的夜晚總有一幕美景,那絢爛的星星和著蛙蛐的節拍眨著眼睛。我喜歡抬頭久久地癡想,癡想有一天我能看到山外的世界。那時和一群孩子坐在滿空星月下,暢談自己的長大后的夢想。有人說想開大大的卡車,有人說自己要掙錢蓋一個大大的房,而我只想留在這兒守著我的家鄉。
看過“故鄉有關的經典散文”的人還看:
1.對家鄉熱愛散文
2.關于故鄉的經典散文
3.描寫故鄉的散文
4.關于懷念故鄉的散文
5.最新描寫故鄉的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