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蘇菲的世界讀后感600字
讀蘇菲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2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著重大的影響,接下來我將要介紹一本好書,就是《蘇菲的世界》。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在一段時間內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就像一個謎團一般在她的眼前展開。當剛剛拿到這本書時,聽到看過的同學都在說這本書十分難讀懂,于是我便沒看這本書。
但有一次,我在家里閑著無聊,就從書架上拿下來了一本書,就是那本《蘇菲的世界》。我隨便翻開一頁細細的品讀起來,頓時我被這本書中的情節吸引住了,覺得越看越有趣。另外,在這其中也有很多的好詞比如“花木扶疏,無中生有”……一些我從來沒有看到過的詞語和許多句子如同這個句子“當天氣變暖,積雪融盡時,千千萬萬的花草樹木便陡地自荒枯的大地上生長起來了”。使我非常有畫面感,仿佛置身于其中,也在那個氛圍中,自己就是其中的主角。同時文章中的一些好詞佳句都十分準確,使文章大大增色不少。其中故事里的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描寫的十分具體,因為這些句子大多數都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夸張……修辭手法,這樣的寫作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讓我領略了優美的文字的同時,也讓我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就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蘇菲的世界》一書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世界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
讀蘇菲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3
這是一本關于哲學史的小說。是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1994年獲”德國青少年文學獎”與”最優秀作品獎”《蘇菲的世界(Sophie’sworld)》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敬仰與贊嘆、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而且也為每一個人的成長——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桅燈……
《蘇菲的世界》不論就內容,或就其受歡迎程度來看,都是極吸引人的一本書。這本書的成功,顯示了一個重要的社會指標,就是社會大眾渴望知識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說里,塞進整部西方哲學史,對追求速度的這一代而言,本身就極具魅力。除了追求知識的流行趨勢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覺察到當今教育上的缺失,我們的教育并未提供有關人生和其意義的必要知識,而這些答案正隱藏在哲學的奧秘里。現在,我們有機會一一來巡視,到底這些飽學之士,教了我們些什么。
這本書的流行有其重要性,我們可以從好幾方面來看。全書雖非學術性著作,但它是一本捍衛哲學的書,正因為其大眾化,它也就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看法”。這本書不是在探討哲學上的某一特別思潮或歷史,而是嘗試對每一派別做概論式的介紹,并說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說是一本集”學術界一般看法的摘要錄”。因此,這本書表達了當今知識分子的立場。
讀蘇菲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4
有一本書叫做《蘇菲的世界》他講述的是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導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 到佛洛伊德 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 更離奇……
看完這本名著,我有一個感想,那就是:蘇菲他是一個好奇而且好學的孩子,從他接過神秘來信時,他就有一種好奇感,再加上信上那些奇怪而且深遠的問題,使她情不自禁的去弄懂這些問題。接著就在一位導師的引導下思考一些各位大師所思考的問題,首先他應該有自信,然而事實卻比他想象的更離奇、怪異。
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么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于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每個人的大腦里、者,但《蘇菲的世界》的的確確是嶄新的世界。那是智慧的世界、夢幻想的世界、敬仰的世界、感嘆的世心里面都想得很多。雖然有一些不切合實際,但是那都是一些發自于內心的幻想,更不知道怎么去表達,但我們都會有同樣的感受,那是一種哲學的幻想。 先人把一個又一個不解的哲學命題留給了后人,把一部又一部經典的傳世佳品賜予我們。哲人用藝術的口吻教導生靈,文人用理性的筆觸感染靈魂。我們的祖先在遺留寶貴精神財富的同時,更把彌足珍貴的鑒賞之道傳授于世。
讀蘇菲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5
也不知某年某月某日,一覺醒來發現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矛盾,這可能也是從看蘇菲的世界開始的吧
看蘇菲的世界時,看到她每件事都刨根問底,竟然從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種共鳴;但是自己內心深處卻覺得她是一個而不折不扣的笨蛋,竟然什么事都想那么多,搞不好學習也會一落千丈。
此處我想了比較長的時間,到底是應該較為成熟些,每件事逆來順受,還是應該每件事刨根問底,這是多么的矛盾啊,當時我想;這個問題可能連哲學家也解不出來吧,我的內心的兩股思想像五線譜一樣交織碰撞,我的五臟六腑在都被燒灼,我是多么渴望像泓泉一般的真理啊。
是選擇自由的暢想,還是選擇循規蹈矩,一步一個腳印,這兩者都存在風險性與可能性,前者一飛即達,后者一輩子平平穩穩,不愁吃穿,卻默默無聞,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前者若一飛不起,必定一生不能翻身,疾苦一生,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后者便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安穩,在現代社會中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沒有一雙標新立異的翅膀是不行的,只是摔倒了還可以再拍拍身上的泥水再爬起來,但是在千百次爬起來后,天已經黑了,你也將化作塵世間的一縷浮塵了,隨風飄飛了……
聰明的;請你告訴我,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明天太陽依然升起,時鐘依然運轉,我們的問題,卻可能已悄悄的塵逝了……
讀蘇菲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6
《蘇菲的世界》對于許多人來說都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入門書,作者喬斯坦·賈德用生動的語言為讀者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是世界與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展......告訴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故事由一個14歲的小女孩蘇菲接二連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開序幕,“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這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讓蘇菲在迷茫中開始思考,并在哲學家艾伯特的引導下開始學習西方哲學。蘇菲在一次次的書信中穿越時空,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從神話、命運到啟蒙,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從黑格爾到馬克思,從文藝復興到浪漫主義,賈德借一次次信件提出疑問,將蘇菲一點點引入其中,跟隨著蘇菲的腳步,也讓我不由自主跟著蘇菲一起困惑,一起思考,一起學習...
這本書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作者在書中這樣說到:“我們生活的這世界就像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這白兔的體積極其龐大,因此這場戲法要數十億年才變得出來。
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這只兔子的細毛頂端,他們剛開始對于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然而當他們年紀愈長,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來。他們在那兒覺得非常安適,因此不愿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仔細想想,其實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我們知道的越來越多,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也逐漸消失了。
我記得《小王子》里有這么一句話,“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而這本書的意義就是讓我們找回曾經擁有的好奇心。
讀蘇菲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7
這是一本關于哲理的書,我開始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我認為這會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
我開始并不知道,這本書是講些什么的,當我看到第一章,我便知道這是講哲學,每當我看到一個問題,我也會思考,但往往都是以失敗告終,就比如,第一個問題“你是誰?”我當時的第一個回答就是,我就是我,但蘇菲卻比我們想的還要多,她還聯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事物。比我們想的還要深入,還有“世界從何而來”“哲學是什么”“奇怪的生物”這些問題把我弄得暈頭轉向,使我對這本書沒有了興趣,讓我接著讀下去的是那個寄信胡神秘人,她是誰呢?為什么要寄信給蘇菲呢?
我繼續的往下讀,后面的內容并不象前面那樣難以解讀,而且越往后面讀,我就覺得我的四周被金燦燦的陽光照著。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雅典之旅。艾伯特的穿越和雅典兩千四百年前的樣子,使我大吃了一驚,我當時的思想是和蘇菲一樣的,這是不是在拍電影呀!怎么會有人一下子就回到古代的雅典呢?可能是在做夢,對于雅典之旅,這就像是在講一個故事,讓人通俗易懂。
這本書講了許多關于哲理的知識,都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我們都沒有提出疑問,并認真思考過。哲理是一門很復雜又是很簡單的一門學問,但這門學問最重要的就是動腦筋和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會認真思考,直到尋找到答案,我們應該學習蘇菲那種愛思考,堅持不解的精神。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懂得思考,而且都深入的去探究,那這個世界的知識分子肯定會比現在多得多。《蘇菲的世界》帶給了我另一種感覺,一種難以解說的感覺,就好像如果你站在宇宙,你就是宇宙中渺小的塵埃,你非常地想去探索,但宇宙太大了,不論你怎么努力,永遠都觸碰不到它的邊緣,既然望不到邊,那就讓我們更加努力去探索吧!
讀蘇菲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8
世界從何而來?在沒有讀過這本書之前,我從未問過或想過這個問題。或許是偶然間爸爸媽媽告訴我這里是世界,從此我就知道這兒是世界。一天當中,我會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但我卻從未提出過一個為什么?不只是我一人,大家都把世界想得理所當然,世界仿佛與我無關。所以,作者用了很生動的比喻,宇宙就好像魔術師從帽子中拉出來的一只兔子,關于突然變出兔子的事,我們知道這不過是魔術師耍得把戲罷了。
我們只是想知道他如何辦到而已。然而,談到有關世界的事實,情況便有些不同了。我們知道這世界的不只是魔術師妙手一揮、掩人耳目的把戲,因為我們就生活在其中,我們是它的一部分。事實上,我們就是那只被人從帽子里拉出來的小兔子。我們與小兔子之間唯一不同的是:小兔子并不明白它本身參與了一場魔術表演。我們則相反。我們覺得自己是某種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們想了解其中的奧秘。關于小兔子,最好將它比作整個宇宙,而我們人類則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不過哲學家總是試圖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看個清楚。
一些地域,一些風土人情,但思想是沒有限制的。蘇菲只是書中的一個虛擬人物,你又是誰呢?蘇菲是智慧的意思,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第一次讀《蘇菲的世界》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會收獲更多。
讀蘇菲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9
讓人驚訝,這是一本哲學故事書。讀過之后,不僅能讓我們收獲知識,還可以讓我們懂得好奇心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件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快樂的學習。
《蘇菲的世界》講述了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在年幼時面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并提出了認識世界的問題,得到了解答的故事。
在此前,寫過的《北大邏輯課》有異曲同工之妙。
《蘇菲的世界》的內容基本忘記,但它修正過我一些世界觀,讓世界在我眼中似乎有些不一樣了,這是這本書提供的最大價值。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除了對比隔壁家的小孩,我們還會對比美國小孩。傳聞,美國有一個小孩上學以后,知道了一個0代表太陽,而他母親憤怒的將學校告上法庭,并索賠巨款,因為他的孩子失去了想象力,再看到0時,不會說雞蛋了。
這個故事應當是虛構的。
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人對世界的認識是多么的固化,人的想象力又有多重要,當一個人擁有想象力,就像擁有翅膀,可以看到別人看不見的世界,這種感覺是多么奇妙。
而一堂邏輯課,或者一個哲學課,通過故事來講給人聽,又是多么悅耳,從而感受到世界不同的美好。
《蘇菲的世界》擁有這一切,盡管書名看起來像衛生巾的廣告。當我們讀完這本書,會覺得原來知識是可以用不一樣的方式去學習的,而且哲學也是一門有意思的課,可以指導我們的生活。
讀蘇菲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10
《蘇菲的世界》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在一天放學回家后,發現了一封神秘的信。從此以后,蘇菲就開啟了學習哲學的道路。她學習了古希臘哲學,認識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弗洛伊德等眾多的哲學家。可漸漸的,蘇菲意識到自己其實是不存在的,是少校艾柏特為慶祝女兒席德的生日而虛構出的人物。在故事的最后,蘇菲終于逃出了書中的世界,來到了席德的世界中。
整本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封信上的那三個字:你是誰。蘇菲收到信后再思考這個問題,正在閱讀的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是,我究竟是誰呢?
這是也許每天都會有人問的問題,這是平時做自我介紹時必須要回答的問題。然而靜下心來想,答案似乎并沒有那么簡單。
我是學生?我是女孩?那學生不止七一個,世間也有成千上萬個女孩。如果我換了個名字,如果我的長相并不像現在這樣,那么我是不是就不是我了呢?人會不會真的有靈魂。如果是這樣,我只是存在于一個身體里,靈魂與思想才是真正的我,是這樣嗎?
我生活的地球是茫茫宇宙中及其微小的一個星球,而我、我們,更是宇宙中非常渺茫的存在。地球少了任何一個人,也不會停止轉動。那我該怎樣讓這個世界記住我,記住我是誰呢?
我思考了很久以后,我只能回答說:我就是我。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任何詞語來說明。
你是誰,這個問題看似非常簡單,卻又似乎永遠也沒有答案。或許為窮盡一生也不知道:我,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