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分是幾月幾號幾分幾秒2023
今年秋分是幾月幾號幾分幾秒2023
2023年秋分是14點49分46秒,這一天是9月23日,星期六,農歷八月初九。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季中的第四個節氣。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秋分有什么特殊現象
1、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因為,太陽直射點不偏不倚地照在赤道上,當你來到赤道線時,就會發現任何物體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2、南北極過著共同的白晝
秋分這天,太陽直射赤道,南北極同時都可以看見太陽,分享著同一個白晝。
3、高度和影子一樣長
在北緯45度線上,用不著爬高,便可丈量出建筑物的高度,因為他們好像早就和自己的影子商量好了似的。因為這一天高度和影子一樣長,所以知道了影子的長度,也就知道了建筑物的高度了。
秋分天氣還會熱嗎
不熱了。南方的氣候在秋分這一節氣也入秋了,所以秋分以后就不熱了。秋分這天,太陽位于黃經180度,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這時,四川盆地候溫普遍降至22℃以下,進入了涼爽的秋季。“一場秋雨一場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降雨,氣溫也一次次下降作為天氣由熱轉涼的過渡性季節。
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俗話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
秋分,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國的華北地區有農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云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人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而廣東、海南要到10月末至11月才會逐漸變涼。秋分后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
秋分節氣養生的原則
不同的時節養生的方式是不同的,關于秋分養生應該遵循以下的原則。
1.注意防涼
秋分的到來,天氣會漸漸轉涼,這時由于人體的不適應易出現寒氣入體的現象,易引起感冒及呼吸系統疾病。不要認為感冒是小病,如果不好好調理會引發其他并發癥的出現。對于自身的體抗力較差或者體溫調節能力較弱的人群,易出現手腳冰涼的癥狀,尤其是年齡較大的人群。
為了避免寒氣入體,多添些衣服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出門的時候好戴上透氣性較好的口罩。
2.調節好自身的情緒
秋分時節養生關鍵的當然是調節好自身的情緒,因為秋季本身是干燥的季節不但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的流失,而且還會使人的情緒變得煩躁,所以只有保持樂觀的心態才能起到安神的作用,這對日常的生活及工作有較大的幫助。
3.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在這個季節,人體出現疲憊、困乏的現象是較為嚴重的,也就是所謂的秋乏,為了避免該現象的出現,建議大家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盡量在晚上10點前入睡,這樣才能使人盡快適應季節性的變化,時刻保持充沛的精力。
秋分習俗食物
秋菜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
雞蛋
“秋分到,蛋兒俏”。每年的秋分節氣,民間也有“豎蛋”的習俗,很多地方都要在這天舉行“豎蛋”的趣味游戲或比賽。“豎蛋”后當然少不了吃蛋。秋分吃蛋,益處多多。
湯圓
秋分這一天,有些地方民間有吃湯圓的習俗,湯圓多以糯米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制成,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熱量之物,有助于補充身體熱能,補虛調血、升陽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