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愛情詩解
李商隱愛情詩解篇1:石榴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鑒賞
可以斷定李商隱的《石榴》是一首情詩,可是他究竟寫給誰的呢?李商隱在無題二首里也提到過石榴:“….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任好風。”根據詩意不難看出這詩是寫給他的初戀愛人的,而且這場愛情是失敗的,讓他刻骨銘心的。此“石榴”和彼“石榴”是同一個女子嗎?要解開這疑問還得先看一看李商隱的愛情經歷。據說他一生和多位女子有過情感,最早的是他與華陽姊妹的青梅竹馬情,相傳華陽三姊妹是當時有名的美女加才女,稱為“三英”,李寫給她們的愛情詩里用的是桃:《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
“ 偷桃竊藥事難兼,十二城中領彩蟾。應共三英同夜賞,玉樓仍是水晶簾。”李商隱當年倜儻多情,他癡想坐擁三英,然三女卻不肯侍一夫,遂與義山決裂。與華陽姊妹分手后,詩人又經歷了一段讓他痛不欲生的感情。女主角名叫柳枝,初遇詩人時17歲,為一富戶之千金。李寫下了四首關于他與柳枝相愛的詩作。其中有:“柳枝井上蟠,蓮葉浦中干。錦鱗與繡羽,水陸有傷殘。 畫屏繡步障,物物自成雙。如何湖上望,只是見鴛鴦。” 原本是天賜良緣,不料想造化弄人,在二人的感情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柳枝卻被父母做主嫁給了東諸侯。 在此之后,李商隱又先后與兩名女子有過感情糾葛,但無奈的是這兩女子后來被送進宮中做宮女。25歲才娶了王茂元的女兒為妻。因為有過屢屢失敗的感情經歷,所以他倍加珍惜與王氏的婚姻生活,豈料天妒紅顏,王氏早逝,李商隱悲痛萬分,他寫了《夜雨寄北》《錦瑟》《無題》等悼亡詩。
李商隱愛情詩解篇2:夕陽樓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
鑒賞
這首詩以眼前看到的景物入手,以藝術的手法來詮釋心中的愁緒和感慨,讀起來沉郁真摯,依稀在人們面前展開了一幅花明柳暗、高樓獨立、孤鴻飛翔的畫面。李商隱用他生動的筆墨,既寫出了夕陽樓的真實風景,也盡情傾訴了他的心事和渴望。
“首兩句”是倒裝語。“花明柳暗”的風景是在“上盡重城更上樓”后所見。但第二句對于第三句的“欲問孤鴻向何處”,又是順敘。可見詩人構思煉句之巧妙。像《登樂游原》一樣,詩人的身心異常疲累,靈與肉遭受著痛苦的煎熬,心靈的宇宙愁云密布,內心深處感到異乎尋常的壓抑與孤獨。所以詩人“上盡重城更上樓”時,不愿,不甘,乏力,又無可奈何,“上盡”,還要“更上”,成了一種負擔,一種難以承受的體力和精神的負擔。這與王之渙“更上一層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詩人登樓所見景物有二:一曰花明柳暗。二曰悠悠孤鴻。眾所周知,任何詩人描摹景物,都有他自己的獨特的審美選擇,并把選擇對象在自己的心靈中加以主觀化的熔鑄。成為詩人自己的經過改造了的景物。《夕陽樓》詩中所出現的“花明柳暗”,說明時值春色爛漫的季節,大自然本應是一派生機盎然的天地。但是李商隱卻沒有“峰回路轉”、“又一村”的那種感覺,而是把彌漫在詩人自己胸際黯淡的愁云,又轉而彌漫到“花明柳暗”的景物之上,使如許春色也蒙上了一層萬里愁云萬里凝的黯淡色彩,而且詩人胸際的愁云又放而大之,彌漫充塞到了天地間,成了“繞天愁”,此愁不同于它愁,此愁悠長、紛亂。李商隱詩在遣詞造句上是非常講究的,同一事物,他不說“柳暗花明”,而寫成“花明柳暗”,詞序排列由明而暗,而愁,以顯出情緒變化的層次,如按通常“柳暗花明”的說法,便亂而無序了。由此可見詩人對意象的關注,造境的巧妙。
李商隱愛情詩解篇3:隋宮 / 隋堤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乘興南游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鑒賞
此詩諷詠隋煬帝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寫煬帝任興恣游,肆行無忌,且濫殺忠諫之士,遂伏下殺身之禍。次二句取裁錦一事寫其耗費之巨,將一人與舉國、宮錦與障泥和船帆對比,突出煬帝之驕奢淫逸。然而全詩無一議論之語,于風華流美的敘述之中,暗寓深沉之慮,令人鑒古事而思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