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精選
名家筆下的散文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家散文精選以供大家閱讀。
名家散文精選:冬天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并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只劃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火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夫問要不要上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邊蠻熱鬧的。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里收特稅了,以后便沒有消息。
在臺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臺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上一只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外邊雖老是冬天,家里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并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似乎臺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里出來,滿自在。現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么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名家散文精選:車窗外
小時候喜歡乘車,尤其是火車,占據一個靠窗的位置,扒在窗戶旁看窗外的風景。這愛好至今未變。
列車飛馳,窗外無物長駐,風景永遠新鮮。
其實,窗外掠過什么風景,這并不重要。我喜歡的是那種流動的感覺。景物是流動的,
思緒也是流動的,兩者融為一片,仿佛置身于流暢的夢境。
當我望著窗外掠過的景物出神時,我的心靈的窗戶也洞開了。許多似乎早已遺忘的往事,得而復失的感受,無暇顧及的思想,這時都不召自來,如同窗外的景物一樣在心靈的窗戶前掠過。于是我發現,平時我忙于種種所謂必要的工作,使得我的心靈的窗戶有太多的時間是關閉著的,我的心靈的世界里還有太多的風景未被鑒賞。而此刻,這些平時遭到忽略的心靈景觀在打開了的窗戶前源源不斷地閃現了。
所以,我從來不覺得長途旅行無聊,或者毋寧說,我有點喜歡這一種無聊。在長途車上,我不感到必須有一個伴讓我閑聊,或者必須有一種娛樂讓我消遣。我甚至舍不得把時間花在讀一本好書上,因為書什么時候都能讀,白日夢卻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就因為貪圖車窗前的這一份享受,凡出門旅行,我寧愿坐火車,不愿乘飛機。飛機太快地把我送到了目的地,使我來不及寂寞,因而來不及觸發那種出神遐想的心境,我會因此感到像是未曾旅行一樣。航行江海,我也寧愿搭乘普通輪船,久久站在甲板上,看波濤萬古流涌,而不喜歡坐封閉型的豪華快艇。有一回,從上海到南通,我不幸誤乘這種快艇,當別人心滿意足地靠在舒適的軟椅上看彩色錄像時,我痛苦地盯著艙壁上那一個個窄小的密封窗口,真覺得自己仿佛遭到了囚禁。
我明白,這些僅是我的個人癖性,或許還是過了時的癖性?,F代人出門旅行講究效率和舒適,最好能快速到把旅程縮減為零,舒適到如同住在自己家里。令我不解的是,既然如此,又何必出門旅行呢?如果把人生譬作長途旅行,那么,現代人搭乘的這趟列車就好像是由工作車廂和娛樂車廂組成的,而他們的慣常生活方式就是在工作車廂里拼命干活和掙錢,然后又在娛樂車廂里拼命享受和把錢花掉,如此交替往復,再沒有工夫和心思看一眼車窗外的風景了。
光陰蹉跎,世界喧囂,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閑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頭于人生中的種種事務,不再有興致扒在車窗旁看沿途的風光,傾聽內心的音樂,那時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樣便辜負了人生這一趟美好的旅行。
名家散文精選:不如重新開始
有人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然而,愛情應該是例外的吧?
開始時總是好的,如果不好,怎么會開始?但是好的開始絕不代表成功。
我們的問題是,我們懂得開始,卻不懂得怎樣結束。
男人很懂得跟一個女人開始一段關系,他說不定有十種方式來跟女人開始,可是,他卻不懂得怎樣去結束一段關系。
男人是不懂得結束的。
男人會苦惱地請教朋友:
“我應該怎樣跟她說分手呢?”
到頭來,他只有婆婆媽媽地拖下去,然后由女人決斷地結束這段關系。
開始并不困難,最困難是結束的時候。
大家關系破裂,要結束也比較容易??墒牵蠹腋具€很喜歡對方,只是環境不容許繼續相愛,這個時候,怎樣結束?
從此不見面,心癢難耐。
以后做朋友算了,然而,已經去到那個地步,回頭怎么做朋友?
由誰去結束這段關系,是不是由兩個人之中較狠心的一個出手?這個時候,大家寧愿從來沒有開始。
說什么不好重新開始,都是自欺欺人,無法再繼續的感情,永遠不能重新開始。
我們要學習的,不是怎樣開始,而是怎樣結束。結束得好,才可以留下美麗回憶。
上一次,我們結束得太差勁了,不如我們重新結束。
名家散文精選:幸運
常常覺得幸運。
六十年代成長的女性不是不能走出一條路來,可是她們多數明敏聰慧,有些特別會得做人,家有靠山,或者干脆是個美人,又一早大學畢業,自然逮得住機會。
家境普通,資質平凡,容貌泛泛之輩,就不得不屈服制度之下,選擇無多,泰半要放棄個人理想。
還記得一般想法,最佳去向是做小學教師。
該份正當職業并無不妥,性質溫和,收入穩定,只可惜有些人不喜歡教小學,就是不喜歡教小學,于是嘗試走其他的路。
處世,欠缺。坐辦公室,成績平平無奇。讀書亦并非九優生。
用功?香港六百萬人,誰敢不勤力,這是基本條件,不計分。
也不見得特別比誰更肯作肯為,或是敢作敢為。
天無絕人之路,萬幸喜歡寫作,且不管成績如何,收入若干,先有了精神寄托,相信沒多少人可以把嗜好當工作,先娛已,后娛人。
工作時間自由,不用交際應酬,實事求事的一份職業,而且,沒有退休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