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經典優美的詩詞詩句
1. 我將以明道也,非以為直而加入也。——韓愈《爭臣論》
2. 奸邪讒佞欺負之徒豈盡除去?——韓愈《后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3. 外以欺于人,內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韓愈《原毀》
4. 將有作于上者,得吾說而存之,其國家可幾而理歟!——韓愈《原毀》
5. 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韓愈《原毀》
6. 麟為圣人出也。——韓愈《獲麟解》
7. 又曰: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韓愈《獲麟解》
8. 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韓愈《獲麟解》
9. 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于楊,則歸于墨;不入于老,則歸于佛。——韓愈《原道》
10. 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韓愈《原道》
11.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韓愈《原道》
12. 然而公不見信于人,私不見助于友。——韓愈《進學解》
13. 跋前躓后,動輒得咎。——韓愈《進學解》
14.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韓愈《進學解》
15. 既鄉校不毀,而鄭國以理。——韓愈《子產不毀鄉校頌》
16. 無羽毛鱗介以居寒熱也,無爪牙以爭食也。——韓愈《原道》
17. 責饑之食者曰:曷不為飲之之易也?——韓愈《原道》
18. 然則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韓愈《原道》
19. 夫所謂先王之教者,何也?——韓愈《原道》
20.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韓愈《感春五首》
韓愈經典優美的詩詞詩句精選
1. 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2. 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3. 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4. 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5. 巡呼云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6. 子厚前時少年,勇于為人,不自貴重顧籍,謂功業可立就,故坐廢退。——韓愈《柳子厚墓志銘》
7. 士窮乃見節義。——韓愈《柳子厚墓志銘》
8. 蘄勝于人而取于人,則固勝于人而可取于人矣!——韓愈《答李翊書》
9. 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圣人之志不敢存。——韓愈《答李翊書》
10. 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韓愈《答李翊書》
11. 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韓愈《原道》
12. 本為圣朝除弊政,敢將衰朽惜殘年。——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13. 休垂絕徼千行淚,共泛清湘一葉舟。——韓愈《湘中酬張十一功曹》
14. 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韓愈《答張十一功曹》
15. 流落人間者,太山一毫芒。——韓愈《調張籍》
16. 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17. 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云曈昽。——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18.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韓愈《山石》
19. 原頭火燒靜兀兀,野雉畏鷹出復沒。——韓愈《雉帶箭》
20.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21. 浪波沄沄去,松柏在高岡。——韓愈《條山蒼》
22.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進學解》
23.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韓愈《師說》
24. 圣人無常師。——韓愈《師說》
25.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韓愈《師說》
26.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韓愈《題百葉桃花》
27. 丘墳滿目衣冠盡,城闕連云草樹荒。——韓愈《題楚昭王廟》
28. 桃蹊惆悵不能過,紅艷紛紛落地多。——韓愈《聞梨花發贈劉師命》
29. 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韓愈《聞梨花發贈劉師命》
30. 青青水中蒲,葉短不出水。——韓愈《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
韓愈經典優美的詩詞詩句有哪些
1. 孔丞別我適臨汝,風骨峭峻遺塵埃。——韓愈《感春五首》
2. 榆莢只能隨柳絮,等閑撩亂走空園。——韓愈《晚春二首·其二》
3.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韓愈《知音者誠希》
4. 成敗之跡,昭哉可觀。——韓愈《子產不毀鄉校頌》
5. 蒼黃忘遐睎,所矚才左右。——韓愈《南山詩》
6. 或行而不輟,或遺而不收。——韓愈《南山詩》
7. 周道衰,孔子沒,火于秦,黃老于漢,佛于晉、魏、梁、隋之間。——韓愈《原道》
8.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韓愈《原毀》
9. 夫是之謂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見其尊己也。——韓愈《原毀》
10. 吾嘗試之矣,嘗試語于眾曰:某良士,某良士。——韓愈《原毀》
11. 不若是,強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韓愈《原毀》
12. 圬之為技賤且勞者也。——韓愈《圬者王承福傳》
13. 愈與李賀書,勸賀舉進士。——韓愈《諱辯》
14. 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韓愈《祭十二郎文》
15. 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生不能相養以共居,歿不能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韓愈《祭十二郎文》
16. 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韓愈《祭十二郎文》
17. 愈曰: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韓愈《爭臣論》
18. 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韓愈《祭十二郎文》
19. 不得已而起。——韓愈《爭臣論》
20. 董生勉乎哉!——韓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1. 處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垂諸文而為后世法。——韓愈《答李翊書》
22. 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韓愈《答李翊書》
23. 抑不知生之志:蘄勝于人而取于人邪?——韓愈《答李翊書》
24. 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25. 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26. 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韓愈《諫迎佛骨表》
27. 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韓愈《張中丞傳后敘》
28. 亟稱其人,所以勸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韓愈《答李翊書》
29. 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韓愈《諫迎佛骨表》
30. 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韓愈《張中丞傳后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