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必讀的中外名著
1、用名貴的珠寶來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來充實自己。
2、虛心的人,常想自己的短處;而驕傲的人,卻常炫耀自己的長處。
3、蜜蜂采集百花釀成甜蜜,人們讀了群書能夠明白真理。
4、勞動是文明的來源;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5、利器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后。
6、干旱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長的少年需要書籍。
7、星星使天空絢爛奪目;知識使人增長才干。
8、糧食補充人類的身體,書籍增長人類的智慧。
9、世界上有三種寶貴的東西:知識、糧食和愛情。
10、書籍準備了卻不讀,就好像廢紙一樣。
11、積累知識,勝過積累金銀。金銀有一天會花光,知識卻不會消失。
12、泰山不是壘的,學問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語自厚。
13、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
14、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學問,不掛嘴上。
15、退筆如山起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中小學必讀的中外名著精選篇2
讀書的意義,不僅要從個體的知識需要來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讀書作為人類歷史性活動的實踐來理解,從人類文明傳承發展的需要來理解。其重要性在于,從此人類的經驗可以超越面對面的授受而廣泛傳遞。
于是,書成為記載人類經驗的載體,閱讀、書寫成為人類經驗、知識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積、傳承、增長的最重要方式。
讀書與修身有著密切關系,修身的首要一條就是讀書。如果對社會、人以及人際關系的認識不能建立在健全理性的基礎上,就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而要達到理性的自覺和明澈,就離不開讀書。
讀書是通往夢想的一個途徑,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凈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于人生。
人一生就是一條路,在這條路上的跋涉痕跡成為每個人一生的軌跡,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見的風景是有限的。書籍就是望遠鏡,書籍就是一盞明燈,讓我們看得更遠、更清晰。
人生與追求因讀書而有根據,一旦找到此類書籍就應讀熟,作為行為根據。關注相鄰學科知識,專業面要廣,要明確往往有時候不可能學什么就做什么,必須要有多方面的能力。
中小學必讀的中外名著精選篇3
《昆蟲記》
法布爾(jean-henri fabre,1823~19__年),1823年生于法國南部圣雷翁村一戶農家,童年在鄉間與花草蟲鳥一起度過。由于貧窮,他連中學也無法正常讀完,但他堅持自學,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847年,來到阿雅克修中學,在那里遇到了影響了他人生選擇的兩位學者,他從此打定主意,教學之余潛心研究昆蟲。1857年,他發表了處女作《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的昆蟲學祖師列翁·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贊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達爾文也給了他很高的贊譽,在《物種起源》中稱法布爾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
《海底兩萬里》凡爾納(1828-1905),生于法國。是現代科幻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敘述的是法國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教授探海旅行的故事。故事起因是1866年所發生的一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怪事。當時不少航行船只在海上發現了一頭大“海怪”。出于對航海安全的考慮,美國派遣了一艘對“海怪”進行追逐。后來落水,被“海怪”所救,并隨“海怪”遨游四海,歷盡艱辛和風險,探索海底秘密。全書情節曲折,懸念迭出,引人入勝。想像豐富,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所展現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麗更令人興趣盎然,同時也能使人從中學習到有關海洋生物、氣象、地理等方面的豐富知識。這不愧是一部雅俗共賞的文學作品。
《培根隨筆》是英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寫的。這本書的內容涉及哲學、倫理、處世之道等,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態度。《培根隨筆》讓讀者懂得了其實一個人的外表不重要,最重要是自己的內在美,我們要把自己的“美”充分的發揮出來,做一個“美麗”的人.
《簡愛》是英國十九世紀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們普遍認為《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詩意的生平”的寫照,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寧夫人構成那個時代英國婦女最高榮譽的完美的三位一體。
故事簡介:簡愛的父親是個窮牧師,當她還在,幼年時,父母就染病雙雙去世。簡愛被送到蓋茨海德莊園的舅母里德太太家撫養,里德先生臨死前曾囑咐妻子好好照顧簡愛。簡愛在里德太太家的地位,連使女都不如,受盡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一天表兄又打她了,她回手反抗,卻被舅母關進紅房子里,她的舅舅里德先生就死在這間屋子里。她被幻想中的鬼魂嚇昏了過去。重病一場,過了很久才慢慢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