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古詩詞《靜夜思》鑒賞
時間:
寧靜2
小學生必背古詩
《靜夜思》是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表達的是思鄉之情。這首詩雖然只有區區二十個字,但就流傳非常廣泛,它幾乎是全世界華人耳熟能詳的一首名篇。在我國最廣為流傳的《靜夜思》版本是明朝版本,與宋朝版本個別字有出入。
靜夜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投奔其族叔當涂令李陽冰,后卒于當涂,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愿,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