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直接寫月的散文
名人直接寫月的散文篇1:我心中的那明月
明月正中、水迷輕塵、孤寂四濺,萬家燈火團圓時,奈何手指間的承接,抵擋不了:凄美、蒼涼、愁怨。。。。只得任由記憶一點一點流逝,回憶讓自己淚濕眼底!
——題記
“月里嫦娥月里家,彌望長飛覓天涯。 天涯海角長相憶,悲歡離合你我他!”
翻開日記不經意間看見了這首詩,一年前作詩的場景頓時浮現眼底,那感傷的記憶猶如淚的游絲,將我自下而上的纏結,伸出手想撥開這憂傷,奈何心情早已不能自己,只得任由涕淚橫流、致仰天長嘆!
“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不知人面何必去,桃花依舊迎春風”
沒有任何歡樂能夠掩飾住記憶的憂傷,沒有任何深巷能都遮蓋美酒的醇香,正如詩人在不知人面的情況下依然會心馳神往,他明明知道他的女神不會和去年一樣出現在眼前,可是就是放不下記憶的惦念,依舊一個人彳亍在桃林中,期待女神的出現,但最后只有不變的環境、只有物是人非,而他所期待的終究只是期待!月圓之夜萬家團圓,期待親人的相聚與團員,但念明月中秋,心無所依,那顆漂泊的心只有依靠于浮云四處游動,才不會顯得孤單、不會顯得愁怨,值此我心與詩人、與明月皆無所依!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蘇東坡由人及月,由月而人,他的心境,他的感慨,他的抑郁,他的期待,通篇一氣呵成,全在這首詞中表達出來,如今我更加的對月神往和憧憬,在憧憬之余不免有一些遺憾和悲傷,在這淡淡的月光下,即使舉杯、縱是對月、哪怕暢飲,也無法表達出我心中的期待,和期待之余的悲傷!
名人直接寫月的散文篇2:心中的明月
滿眼是鋼筋水泥筑成的世界,雙耳早已被嘈雜喧囂深深刺痛。連城市的夜空也隱去了蹤影,抬頭仰望卻滿是光怪陸離的斑斕霓虹,緊湊林立的高樓遮蔽住星月,一如死灰的牢籠。終究是不適,于是將心平靜作一池清澈的流水,映襯下高懸明月狡黠的倒影,借輕柔的月華夢回故鄉。
心中的明月,正是多年前外婆家院里靜謐的夜,是璀璨的夜空下群星閃爍,鑲嵌著的明月,有時月籠輕紗,略顯神秘,有時則滿如玉盤,明亮皎潔。如水般澄澈幽藍的月光散落樹蔭下,一地的碎玉,柔光在池塘里蕩漾,漣漪扯碎了多少回水面的銀輝。聞到了淡淡的稻香,是故鄉彌漫的氣息,聽月華隨清風拂過層層麥浪,發出“沙沙、沙沙”的聲響。
清幽的田間總有泛著綠光的飛螢,在古樸的老宅前晃動游戲,我便順著伙伴的呼引,去興奮的追逐撲趕,終于用手捂住一只,它卻又從指甲縫里靈活的飛走,那一刻的遺憾,于是鋪成一地月光,一同載入記憶里美好的童年。
心中的明月,便是平靜的的池塘、微風搖曳的麥浪、飛舞嬉戲的流螢、老宅冰冷的磚瓦石階,有遠方連綿不斷的山丘,在幽暗深邃中露出大地突兀起伏的脊梁。記憶消散不了的,是繁星點綴的天空上,銀月流光。
如今卻不在了,滄海桑田。青磚黛瓦的老宅拆成碎件,被鋼筋混凝土取代,一條寬廣的柏油公路碾壓下縱橫交錯的田埂,切斷圍繞故鄉的山脈,朝城市的方向筆直延伸過去,于是外面的世界被認知,于是昔日的鄉村仿城市的模樣飛快發展。歷史的變遷,終究留不下古樸。
明月依舊高懸,更顯清幽。是對過去的緬懷,是一塊墓碑,篆著故鄉的銘文。
名人直接寫月的散文篇3:故鄉的明月
久居喧鬧的城市里,唯有夜晚是寂靜的,也只有在深夜仿佛才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擺脫白天的匆忙,心終于駐足在眼前的世界里。長期居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之中,除了格柵一般的樓窗漏出的燈光和路燈游龍一樣的光亮,我仿佛忘卻了夜晚給予我的安逸的景觀。天空的遼闊與浩瀚只是心念中閃爍劃過的幻覺。這不免讓我想念平靜如水的故鄉,還有那輪皎潔的明月。
不見故鄉的明月已有二十多年,那青澀夢幻的故鄉時空給我在有意無意間帶來無以倫比的快意和溫馨。回味起來,那個貧實的年代,如同棉麻織就的粗衣,雖無華麗的表觀,卻有不盡的暖意。潺潺的河水帶著月亮的倒影,繞著村莊常年不息地流淌著。月光把鄉間小路批成暗白悠長的玉帶,玉帶上星星點點移動的灰褐色的身影便是熟識的鄉人。
幼年時,在鎮上的學校上晚課回來,沿著迂回的土路,月亮之上有彩云追月,夜空開闊得如碩大的鍋底,只是更加靈動和絢麗。明亮的是繞天而行的那輪圓月,閃爍的是精靈一般的星辰。無論冬夏還是春秋,天空就是如此的精美。如絲的月光將我流動的影子篩成或長或短模糊的影像,我的心思也在月波里蕩漾。在散著土味的路上,偶爾能碰上年輕的情侶,手拉著手姍姍而行,竊竊私語。或依偎在一起背對著我,妄想逃離我好奇的眼神。我禁不住暗想,原來戀愛可以如此令人神往,我得感謝月華讓我看見這心馳神往溫暖的畫面。
明月的影子,在翻越數年之后,依舊是以故鄉的背景在我的腦海里升騰。在暗色的夜晚,村莊和樹木是低矮的圍墻,潔白的月光如一顆溫婉的夜明珠照亮著“大院子”里的萬物,如母親慈祥的手撫慰著故鄉的人們。如此愜意的感覺總在日后遠行的征途中感受得至深至切,那慢時光里留下的不只是一處皓月當空的快樂,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溫情和眷念。
幾年前,曾經去過一個很遠的地方,異域的風情如陌生的情感與我互不相干。除了寂寥無趣的孤獨和鄉愁,我只能在空蕩的夜空里仰望明月。
那千里之外的圓月如久違的故知,漸漸地,她變成了我夜晚最為私密的友人。我以文字遙寄鄉愁,讓月華萬里傳書一份平安的祝福。于是,每一個月圓的夜晚,觀星賞月成了我心里最為奢侈的盛會,以月為媒,以故鄉為戀,以星星為閃爍在心中的諸多的親情故人。這何嘗不是內心世界里最為豐盈的歡聚。
今晚,月如笑靨,很少能在匆忙的奔走中停歇在月亮之上。那輪明月在高樓的頂端與我相視含情,如久別的親人可親,似乎想與我再敘多年以來別離的情愫。心中陡然突兀出許多許多的唐宋詩篇,豈止是那些作古的詩詞雅韻能表白我許久以來沉積的愛戀。“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只是我眼前見到的不是“楊柳岸,曉風殘月。”而是深冬季節里一抹深深的寄托。
此時,我的眼前浮現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里的情景。那在一別故鄉多年以前常見的場景。太熟悉了,熟悉得如高天上的流云。這樣的畫面,總讓我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重溫著曾經的故事。故事里的許多事,雖已漸行漸遠,然而,給予我的感覺依舊會溫暖如初。
故鄉的明月,是抹不開的記憶。她如水一般清澈明潤著鄉間長大的人們,那扎根在心底素樸的情懷激勵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溫馨的回味中,時刻銘記著黑土地里曾經沐浴過明月恩澤的本真。雖然,故鄉早已沉寂在荒落空蕩的老屋中,然而,還有白發蒼顏的老人在故園的土地上守候著,守候著遠方的游子在每一個月圓之夜幸福的相聚。
看過“名人直接寫月的散文”的人還看:
1.描寫月亮的優美散文
2.歌頌月亮的散文
3.精選關于月亮的散文
4.關于寫月亮的優美散文
5.有關描寫月亮的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