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春華秋實第一幕第一場
春華秋實,老舍1953年所作的話劇,描繪了對資產階級不法行為的斗爭。下面是小編帶來老舍春華秋實第一幕第一場的內容,歡迎閱讀!
《春華秋實》第一幕第一場原文:
周廷煥 劉常勝〔幕啟:榮昌鐵工廠的經理辦公室,布置得不算奢華,可是也還相當體面。大寫字臺一張,是丁翼平的辦公桌,桌上有電話機,一個他自用的細瓷蓋碗和文具、文件,都齊齊整整。一套相當講究的沙發而外,還有小凳、小茶幾、衣架等。壁上有大畫一幅,愛國公約一張。兩面有門,中通院內,左通會計室。由窗內可見工廠的一角。
〔幕啟時臺上無人,唯聞打鐵聲與馬達聲。〔黃在前,于在中,李在后,談著話進來。他們在廠內剛看完訂做的水車成品。
黃慶元 (故作謙虛)于科長,您看那五十臺水車,做得怎么樣?您還滿意吧?請您多提寶貴的意見!
于大璋 (輕輕點從,不便立刻發表絕對肯定的意見)也還,也還不錯吧。
李定國 請坐吧,于科長!
于大璋 別那么稱呼,我不過是個副科長。
李定國 不久您還不高升一步,作正科長嗎?(招呼于坐好,而后小快步跑到門口)馮二爺!馮二爺!〔馮從院內答應:“來了。”同時,黃向于敬煙,并代點上。
李定國 (向門外說)拿開水來,換換茶葉。(趕快跑回來,輕輕地搓著手)于科長,我大膽地說:您自管去找,找遍了全北京,要找到同樣漂亮的活兒,我們榮昌廠就算丟了人!
黃慶元 按說呢,我們不該專揀樂觀的說,叫您以為我們專會宣傳。您比我跟李先生都更專家,您看見了,那五十臺水車,每一臺都比原來定的規格重著四五斤!
于大璋 我當然看得出來。
黃慶元 我可以代理我們丁經理這么說:您就是告訴我們作低級一點,馬虎一點,我們也不會!榮昌廠是北京城的老字號了!(低頭笑著,不卑不亢)
于大璋 這批活兒你們做得確是不壞!可就怕呀,以后……(話被黃搶去)
黃慶元 于科長,你自管放心!憑你一句話,我們大家都熱誠地托福!我們丁經理常說,作生意沒有不賺錢的,可是不能主觀地胡來。我們保證,以后做的活兒要比今天您看見的更加強,更好!以后還求您多分心照顧!
于大璋 你們趕緊把這做好了的五十臺交出去,農村里抗旱備荒,急等水車用。
黃慶元 這五十臺馬上就送去,還沒做好的五十臺加緊地做,提前完成。要是還再多做,您可早賞個信兒,我們好預備材料!
〔馮提水壺上,換茶葉,沏茶。
于大璋 就那么辦吧。(看表,似懷疑表不準確)局子里還有事,我走啦!
李定國 剛沏上茶,您喝碗再走!
于大璋 不喝了,忙得很!還得去開個會!
李定國 很對不起,丁經理沒能親自招待您!我們經理當選了工商聯的委員,現在正在工商聯開會。
于大璋 (一邊走一邊說)丁經理既是工商聯的委員,就更可靠了!
黃慶元 (陪著于往外走)您別怪我說,他要是品質不可靠,也當選不了工商聯的委員。
李定國 (送到門口)慢走!慢走!于科長!再見!
于大璋 再見!(同黃下)
有關老舍語錄推薦:
1) 貓國是熱鬧的,在這熱鬧景象中我看見那毀滅的手指,似乎將要剝盡人們的皮肉,使這貓城成個白骨的堆積場。
2) 有錢的人,即使很有知識,不能革命,因為不敢;他只要一動,皇上或軍人或哄員便沒收他的財產。他老實的忍著呢,或是捐個小官呢,還能保存得住一些財產,雖然不能全部的落住;他要是一動,連根爛。只有到過外國的,學校讀過書的,流氓,地痞,識幾個字的軍人,才能干政治,因為他們進有所得,退無一失,哄便有飯吃,不哄便沒有飯吃,所以革命在敝國成了一種職業。因此,哄了這么些年,結果只有兩個顯明的現象:第一,政治只有變動,沒有革命…… 第二,政哄越多,青年越膚淺……
3) 不論哪一哄起來的時候,都是一口一個為國為民。得了官作呢,便由皇上給錢,皇上的錢自然出自人民身上。得不到官作呢,拼命的哄,先是騙人民供給錢,及至人民不受騙了,便聯合軍人去給人民上鬧箍。哄越多人民越苦,國家越窮。我又插了嘴:”難道哄里就沒有好人?就沒有一個真是為國為民的?“
4) 經驗不是隨便一看便能得有的。我以為兵們的隨走隨打只是為開路。其實還另有作用:兩旁的觀眾原來并沒老實著,站在后面的誰也不甘居后列,推,踢,擠,甚至于咬,非達到“空前”的目的不可。同時,前面的是反踹,肘頂,后倒,作著“絕后”的運動。兵丁們不只打最前面的,也伸長大棍“啪噠”后面的貓頭。頭上真疼,彼此推擠的苦痛便減少一些,因而沖突也就少一些。這可以叫作以痛治痛的方法。
5) 不但國際間的政策是如此,就是在貓國作事的個人也守著這個條件。保護迷林是外國人的好職業。但是大家約定:只負替地主抵抗貓國的人。遇到雙方都有外國人保護的時候,雙方便誰也不準侵犯誰;有不守這個條件的,便由雙方的保護人商議懲罰地主或為首的人。這樣,既能避免外國人與外國人因貓國人的事而起爭執,又能使保護人的地位優越,不致受了貓國人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