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詩詞《卜算子 詠梅》
初中背景
這是陸游一首詠梅的詞,其實也是陸游自己的詠懷之作。陸游一生酷愛梅花,寫有大量歌詠梅花的詩,歌頌梅花傲霜雪,凌寒風,不畏強暴,不羨富貴的高貴品格。詩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詩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絕句》里寫的:“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這首《卜算子》,也是明寫梅花,暗寫抱負。其特點是著重寫梅花的精神,而不從外表形態上去描寫。
卜算子 詠梅
朝代:宋代 作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鑒賞
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的作境遇,這是第三層。結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看,梅花的命運有多么悲慘,簡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讀者已經融入了字里行間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上來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推上最高峰。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只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致”的香味,卻永遠“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無主、風雨交侵的威脅,只是盡自己之能,一絲一毫也不會改變。即使是凋落了,化為“塵”了,也要“香如故”。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處境,風雨侵凌,凋殘零落,成泥作的凄涼、衰颯、悲戚,一股腦兒拋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見勁節”(卓人月《詞統》)。而這“勁節”得以“想見”,正是由于該詞十分成功地運用比興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謝來形容自己,已將梅花人格化。“詠梅”,實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給人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為一首詠梅的杰作。
此文章主要表明了詠梅的高潔情操,體現出詠梅堅強不屈的精神,值得讀者們的學習。
這首詞以梅喻人,上闋寫梅的處境和遭遇:寂寞無主,還要加上風雨催逼!下闋寫梅的氣節操守:無意爭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我們從梅花的命運與品格中不僅可看到詞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讀出詞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潔的精神世界。 這首詞是陸游在宋、金斗爭中,力主抗戰,矢志不渝,但屢遭打擊,告老歸田后所作,是一首托物言志詞,借梅花寫自己孤寂境遇和堅貞節操,表明了一位愛國者身處逆境仍光明磊落的心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