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散文集好段
正大光明 振奮人心 生機盎然 生機勃勃 完美無缺 完璧歸趙 真心誠意 贊不絕口
揚眉吐氣 雪中送炭 懸崖勒馬 學以致用 深惡痛絕 賞罰分明 賞心悅目 甜言蜜語
飲水思源 嘆為觀止 如火如荼 山盟海誓 胸有成竹 雄才大略 與日俱增 與眾不同
冰心散文的好句好段:
1) 乳母在燈下睜著疲倦下垂的眼睛,說:“瑩哥兒!不要盡著問我,你自己上樓去,在闌邊望一望,山門內露出兩盞紅燈時,母親便快來到了。”
2) 我無疑地開了門出去,黑暗中上了樓——望著,望著,無有消息。
3) 繞過那邊闌旁,正對著深黑的大海,和閃爍的燈塔。
4) 幼稚的心,也和成人一般,一時的光明朗澈——我深思,我數著燈光明滅的數兒,數到第十八次。我對著未曾想見的命運,自己假定的起了懷疑。
5) “人生!燈一般的明滅,飄浮在大海之中。”——我起了無知的長太息。
6) 生命之燈燃著了,愛的光從山門邊兩盞紅燈中燃著了!
7) 小朋友知道我素來對于水上的一切,都感到莫大的興趣,尤其是聽到小朋友們自己要成立一個造船廠的時候,我就急欲參觀一下。
8) 這里是木工、竹工和紙工的車間,材料和工具都已齊齊整整地放在一旁。小工人們極其熟練地拿起斧子、錘子、刀子、剪子,在長桌旁和長椅上,緊張地操作起來。我匆匆地環視一周,就拉著他們的總輔導員和總工程師,到樓上機工車間隔壁的教室里去談話。
9) 隔壁車間的突突的汽機聲中,輔導員對我大聲地談到:這個小學里同學的父兄,多半是閩江上的水上人民,解放以前,一直受著反動統治階級的歧視。
10) 他們不但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連上岸居住也不被許可,只能以打魚操舟為業。
11) 解放后,他們翻身了,在陸地上安了家,土改中分到田地,子女們也入了學校。他們自己有的種著園地,有的仍舊做著水上船上的工作。
12) 職工小學的同學們,對于自己父兄的業務,是十分熟悉而且熱愛的;在少先隊活動的時候,他們參觀了航管局的船舶修造廠;聽到了全省工業勞動模范,航管局設計員林世華叔叔的報告——講到他自己二十五年水上的駕駛經驗——之后,他們的熱情更加高漲了,先是在每星期一次的工藝創作時間內,組織了造船小組。
13) 這規模遠不能使他們滿足,終于在少先隊、學校和父兄們的熱烈幫助之下,這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少年造船廠,在今天正式成立了!
14) 這小工廠的組織:有正副廠長、木工、機工、竹工、紙工四個車間,另外還有材料股和事務股,總工程師就聘請了林世華同志擔任。這位文靜和藹,口銜煙斗,看去就像大學教授的設計員,自己就是水上人民。
15) 二十余年來的辛苦經歷,和解放后感激奮發的心情,使得他更熱愛自己的事業,他要把自己的發明,自己的全副本領,傳授給生龍活虎般的水上人民的下一代!
16) 談話未了,一小時已經過去,工廠放工了。我們又趕緊下樓看時,工廠門前的大桌子上,擺滿了這一小時的成績,四圍站滿
17) 解放后,人民社會生活的改變,國內交通來往的頻繁,為著交際,為著社會的斗爭和發展,學習一種規范化的語言,是絕對需要的。但是漢語方音差別很大,尤其是福州話和北京話之間,有著很大的距離。福州小朋友們學習北京語音的優良成績,我深深地知道,是和他們教師的循循善誘,以及他們自己的不斷努力,分不開的。
18) 最后,小朋友們給我表演了木偶劇——黃鶴的故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對老農民夫婦,家里藏著一幅很好的黃鶴的畫,這幅好畫讓一個縣官看見了,便強迫這老大爺交了出來,等到縣官把這畫搶回衙門里,那只黃鶴卻從畫上飛走了。
19) 我極其興奮地坐在最前面,仔細觀看。小小的戲臺,不過有三四尺長,兩三尺寬。臺下垂著的布幕里,鼓鼓囊囊地在蠕動,還聽得見有人輕輕地在說話。
20) 不一會兒,臺上的幕拉開了,后面是很精巧的小小的布景,幾個古裝的木偶人,老頭子,老太婆,縣官,衙役……翩翩翻翻地點頭揮手,出來進去,動作很靈活,臺詞也很清楚,引起了滿場的歡笑。
21) 福建泉州的木偶戲,本是全國聞名的,演員們提線的技術很高,線下的木偶人,神氣活現,不但是四肢,連口目須眉,也無處不動。木偶劇還有一種長處,舞臺雖小,但是能表演出話劇所表現不出的一些場面。
22) 前幾天我曾看過泉州木偶實驗劇團表演的諷刺國民黨的短劇,場面真是偉大,有空戰,有海戰,還有解放一江山島!
23) 在《解放軍進行曲》聲中,噴氣式飛機,軍艦,登陸艇和水陸兩用坦克,一齊向一江山島進發;五顏六色的降落傘,像花瓣一般地往下灑;一時海波洶涌,炮聲隆隆,英勇的步兵和海軍陸戰隊,在空軍的掩護下,一舉登陸,鮮明的紅旗,在一江山島的最高峰上,嘩啦啦地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