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河流的散文
河似一條緩緩流動的淡藍色的水晶,在陽光下,泛著淡藍色的銀光。關于河流的散文送給你們。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河流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河流的散文篇1:永遠的河流
引子:“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多少往事在腦海中回憶…………
故鄉的天,故鄉的黑土,故鄉的風,仿佛成了腦海里翻卷著的海洋,故鄉的古老蒼桑驛道,古老的土房民居,樸素的千里草原,都折疊成記里那厚重的窗花。
記憶好像在尋覓著什么?站在高高的樓宇之間,看著街上燈火通明,人們穿行在鋼筋水泥構造成的牢籠里,一個個恰似野獸,囚禁在無奈與貪婪之中,無盡的欲望揮灑著時光的輪回!
記憶與腦海,神經與夢境,構畫出一絲絲水墨山水畫卷,一幅幅、飄揚著對故事的描述。
心的回憶,夢的延伸…………
尋覓著清風與明月,高高懸掛在山峰古樹間,追憶著淡淡的草香,靜寂著心與蟲兒的鳴叫,想著金色桂花溢滿小巷,彎彎曲曲靜靜悠然,梅雨的淚滴兒,輕似雨霧飄逸百天,常駐著青石小路古鎮木屋,歷史與古樸、長長青石小巷、彎似月牙兒的小橋、還有那偶爾幾句聽不懂的“芝麻糊、哎呀!小香包子呦、香草粽子哎,桂花糕啦!”一陣陣挑擔叫賣聲穿過濛濛細雨,讓清涼的古風平添了幾分清淡,走出古木的濃濃歷史,輕盈的腳步踏響了青石小巷的寧靜,靜靜地坐在青石橋下,七、八層臺階步入了江南水澤濕潤,傾聽古琴的悠揚,靜靜地品味著,三三兩兩的小螃蟹、爬上枯燥的肢干,水中的魚兒,一群群游過,對岸上八、九個小媳婦、小姑娘用紅木制成的板子拍打著衣物,涓涓流水濕潤著各式衣物,“啪啪啪…”之聲不絕于耳,夾雜著琴弦之音飄揚,擰成了水霧雨絲清音,古樸悠悠。偶爾有三三、兩兩打著花紙傘的江南妹子,輕盈如雨燕般走過那如煙如霧的小橋。涓涓流水,靜靜清音,細風擺柳,如煙如霧、淡淡清清、小橋流水、濛濛細雨、小巷石路、靜聽琴弦、似夢似真、往事回眸、有如昨天的故事,飄逸在古木窗鈴前的搖曳中。
遠處的一條條河水纏繞著古鎮的厚重,那一方方不大的油菜花海,鋪灑出金黃與翠綠。還有那雨霧中高高的一座座山峰,構畫出江南的朦朧,和山峰上那一層層、一片片茶葉的碧綠,遙遙相視,似真似幻,還有大山里的一座座古廟寺觀,古寺鐘聲,悠悠然飄逸著古老與蒼桑。
澤水圍田,靠山茶園,依水鳥鳴,青石山路,臺階彎沿,水氣隱橋,山水澤國,霧籠山戀,古寺紅墻,鐵塔香鼎,煙霧燎繞。
走在紅塵的街道,喧囂著人群的行程,“春風化雨憶往事,瀅瀅星火映清風。明月何時祭古人,瀟瀟煙雨堪回首”。
我在沉思…………
站在古老洮兒河古渡口對岸,心在回憶前生的腳步,今夜無風無月又無夜,風雪依舊吹皺了黑土地的年輪。冰雪沒有消融,冰河依舊封凍著往事的車轍,唯有雪兒飄飄揚揚洗涮著冬的思緒。
心在沉思,血脈浮動,昨夜放行的紙船,因迷失了航向而擱淺在岸邊。洮兒河不是無法泅渡的苦海,作為你河心島上的一顆枯草,我曾歷經風雪,也曾沐浴陽光,瞬間燦爛又凋零,這也許是滾滾紅塵中的一段“小夜曲”, 徘徊風與雪的黑白, 我不能就此停漿,在那條往返了多少次的航線之外,還有另一條航道通向人生的彼岸。
記憶,如縷如煙;如鴻若鶴;人生,滾滾紅塵;踏歌而行,風雨彩虹,飛沙雪舞,江南塞外,若夢若幻,述說一個苦行僧的傳說…………
關于河流的散文篇2:一條河,兩條河
遠處,幾個農人在收斂殘敗的玉米秸。田里,山雞和喜鵲在相安無事地覓食。我旁邊,兩只斑鳩正在飛向對岸。遠遠的,傳來幾聲犬吠。
我走在沿河土路上兩排楊樹的中間,品味著回歸故里的親切。
城里的河與這條鄉間的河,分界線,是一條高等級的高速公路。我站在城里的河邊看到了鄉間的河。那時,我踩著花磚漫就的蜿蜒,臨著柳條擺出的優美,看正在解凍的河。陽光抵擋了一冬的寒冷之后終得盡放,嶄新的明媚。我的旁邊,是一坐對于下面細小的流水來說過于奢侈的游橋。下面的水,在冰與岸的交接處,已經涓涓潺潺。我就是順著這一小縷珍貴的靈動,目光跳過飛速梭馳著汽車的高速路,看見了這條鄉間的河。
此時,行人踩出的幽曲,已代替了手工鋪就的蜿蜒;田地的垅埂也代替了水泥的階坎。挺立的楊,替去款擺的柳。景況的變化,給了我一種脫離又飄揚的舒暢。可以不盡延伸的目光,也不同于望向在城里所受的梗阻,在目光的延伸里,京西平原退潮般地展擴開來。
蒼茫天空下散落的村落,就像荒漠里一堆堆風干的動物糞便,枯燥,頹敗。北方冬天的原野太干澀,太荒涼。北方冬天原野上的貧瘠,讓人欲喊欲嘯。然而被無邊的寂靜壓抑著,竟懶于運發氣力。原來靜也是可以形成威懾的,靜,也能把力量分散。
眼前的這一種靜,也包含著落寞吧。當今這世態里,靜,也許只代表衰落。那些會運作的頭腦已經攜帶著半城市化的身軀,斗志昂揚地奔赴了樓市密集的地方,留下的,似乎只有老朽和愁苦。房屋破敗了,農田荒廢了,連同祥和與寧靜,一同留給了村莊。我看見遠處村落里稀疏的幾縷炊煙,正在靜靜地呼出被遺棄的哀怨。
河岸下,一條廢棄的田灌溝上,是一處山石壘起的攔水。我撫弄了一下山石,有所期待地坐了下去。
那是一首我雖忘記了名字,卻始終在記憶里時隱時現的歌。在我的成長里,它幾乎是在長響。這首老得縹緲泛黃,又每況愈新的歌,為我描述了一個山連山的地方,和一群胸懷寬廣的青年。我記得我幼時的向往,是怎樣隨著這首歌的旋律激蕩遠揚的。
那里面有一個女性,一個在我心里永遠如大姐姐一樣的女性。她從農田的勞作中起身回首,脖子上,搭著條白毛巾。她的臉膛黑紅,向我笑著,健康樸素。透過心靈的迷霧,我看得很清楚,她穿一件粗布的碎花上衣,目光明亮。接著,她又俯下身,愉快地勞動了。
心靈的鏡頭在繼續,從她轉向了修筑堤壩的,人的長龍。人們笑著,沐浴著陽光。提繩、傳筐,也傳遞明媚的笑。沒有雜念,沒有私心,他們的全部生命,整個身心,都屬于一個人,一個被無數雙手和口號,捧到虛空之中的,神圣的人。
幼小心靈的單純和空白,使這意向沒有受到任何的阻礙和質疑的填充進來,滿滿當當,成為我終其一生揮之不去的向往。那個女性,成了我永久的夢中情人。那場景,也成了我心中永遠的香格里拉。
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在我記憶的空間里越飄越遠。而我的心也被牽扯著,在現實的背道而馳里,它背向著我,離我越來越遠……
你感到過成長中無解的痛苦嗎?你品嘗過生命里無頭緒的煩擾嗎?你經受過緊隨年齡而越發繃緊的回扯嗎?想一想,你是否有著類似于我的,一個永恒的內心情結。別追問我那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感覺,記憶有空白,概念有失誤,我根本說不清。但我知道,那就是痛的基點,分裂的根源。
身處繁華,滿目琳瑯的時候,心在背離。只是在享受舒適,安逸平和的時候,仍然要背離。更堪利欲遍街,淫售臟貪的時候,又何以不離。甚至當我摟著一個粉面朱丹的女人,我的心,仍要背離。
古今之事可以盡付笑談,事可以,心不可以。心最真實,它永遠艱守著自己。
關于河流的散文篇3:母親河
從未細究過門前流淌的這條河的歷史,只知道這條古稱浭水的河流,在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已經靜靜淌過千年,因一首“沙巖古寺樹蒼蒼,塔勢崚嶒大道旁;北狩至尊仍出塞,西流浭水自還鄉。看花古驛愁春雨,駐馬危橋泣曉霜;五國城中寒月白,魂歸艮岳總荒涼”的詩句,浭水從此成為——還鄉河,家鄉的母親河。
還鄉河在容納百川的版圖上,如滄海一粟,微小的沒有痕跡,但在多年前它的名字已響譽大江南北,就因河邊座落著一個蘆花村的小村,村里有個叫雨來的男孩:“雨來沒有死,鬼子在開槍的時候,雨來一頭扎進河里……”。
曾經,在簡陋的教室讀著雨來的故事,并不太懂得,家鄉的母親河是怎樣走過槍林彈雨的歲月,是怎樣焦灼的看著葦蕩從碧青走進枯黃,再也藏不住深處漂泊的小船。如此,它依舊要靜靜的流淌,不露一絲憂愁,托起魚兒跳躍在如火的夕陽,靜美著滿塘荷色迷離著路人的目光,只為掩蓋歲月淡不去的深深不安。
總算走過艱難的歲月,還一彎清水于平靜淡然,雖也會再度經歷磨難,但無論歲月怎么變遷,母親河從未停下行進的腳步,依然在冀東平原上靜靜流淌,用它水潤的熱情養育著沿河無數生靈,用它純樸的眼睛,關愛著行走在河上的每一桿竹篙,用它四季秀美的風姿,詮釋著家鄉的如水的柔情與堅強。
當春風吹開岸邊榆葉梅的蓓蕾,岸邊妖嬈的柳枝拂開還鄉河睡眼惺松的眼晴,整個大地都在為這個季節的到來歡騰了,鳥語花香充訴著每一個角落,春風牽來朵朵白云托著踩春的風箏,一路追逐早春的暖陽,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諧美好。
母親河卻在這歡騰中靜美著身姿,梳理輕柔如綢的綿長發絲,笑望沿河正在啟航的船舶。在它眼里,春天是懷里蠢蠢欲動的蓮藕,是輕癢著指尖的水下精靈,是相依相伴的河柳,是鬢邊正在顏開的嬌嫩花草。此時的母親河就如一位懷春的少女,在春風中飛揚著它的輕柔的發絲,散發著如雪蓮般的清純、冰潔,以至于每一個路過的人都會被她的風情傾倒,每一個行過的客都會為她在心中開僻一塊凈土,播種春的希望。
春夏之交,漫步岸堤,微風拂面,蕩起河邊水荷碧葉漣漣,蓮下戲水的魚兒劃著輕淺的水痕,不知是羞澀還是害怕岸上那雙陌生眼晴,傍在挺拔的葉莖邊,欲語還休,但最終是沒入水深處,去戲耍暗藏水底的急流。也許是曾經與它水中同戲的那些滑如泥鰍的小小身體早已在它經年的記憶里模糊淡去,才會讓它如此與岸疏離。
夏夜漫步河邊,被那鋪滿水岸橋頭碧荷牽引著目光,看它清高不食人間煙火俏顏,總覺得它的每一瓣花片都有一個關于母親河的唯美故事。流年歲月里,是它陪伴母親河千年的流淌,看穿了世世的歷史變遷,母親河的點滴變故,無不埋入它淡淡的荷香,只是這滿塘的荷香靜靜的搖曳在夜色中,不肯向世人透露半點信息,像一個情人,守護著它與母親河的世世情緣。
一夜秋風,讓曾經的一彎碧水體會到了離別的凄涼,河岸的垂柳低垂著已是柳葉稀疏的枝條,蕩起水面層層漣漪,目送著離枝遠游的孩子。每個季節都有它的寞落與繁華,河水送走無數離去的綠色,也迎來岸邊燦過夏花的五彩秋菊。最喜歡沐在這樣多彩的秋色中,坐在岸邊草地上,看水里的藍天白云,叢中獨舞的蝴蝶,聽河水潺潺,伴著微涼的風吟唱又一季的秋歌。
當雪花悄悄落在已然慢行腳步的河面,母親河終于徹底的告別喧騰的日子,秋去冬來,河上河下,似乎所有生命都走進一個漫長的守候。被風垂敗的花草,被雪冰封在水下的生靈,還有岸邊賞雪觀景的人,都在等待著它翻過漫漫寒冬的一篇,等待著河水再度奔騰,水上、岸邊再度繁花似錦。
不過,總有人是不會靜靜等待,早有酣睡了三季的雪橇飛馳在寬闊的冰面,與那水下的魚兒隔冰戲耍。看來,冬天的母親河不會在冰雪中埋首度寂寞,白日里,聆聽飛揚的歡聲笑語、欣賞河邊傲首枝頭的冰潔雪梅,把風霜落雪編織在似清冷卻依然暖暖的冬陽,讓它成為捱過嚴冬的暖。靜夜里,河底埋藏的靜的、動的希望無不走入它的夢鄉,依偎著它的柔情,聽它講那水上的故事。
就這樣,母親河延著千年的步伐靜靜的流淌著它火熱且溫柔的情懷,守護著沿河兩岸無數的生靈,她愛這塊土地,愛圍繞她賴以生存的子子孫孫,它喜歡孩子們光滑的小身子在它的懷里嬉笑游走,它喜歡看岸邊浣衣的美麗少女溫柔的手臂蕩在水里,激起朵朵水花,它喜歡聽傍晚的漁歌唱紅了天邊的云霞,那些在淺水里戲耍的精靈才會乖乖的伴著夕陽回家。
靜靜的站在河岸幽靜的一隅,那是小英雄雨來翹首眺望母親河流淌方向的地方,凝望著雨來堅毅的臉龐,四季輪回中母親河俊美的容顏他看得最真切,流年撿拾的或喜或悲的水韻故事,他聽得最清楚,母親河在他的眼里永遠是那么年輕、壯美,就連那臉上的褶皺都能美落了夕陽。
順著雨來的目光,望著遠去的河水,流淌著它補實無華的純美風情,也許是家鄉人想把母親河沉靜,穩重、大方的一面呈給世人,當人們賞著岸邊飛舞的葦花,不會忘記它過去的堅強,看著水流迂回在山間谷底、村頭巷尾,不會忘記它留給世人的段段佳話。而我們確實不應忘記……。
看了“關于河流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描寫河流的優美散文
2.河流抒情散文
3.關于母親河的散文
4.描寫故鄉河流的散文
5.家鄉的小河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