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短文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講述了當時北平一個叫“祥子”的洋車夫的悲慘命運。駱駝祥子讀后感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短文,希望大家喜歡。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短文篇1
很早就聽說過這本書,因為我當時天真的認為有一頭駱駝叫做“祥子”,后來才知道,原來這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整個故事的情節跌宕起伏,不過總的來說,這個故事是一個悲劇故事,它說的是一個叫做祥子的車夫拉上洋車后,勵志有一輛自己的車,可是,三年的血汗換來的車卻被搶走,緊接著車丁的丁主的女兒虎妞對祥子的情感又讓他備受打擊,但不久虎妞就因難產而死,經過多次挫折后,并隨著自己心愛的小福子的自殺,使它破滅了所有對生活的期望,終于祥子從一個老實的農民淪為地道的地痞流氓。
讀完這本書后,我就在想:為什么一個樸實有志向的勞動者最后會變為一個受人唾棄的流氓?考慮許久后,我有了我的想法:這樣如此之大的轉變,除了祥子的個人因素之外,還有大部分的是社會因素,整個故事的時代背景本身就是一個兵荒馬亂,人民不得安居樂業的狀態,即使是像祥子這樣的壯志青年也經受不了打擊,那也就更別說那些本就沒有志向的平民了,縱橫全篇可見,當時的社會已淪為至何等地步。
老舍先生的這部書寫得妙趣橫生,讓我不禁對當時老北京有了一些新的了解,還認識了許許多多的人物:祥子,虎妞,曹先生,楊先生等等。他們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舊社會。
老舍先生的這本通俗易懂,樸實無華的著作深深的打動了我,讓我流連忘返。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短文篇2
英國詩人拜倫說過:“一切痛苦能毀滅人,然而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消滅。”
青年農民祥子失去擁有的一切后,被迫到城里當上了人力車夫。他歷經磨難,在社會中艱難生存。但是在那個社會,是容不下弱者的。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買一輛洋車,做一個自由的洋車夫,早出晚歸,拼命工作。可他的夢想一次次殘酷地被社會擊碎。
他沒有放棄,接著爬起來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他不甘心于命運的安排,與命運勇敢頑強搏斗。但生活的艱難、劉四的嫌棄、虎妞的糾纏,小福子的上吊使他徹徹底底地崩潰,生的希望瞬間跌入低谷。
我覺得,他不放棄、堅持不懈,敢于與命運斗爭的精神固然值得贊賞。但是,在當時那個社會,人要想在社會中立足,就必須自強,花費心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太好強,這使他比別人多了幾分痛苦。他不懂得勇敢走出困境,克服挫折,只會一蹶不振。這也就是他最后失敗的原因。
正如拜倫所說的一樣:“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消滅。”祥子沒有大膽嘗試,重新振作,就放棄了生的希望,實在令人惋惜。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
如果你不能克服困難,即使你攀上了最高峰,也永遠無法立足。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短文篇3
“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陪著人家送了多少殯;不知何時何地會埋起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合上最后一頁,閉上雙眼,祥子的命運又在我的在我的腦海中如放電影般重演了一遍,依然令人感慨萬分。
《駱駝祥子》一書,是老舍的著作。書中記述了祥子一生的命運。祥子從一個勤勞,壯實,懷著發家,奮斗美好理想的人,變成了一個自私的,令人厭惡的壞人。同時,他還是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這本書還充分揭露了當時“小人物”的奴隸心理和無法實現的期望。同時,作者還成功的塑造了祥子,虎妞等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沉痛的批判了黑暗社會的現實。
回味好《駱駝祥子》之后,我再重新回想生活上的種種不如意的事,再和當時的社會一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在心底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使國家更富強,不讓從前的社會再回到人們的身邊!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短文篇4
這幾天陰雨連綿。閑暇之余,我第二次捧起《駱駝祥子》這本書,懷著一種沉重的心情走進書的深處……
祥子是《駱駝祥子》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年輕力壯、吃苦耐勞的城市底層社會勞動者的形象。他的全部理想是自己買一輛車,做個“獨立”、“自由”的車夫,而三起三落的買車挫折,卻破滅了他的人生理想,使他陷入絕望。祥子變成了一個自私、無賴、病弱的行尸走肉。作者通過主人公“精進向上—不甘失敗—自甘墮落”的命運三部曲展開情節,整部《駱駝祥子》,就是祥子從自強上進而淪為自甘墮落的悲劇史。
祥子來自農村,能擁有一輛自己的車是他夢寐的心愿。為了買車,他從生活中扣出每一點錢:他舍下面子和下等車夫搶座,沒命的拉車,甚至連一口好茶也不愿喝——雖然像他這樣的高等車夫喝點好茶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他把自己當作鐵打的,拼命攢錢……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終于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一輛洋車。但是沒有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去了他僅有的積蓄,包月的主人為躲避特務追蹤而遠行,于是他又丟掉了一份比較安定的工作……迎著這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他作過掙扎,想過放棄,但是他的要強逼迫著他繼續走下去。但一切都是徒然的: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它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愿望終于完全地破滅了。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渴求和信心,從自強上進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輾得粉碎。正如書末老舍先生所講的:“淪為一個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祥子的墮落,或許與當時舊北京黑暗的社會風氣有關。作為城市底層社會勞動者的代表,祥子的身上體現了舊社會統治階級對窮苦勞動人民的剝削,同時也折射出舊社會風氣下的中上層人民的麻木與無情。我想,老舍先生正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辛酸故事,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一本《駱駝祥子》,道盡了窮人的無奈,窮人的辛酸,窮人的淚。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短文篇5
在我的腦海里,祥子給我的印象最深,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個勤勞能干、吃苦耐勞的車夫,但是他的結局卻是慘不忍睹。
祥子帶著希望來到北平,認準了拉車這一行,經過三年的風吹日曬,終于買了屬于自己的車,但沒過多長時間,車連人都被兵繳了去,只在逃回來的路上牽回了三只駱駝,賣了幾個錢,還是個虧本的生意。祥子并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更加努力的賺錢,但還沒有買上車,錢又被孫偵探搶了去,他又糊里糊涂的娶了虎妞,他付岀了許多代價,終于又拉上了自己的車。之后,虎妞難產死了,他只好賣了車去埋葬虎妞,祥子人車兩空,厄運一個連著一個,他最終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變成了只會天天吃喝嫖賭、出賣人的垃圾、敗類。
祥子從一個有理想的年輕小伙變成了“垃圾”,我感到莫大的惋惜。我敬佩他那樂觀向上的精神、堅持不懈的毅力,但——可惜他沒有戰勝他自己,戰勝社會,還是被打敗成了社會的累贅、傀儡。我對這個社會無語——它在排擠垃圾卻又在制造垃圾,我只能說這是一個腐敗的社會,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懦弱社會。而這個社會中的“垃圾”壓迫勤勞的人、努力的人、像祥子一樣的人最終也變為垃圾。
一個人,不管生在哪個社會,如果沒有理想、信心,不去闖,不去拼,最終以失敗告別,成為為別人墊腳的垃圾,越來越墮落。使整個社會喘不過氣來,慢慢地死去—腐敗、敗落。所以,我們要有理想,趕去打拼,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出人頭地。我明白了—未來是自己闖出來的。
看過“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