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父與子感想
讀后感通常包括對所讀內容的簡要概述、分析評價、個人觀點以及引申思考等多個方面。寫讀父與子感想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讀父與子感想,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父與子感想篇1
說實話,《父與子》是我看得最久的漫畫書,我記得第一次看它是在寒假的時候,老師推薦我們買,我就立即把它買回了家,一屁股坐在沙發上,一邊吃東西,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我一看封面,咦,就很有意思。畫面上的三個人,有一個坐在木馬上的小孩,還有一個長得像甘蔗的人和一個長得像皮球的人,其中:“皮球”在倒立,“甘蔗”在扭著頭,給小孩子剪頭發。而且“皮球”的屁股上還頂著一頂帽子。我一下子明白了,坐在木馬上的是兒子,那根“甘蔗”是理發師,而倒立著的就是孩子他爸了,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開書看了下去,我發現,這本書里面的故事更好看,每一頁都有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雪人的反擊》讓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太過分;《會走的箱子》告訴我,人不要動歪腦筋;《我們還缺少的晨報》告訴我們要敢于創新。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失敗的音樂會》。一天,父親和兒子想辦一場音樂會,于是,父親買了一把薩克斯,兒子買了一把小號。兩個人回到家,滴滴滴地開始練習。可是,兩個人都認為對方吹的不夠好,所以最后只是各自坐在一邊生悶氣,音樂會最終也沒有舉辦。后來,他們兩個盯著自己的樂器看了很長時間,父親發現自己的薩克斯像個大煙斗,兒子覺得自己的小號像個平常玩的吹泡泡玩具,于是父親倒了幾盒煙絲在薩克斯的斗里,點上火,美美地抽了起來;兒子拿來一大桶泡泡水,把小號的口泡到里面,吹起泡泡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東西都不是絕對的只有一個功能,要學會開動腦筋,開發出新的功能。
讀父與子感想篇2
假期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漫畫《父與子》,我一看到書里父親和兒子的樣子就很可笑。書里有調皮、可愛、喜歡搞惡作劇的兒子。長著大胡子、善良、又經常被人嘲笑的父親,爸爸和兒子發生的每一個故事,看后都使我哈哈大笑。
比如說,爸爸會把夢與現實搞混,爸爸夢見兒子在拔小天使的羽毛,等他醒來后,發現兒子真的在玩羽毛,就打了他,其實兒子是在玩普通的羽毛。一天兒子回家,發現家里窗戶不停地冒煙,以為著火了。
于是二話不說就沖了一桶水進去,爸爸成了落湯雞。其實,是爸爸在抽煙。我最喜歡的是戰爭允許一切手段,講的是兒子和父親在浴缸里玩船模大戰,兒子勁太小,總是打不中父親的船模,父親卻百發百中,這下兒子可生氣了,正當爸爸得意揚揚得把兒子的船模放進水里的時候,兒子打開浴頭,把爸爸林成了落湯雞,爸爸灰心喪氣的去換衣服的時候,兒子卻興高采烈的把爸爸的船模一個又一個的扔進水里,書里的兒子是多么聰明呀!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看完了這本書,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也想起了我跟爸爸一些有趣的事。雖然他們兩個都有缺點,但爸爸和兒子感情深厚,善良,可愛,熱心助人,我非常喜歡他們。我要學習他們的優點,做一個善良樂于助人的人。
父與子全集的讀后感6
有一天,父親帶著兒子去買燒雞,回來的路上,想著馬上就能吃到美味的燒雞,父子兩個的臉上寫滿了幸福,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伐。
真是忙中出錯,走得越快傘兜起來的風也越大,結果大風把傘連同燒雞一塊刮走了。父親和兒子大驚失色,跟著雨傘趕忙追了過去。真是太湊巧了,燒雞連同傘不偏不倚正好落入了一戶人家的煙囪里。父子兩人透過窗戶看去,臉色漸漸沉了下來。屋內一家六口人圍在灶臺前看著母親做飯,鍋里只有一點點的青菜。“看來他們是一戶很窮的人家,也許他們的午飯就是這些了。”兒子嘴里嘟囔著。
燒雞突然從煙囪里落了下來,正好落進鍋里,屋里一家人的臉上寫滿了詫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看到一只油乎乎的燒雞確實在鍋里時,全家人沸騰了,孩子們圍著燒雞是又蹦又跳,爸爸媽媽不停的在胸前畫著十字,嘴里念著:“感謝上帝……”。顯然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吃到過肉了。
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看著母親把熱氣騰騰的燒雞端上來,孩子們興奮的臉上泛起了紅潤,手里揮舞著刀叉,等著享受這美味的大餐。
窗戶外的父子倆看著這一幕,眼睛也濕潤了。他們默默的相互看了一眼,便悄然離去了。走著走著,他們幸福的吹起了口哨……
讀父與子感想篇3
看漫畫《父與子》有感今天,我看了《父與子》,內容是這樣的:
一天,天氣很晴朗,父親王二和兒子小剛一起出去春游,他們來到郊外的公園。爸爸一看天氣這么好,景色又美,就對小剛說:“兒子,來給爸爸拍張照片吧!”小剛高興地說:“好啊!我知道小山上的景色很好,我們去那兒拍吧!”爸爸欣然同意,就跟著兒子上山去了。
一路上,小剛蹦蹦跳跳走在前面。爸爸挺著個肚子邊喘氣邊往前走,他看見路邊有些美麗的花兒,心想:好風景,好天氣,再加上幾束美麗的花兒,這樣拍起來一定更好看!于是,王二就折了些花兒,繼續往前走。小鋼帶爸爸來到一處風景很美的地方,正要喊爸爸照相,卻一眼看到了他手中的花,心想:老爸是個成年人,怎么連保護環境也做不到呢!他想說什么,但又不知怎么說。忽然,他眼睛一轉,自言自語地說了一聲“有了”,就朝爸爸走過去。
小剛對爸爸說:“爸爸,我想起來了,還有個更美的地方,我們去那里拍吧!”爸爸一聽,可高興了,連忙但應到:“好!”說完有興致不哦不哦的跟著小鋼走。
小鋼把父親帶到另一個地方,王二左看右看,并不覺得美。他轉過身來,正要問兒子是怎么了,卻看見一塊木牌:上面寫著“禁止折花”四個字。王二想到手中的花,連馬上紅了起來,一時有點不知所措。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小鋼的手中“咔喳”一聲,已經把老爸那慚愧的樣子拍了下來。爸爸叫他趕快銷毀,小剛卻不肯,他笑著說:“什么時候你講文明保護環境了,我就把照片刪了。”
后來,他們又去黃山旅游。王二看見有些人到處有人在寫“---到此一游”,不禁也有一點想些寫,但他突然想起那張照片的事,結果不光自己沒寫,還勸別人別寫。小剛見爸爸大有進步,心里很高興,就把那張照片刪了。
《父與子》這篇漫畫的意思,就是要我們保護環境。文中的小剛有巧妙的方法教育了爸爸,我們要像小剛學習,不僅自己要講文明,還要向身邊的人做宣傳。
讀父與子感想篇4
《父與子》是一本漫畫集,它是出自德國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之手,父與子實際上就是卡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寫照。一九三四前,德國的報刊雜志都是那么的枯燥乏味,那么的無趣,自從這一篇篇父與子的漫畫登到了《柏林畫報》上,人們的生活又多了幾分歡聲笑語。
欣賞幽默大師的杰作,不禁令我開懷大笑,如你能站在作品的主人公角度思考,會發現更多道理。其中漫畫《雪人的報復》,讓我記憶猶新,夜深人靜,有人將兒子精心制作出來的雪人打翻。我想這個人真是可惡,但又對他手足無措。早上,兒子發現哭了起來,父親詢問了原因,不慌不忙地做了雪人的衣服,穿在了身上,夜晚,那人又來打翻雪人,沒想到自己被踹了一腳,他以為遇上了鬼,立馬嚇得逃之夭夭。看著很有趣,引人哄堂大笑。但你站在父親的角度想,會發現父親并沒生氣,而是樂觀的對待這件事,并且讓那個人得到應有的報應。這不比生氣的結果更加讓人高興嗎?如果我下棋可以樂觀地下,放下勝負的包袱,放開下,自由大膽得下,將會占據形式的主動。如果很悲觀,心里一直想著勝負,想我會輸,放不開,則是一盤接一盤的輸。
父親的樂觀收到了效應,兒子善良的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在作品《魚兒的來信》中可以得到體現。某天,風和日麗,父子一起出去釣魚,結果兒子在白板上寫了“我們今天不想來——魚兒”,潛入水中,將白板放在了魚鉤上,我看得哈哈大笑,等著父親上當。,父親還以為是釣到了魚,興高采烈地將線收回來,發現是個畫板,父親疑惑不解,一看是魚兒的來信,便不再釣魚。后來,我才發現原來兒子的用意是在保護魚兒的生命。兒子這么善良,凡事都先為其他生物著想。使我自愧不如。如果我幫媽媽掰綠豆芽,不但可以加快效率,還給媽媽減少一點負擔,她就輕松了一點,剩下的時間我就可以自己分配了。還可以學習勞動中的一些技巧。這不是一石四鳥嗎?
善良、樂觀,讓生活更精彩。正是父親和兒子那善良、樂觀的本性,使他們遭遇困難不絕望,獲得意外財富不忘本,一直過著許多人向往的快樂生活:平常而快樂,溫馨又奇妙。
讀父與子感想篇5
這是一本選材于家庭故事的漫畫,它出自德國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之手。該書主人公是一對父子,爸爸幽默搞笑,兒子淘氣可愛,是一對世界著名的歡喜冤家。雖然這本書里沒有文字,但其有趣的漫畫,卻讓人更懂得了漫畫的內容。
父與子,他們過著無憂無慮,快樂溫馨的生活,從一對普通的父子成了200萬馬克和宮殿的繼承人,又漂流到無人的小島,但他們那善良、淳樸的性格和深深的父子情一直伴隨著他們到漫畫結尾。這部漫畫以深深的父子情感動了數億讀者,但其間又不失搞笑之風。那就讓我來介紹 父子倆吧 !
爸爸
這位爸爸深愛著自己的兒子,雖然沒有真正為我們說明,但在他的每一個舉動中,都可以看出這一點。他非常善良,也非常幽默,同時帶著一種傻乎乎的感覺,讓人一見到他就有一種想笑的沖動。哦,對了,他還經常為了一些小錯誤,打兒子。不過,棍棒底下出孝子,兒子非常愛他的爸爸;俗話說;打是情,罵是愛。爸爸因為把孩子當做親人,所以才打孩子。這是一位十分愛自己孩子父親。
兒子
這是一個聰明、淘氣的小男孩,他時常會“捉弄”老爸,但同時他又會使用他的小聰明替爸爸解決問題。但有時卻會被爸爸“誤解”,招來一頓痛打。他愛他的爸爸,當他的爸爸受到別人嘲笑時,他總會替他的爸爸打抱不平。這個小男孩雖然有一點小聰明,卻總是想找機會不學習,哦,對了,他還很貪吃。就像我一樣,會偷偷拿零花錢買東西,他和我一樣有著純真的遐想,有著無限的幻想。我們唯獨不同的是:他有的是快樂的童年,巨大的空間。
這是一對快樂的父子,這是一對猶如兄弟的父子,這是一對搞笑幽默的父子。他們善良,他們淳樸,他們樂觀,他們……他們就像是一對鐵哥們(哦,比鐵哥們還鐵!),形影不離,最令人羨慕的是:他們之間沒有隱私!
這就是父與子,一對不一樣的父子,一對樂觀善良的父子,一對令人羨慕的父子……不僅小說里,真實生活里也是有的哦!
讀父與子感想篇6
偶然的機會我和爸爸在“大眾書局”看書的時候發現了這本有意思的父與子。第一次看這本書并沒有被它的封皮吸引。因為里面的爸爸是個長著大胡子、挺著大肚子的禿頭男人。從封面上絕對沒有《冰雪奇緣》、《瘋狂動物城》、《海洋奇緣》這樣的書吸引我。但是當我靜下心來用心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原來爸爸和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被記錄在這本《父與子》里。
爸爸和孩子就像生命中的搭檔。當父親有了困難時,第一個想起的是孩子,當孩子有了困難時,第一個想起的就是自己的父親。有時候孩子是父親的開心果,有時父親是孩子的頂梁柱。
孩子總會按照父母的模樣裝大人,比如有一集,兒子認為用兩樣東西就可以妝成爸爸的模樣。他先貼了胡子,帶了頭套。等他對著鏡子皺眉裝爸爸的時候,一臉苦相,正好被路過的爸爸看到。接下來其實他發現長大未必是件快樂的事情。
作為小孩子,我覺得每天都很開心。因為我有愛我的爸爸媽媽,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都會給予我無私的愛護和幫助。我也愛我的爸爸媽媽,我能跟他們一起體會生活中的快樂,每一個點點滴滴。不論我學習成績上有進步,還是我的古箏考到了更高的級別,又或者我讀到了一本好書。我都想告訴他們。對了,我現在還有個新的小伙伴,我的弟弟!雖然他現在還不會說話,不過等他稍微長大一點的時候我一定把我所以看過的好書和有意思的動畫片給他看。
家人就是要一起分享快樂,我愛我的家和家人。
讀父與子感想篇7
《父與子》由德國作家埃·奧·卜勞恩所寫。書中描繪了一個慈祥的父親和一個調皮的兒子。
父親是個禿頭,嘴邊有兩撮小胡子,一雙眼睛總是瞇瞇的,非常的和藹慈祥。兒子有一雙像豆子般的小眼睛,頭發亂蓬蓬的,像一堆草,穿著一件米黃色的衣服非常的調皮,但他很愛他的父親。
他們經常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兒子在一支雪茄中放了一個爆竹,遞給了父親,父親渾然不知,把雪茄放在嘴里抽了起來,爆竹被點燃了,黑煙籠罩了父親,兒子很傷心,以為父親要死了,就哭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黑煙散去了,兒子一看,呀!父親還在叼著雪茄,臉被炸黑了,一點沒有受傷,只是像個非洲來的黑人。這個故事說明兒子雖然調皮點,但他是深深的愛著父親的。
父親也非常的愛兒子,有一天他在種樹,看見一個人追著兒子,便把樹拔了起來,向那人沖了過去,結果那人嚇得落慌而逃。
后來,父親和兒子出名了。有人假扮他們表演馬戲,有人按他們的樣子做出了氣球。父親和兒子到哪里都會被人指指點點,他們受不了了這樣的生活,于是便向太陽走去。父與子到達了天上,父親變成了笑瞇瞇的月亮,象征著光明;兒子變成了陪伴在他旁邊的一顆小星星,象征著快樂。
這本書里的一個一個小故事,幽默風趣,讓人欲罷不能,一直都想讀下去。有的引人哈哈大笑,有的耐人尋味,還有的一開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等明白了其中的一個詞語或者句子時才明白這個故事有多有趣,多好玩。而且這本書讓我和我的爸爸親近起來,我還明白了不少詞語的意思,最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人們互相信任,互相尊重,這世間就會充滿愛。你也來讀一讀吧!
讀父與子感想篇8
最近,我讀了《父與子》這本書。這本書非常有趣,里面的故事內容讓人忍俊不禁。
《父與子》是一本漫畫書,顧名思義這本書里的主人公是父親和兒子,父親非常愛他的兒子,兒子也十分愛他的父親。說到這里,你們可能會問:咦?這不會是很正常的事嗎,有什么好玩的?別著急,我還沒有說完呢。
給大家說說這本書里我最喜愛的一個小故事《幫兒子寫作文的代價》。漫畫描述的是兒子非常討厭寫作文,每次都非常苦惱。父親十分心疼兒子,決定幫兒子寫作文交到學校。等到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老師點評了大家的作文,唯獨沒有點評兒子的作文。放學后,老師把兒子叫住,問他:“這個作文是誰寫的?你帶我去見見他。”兒子帶著老師來到了自己家,父親非常高興地接待了老師。可是老師并沒有很熱情地回應父親的接待,而是怒氣沖沖地批評了父親一頓,教育他不該替兒子完成作業,還指出作文出現了不少錯別字,然后還打了父親的屁股。父親和兒子都很委屈。
讀到這里,我覺得很搞笑。笑完了之后又一想,父親怎么能幫助兒子完成這樣的事情呢。這樣不僅沒有教育到兒子,還讓兒子變懶。每個人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父親寵愛孩子,把兒子當作寶貝,什么都替他做,這樣兒子怎么獨立?怎么進步?我想到自己在寫作方面也應該加強閱讀,好讀書,讀好書,多積累一些好詞好句,不依賴父母,不要犯故事里那樣的錯誤。
讀父與子感想篇9
今天,在學校的時候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我不禁贊嘆父愛的力量真偉大呀!
《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講了:有一年發生在美國的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艱辛,經過38小時地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了兒子和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讀完后,我不禁贊嘆父愛的偉大,就因為父親靠著自己對兒子的諾言,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也因為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才能在廢墟里等待父親36小時,這樣的父子之情讓人催淚,父子倆擁抱的時候,這是多么感人的畫面呀!我在想,在父親挖掘的時候,兒子又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兒子是靠什么活下去的呢?這些都讓我疑惑不解。
其實,這樣深厚的父愛,在我們生活中也常會有,只是我們沒有發現。
有一次,我的數學只考了89分,被老師叫了家長,回家后我害怕極了,生怕爸爸訓斥我。但相反,回家后,爸爸溫和地說:“你這數學沒有考好,我知道不是你沒有用心復習,畢竟你那天復習到一點才睡。”回房間后,我躺在床上睡覺了,爸爸輕輕地進來關上了窗戶,又給我蓋上了被子,才踮起腳尖輕輕地出去了。我想:有時候父愛并不是表面的語言,而是在背后默默地照顧你,呵護你。
是啊,父愛就像一棵大樹,一個溫馨的家,他可以為你遮風擋雨,在你遇到困難時,他總是第一時間幫助你;在你遇到挫折時,他總會第一個去鼓勵你;在你受到欺負時,他總會第一時間去保護你……
讀父與子感想篇10
寒假里,我看了《父與子全集》這本漫畫書,這本書有趣又生動,作品中一幅幅小巧精致的畫里面閃爍著智慧之光,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永遠地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其中的一些連環畫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如《忘加葡萄干的蛋糕》、《輸不得的父親》、《不值得幫助的家伙》、《馴馬的對策》、《假面舞會的化妝》、《畫的照片》……,這些連環畫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有時我笑得前仰后合,有時笑得眼淚都出來了,還有時一發不可收拾,笑得我話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以漫畫的形式表述父子情感的書,禿頭的大胡子得爸爸的和藹、慈祥、幽默。留著刺猬頭的淘氣的兒子的調皮、聰明、可愛。漫畫形象地刻畫了一對父子的生活情景,他們時常在一起玩耍,一起搞怪,其樂融融。看完后,覺得這本書有著不同的“味道”。
在這里我給大家簡單的說比較有趣的故事:《忘加葡萄干的蛋糕》,父親在做一個蛋糕給兒子吃,等大功告成后,卻又發現忘加葡萄干了,這該怎么辦呢?正當父與子苦苦思索時,兒子抬頭看見1把槍,靈機一動,有了一個好主意:他讓父親把葡萄干當成子彈發射到蛋糕里。看到這里,我感到了禿頭的大胡子得爸爸的幽默,和留著刺猬頭的淘氣的兒子的調皮;《輸不得的父親》。父親在與兒子下象棋,下著,下著,父親輸了,可是,他卻把兒子一頓打。仿佛回到了童年,有了一顆“嫉妒心”;《不值得幫助的家伙》讓我銘記于心。有一天,父與子正在街上散步,看到有一個人十分賣力地在拉一輛車,父子倆起了善心,要幫幫這個人,可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個人一開始還一起幫著推車,后來,他竟然自己坐在了車上,一邊抽煙,一邊唱歌。這可氣壞了父與子,父親給了那人一個巴掌:“真是個不值得幫助的家伙!”這本書中的故事里,我感受到父與子那顆純真的童心。
快樂是金,快樂使我們健康、使我們幸福,讓我們每天都懷著快樂的心情,去迎接早晨的太陽吧!
讀父與子感想篇11
暑假里,我看了《父與子》這部漫畫書,作品中一個個生動、幽默、滑稽的小故事都是來自于漫畫家卡勞思與兒子克里斯蒂安在生活中的真實寫照。
這本書講的是長著刺猬頭、調皮、可愛、喜歡搞惡作劇的兒子與長著大胡子,善良,經常被人嘲笑的父親,他們演出了一場場生動又好玩的畫面,看后使我哈哈大笑,回味無窮。
漫 畫《父與子》這本書非常有趣,處處顯示父子之間深深的愛。《父與子》中我最喜歡的畫面是《父親幫忙》這幅畫面。這個小故事主要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寫 家庭作業的時候,父親看孩子非常的為難,一時糊涂的父親心疼兒子,就替兒子寫起作業來,兒子非常高興。第二天,老師檢查作業時,發現兒子的作業跟平常的筆 記不一樣,經過老師三番五次的審問后,最終兒子承認是父親替自己做的作業。于是,放學后,老師一起和孩子回家,要家訪,進到家里,就對孩子的父親說:“既 然你愿意幫孩子做”好事“,也幫孩子接受懲罰吧!”于是就出現了老師打爸爸屁股的這幅滑稽的畫面。
從這幅畫漫中,我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依賴家長,作業對于自己非常重要。這位父親對孩子的愛是不對的,這是溺愛孩子。
讀父與子感想篇12
這個暑假,我讀了《父與子》這本漫畫書,雖然這本書沒有文字,只有彩色的圖片,但是這本書還是讓我看了許多遍,非常受我的歡迎。說真的,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剛翻了幾頁,心里就想:這本書就單單一些圖片,沒什么好看的。可媽媽說這是這本書是好書,應要出38元錢買,沒辦法“母命難違”。
回到家,我開始看起了這本書。書中的這位父親長著大胡子,光禿禿的腦袋瓜兒,下面長著一個與頭不相稱的身子,身上穿著一件黑馬甲和一條的白褲子。一雙圓圓的眼睛里,張著兩只比芝麻還要小的眼珠。只要看一眼這位長相滑稽的父親。我突然醒悟到,我之前的感覺是錯的,這的確是一本好書。因為這里面的小故事,都是我們身邊的事兒,作者用藝術把它給夸張化了!
如《引書如室》這個故事:傍晚,該吃晚飯了,父親、母親都坐在了飯桌前,可兒子哪兒去了?于是,母親便命令父親去找兒子。父親挺著大腹便便的肚皮,去臥室找兒子。這時候,兒子正趴在地上看有趣的書呢!看到父親的來臨,兒子仿佛接到了“圣旨”,馬上便走出了房間。咦?餐廳怎么又缺了個人?哦,正在書的前面趴著的父親還沉浸在書中呢。這時候的父親像一個老頑童,全然不顧妻子和兒子正在餐桌前餓得“咕咕”叫。沉浸在書里,看到精彩之處,還在地板上飛快地跺幾下腳呢!肥腸滿肚的肚子把屁股壓得老高,拖著腮幫子的雙手,這可真有趣。
在看這本書時,我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我也可以說出其中大概的內容,這就說明我可以看懂了。說到這,你們肯定會問,不是說這書沒文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是的,正因為這書沒文字,才讓我看著上的生動形象的畫面,發揮自己的想象。這不僅培養了我們的觀察能力,而且還能把他的語言在畫中轉述給別人聽,真是一舉兩得。書中很多故事都能使讀者在幽默的同時體會出更深的寓意。使人明理。這就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讀書,要讀能讀懂的,有意義的書。《父與子》這本書,讓我的假期有了許多歡樂。
讀父與子感想篇13
感動天地的父子情——《父與子》這本書,真實完整的向我們刻畫描述了一幅幅作者卜勞恩與愛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的畫面。作品中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閃爍著智慧之光,無言的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雖然這些日子很短暫,但卻永遠震撼著人們的心靈,讓我們流連往返。
雖然這本書中沒有一個文字,但卻讓我們一看便懂:懂得父親對兒子那種一起玩一起樂的友誼與快樂;懂得父親與兒子那種可以用心靈溝通的美好狀態;也懂得父親對兒子的那種愛子情深;更懂得作者想要向我們描述的那種內心深處的愛子情懷……這是一個粗心的父親,他不同于其他父親的一絲不茍;這是一個貪玩的父親,他不同于其他父親的嚴謹認真;這是一個深愛著孩子的父親,但他卻不會像其他父親那樣逼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而又正如我們所說,這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的兒子也是一個真實的孩子!
看到這里,我的心里不禁又多許傷感,又有更多復雜的感受交織著我的心:這個結局雖然讓我感覺不夠完美,但卻又很真實;雖然讓我感覺有些傷感,但也許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美的結局,任何事物都不會有完美的結局,上天總要讓它在完美的情況下摻雜著些許瑕疵。我似乎看到了卜勞恩為了反對法西斯在監獄里那絕望而又堅定的眼神中,透漏著一種永遠的東西,這東西叫希望,永遠的希望。
雖然真實的父與子走了,但我們心中的父與子卻永遠留在心中。那是永遠的父與子,那是永遠的父愛象征!
讀父與子感想篇14
這幾天,我看了德國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的《父與子》。這是一部風靡全球的漫畫,雖然沒有文字的描述,但那一幅幅小巧精湛、閃爍著智慧之光的畫面,幽默而又生動,溫馨而又感人,令多少人忍俊不禁,令多少人感慨萬分,令多少人深思動容。
我喜歡那個兒子的調皮、機靈、天真無邪,喜歡爸爸的開朗、寬容、充滿童趣。尤其是爸爸能用慧眼,發現小孩的閃光點,善于利用孩子的思維解決大人的實際問題,是多么值得敬佩。
讀父與子感想篇15
《父與子》這本深受大家喜歡的連環畫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塑造了一對善良、正直、寬容的父子,文中流露出純真的父子之情和融融的天倫之樂。
書中的父與子就是取材于作者本人與兒子,整本書充滿著智慧,深深地吸引了幾代的讀者,至今仍滿全球、風靡世界。更讓我們全家愛不釋手,增添了我們的生活情趣。
看了這本書后,我覺得父親真的很愛他的兒子。我最喜歡其中的一片漫畫《給兒子的驚喜》。漫畫中寫了放暑假了,父親想給兒子一個驚喜,在一天早晨,兒子還沒睡醒的時候,父親叫了一個人幫忙和他一起把兒子的床搬到了汽車上,途中并沒驚醒兒子,把兒子的床搬到了野外。當兒子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已竟然置身在美麗的田野之中,有明媚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可愛的動物陪伴著他。兒子感至幸福極了,他驚訝地說:“哇哦!我一定還在做夢吧?”
看,多好的爸爸呀!如果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這樣愛兒子的爸爸,那這世界將會多美好啊!
讀父與子感想篇16
《父與子》是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取材于家庭幽默故事傳說的漫畫書。本書出自德國著名漫畫家埃·奧·卜勞恩之手。
這本書沒有文字,完全靠一幅幅妙趣橫生的畫面來闡釋一個個耐人尋味的道理。它們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流瀉著純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倫之樂,幾十年來,一直震撼著讀者的心靈。
該書的主人公是一對父子。父親搞笑幽默,兒子淘氣可愛。翻閱這本書,仿佛身臨這個歡樂幸福的家庭之中,父子二人演繹著一幕幕幽默溫馨的畫面,翻閱后既使人捧腹大笑又令人回味無窮。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裝病》。這個故事傳說講了兒子起床后不想上學,于是假裝自己生病。這個幼稚的舉動當然逃不出父親的法眼。父親先關切地給寶貝兒子端來一杯熱茶,又用繩子將小床改成“秋千床”,再陪在兒子身邊,一邊搖秋千一邊給他講故事傳說,每一個舉動都釋放著濃濃的父愛。然后父親出門去了。兒子趁機“大鬧天宮”,不料玩得最開心的時候,被突然回來的父親逮個正著。哈哈哈!兒子的“奸計”沒有得逞,只好乖乖地背著書包上學去了。
《父與子》中一共有182個小故事傳說,這些故事傳說活靈活現地記錄了一對父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為小讀者再現了一幕幕幽默生趣耐人尋味的家庭生活畫面。透過這一個個小故事傳說,我仿佛看到了我和爸爸的影子,爸爸既會用他那獨特的幽默引導我,又會用他的威嚴教育我,也會用他的快樂感染我。而我,在爸爸的陪伴下無憂無慮地成長。
謝謝你——埃·奧·卜勞恩,是你引領我走進這幽默的漫畫世界。
讀父與子感想篇17
寒假里,我看了《父與子全集》這本漫畫書,這本書有趣又生動,作品中一幅幅小巧精致的畫里面閃爍著智慧之光,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永遠地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其中的一些連環畫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如《忘加葡萄干的蛋糕》、《輸不得的父親》、《不值得幫助的家伙》、《馴馬的對策》、《假面舞會的化妝》、《畫的照片》……,這些連環畫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有時我笑得前仰后合,有時笑得眼淚都出來了,還有時一發不可收拾,笑得我話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以漫畫的形式表述父子情感的書,禿頭的大胡子得爸爸的和藹、慈祥、幽默。留著刺猬頭的淘氣的兒子的調皮、聰明、可愛。漫畫形象地刻畫了一對父子的生活情景,他們時常在一起玩耍,一起搞怪,其樂融融。看完后,覺得這本書有著不同的“味道”。
在這里我給大家簡單的說比較有趣的故事:《忘加葡萄干的蛋糕》,父親在做一個蛋糕給兒子吃,等大功告成后,卻又發現忘加葡萄干了,這該怎么辦呢?正當父與子苦苦思索時,兒子抬頭看見1把槍,靈機一動,有了一個好主意:他讓父親把葡萄干當成子彈發射到蛋糕里。看到這里,我感到了禿頭的大胡子得爸爸的幽默,和留著刺猬頭的淘氣的兒子的調皮;《輸不得的父親》。父親在與兒子下象棋,下著,下著,父親輸了,可是,他卻把兒子一頓打。仿佛回到了童年,有了一顆“嫉妒心”;《不值得幫助的家伙》讓我銘記于心。有一天,父與子正在街上散步,看到有一個人十分賣力地在拉一輛車,父子倆起了善心,要幫幫這個人,可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個人一開始還一起幫著推車,后來,他竟然自己坐在了車上,一邊抽煙,一邊唱歌。這可氣壞了父與子,父親給了那人一個巴掌:“真是個不值得幫助的家伙!”這本書中的故事里,我感受到父與子那顆純真的童心。
快樂是金,快樂使我們健康、使我們幸福,讓我們每天都懷著快樂的心情,去迎接早晨的太陽吧!
讀父與子感想篇18
前些天,我從的書箱里翻到了一本漫畫書,用了兩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
這本書是德國的卜勞恩畫的,看了讓人忍俊不禁。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的爸爸和書中的父親一樣,其實爸爸并不是我心里想得那樣兇,他也是一個很愛我的好爸爸。
他們過著無憂無慮,快樂溫馨的生活,從一對普通的父子成了200萬馬克和宮殿的繼承人,又漂流到無人的小島,但他們那善良、淳樸的性格和深深的父子情一直伴隨著他們到漫畫結尾。這部漫畫以深深的父子情感動了數億讀者,但其間又不失搞笑之風。那就讓我來介紹父子倆吧!
爸爸
這位爸爸深愛著自己的兒子,雖然沒有真正為我們說明,但在他的每一個舉動中,都可以看出這一點。他非常善良,也非常幽默,同時帶著一種傻乎乎的感覺,讓人一見到他就有一種想笑的沖動。哦,對了,他還經常為了一些小錯誤,打兒子。不過,棍棒底下出孝子,兒子非常愛他的爸爸;俗話說;打是情,罵是愛。爸爸因為把孩子當做親人,所以才打孩子。這是一位十分愛自己孩子的父親。
兒子是一個聰明、淘氣的小男孩,他時常會“捉弄”老爸,但同時他又會使用他的小聰明替爸爸解決問題。但有時卻會被爸爸“誤解”,招來一頓痛打。他愛他的爸爸,當他的爸爸受到別人嘲笑時,他總會替他的爸爸打抱不平。這個小男孩雖然有一點小聰明,卻總是想找機會不學習,哦,對了,他還很貪吃。就像我一樣,會偷偷拿零花錢買東西,他和我一樣有著純真的遐想,有著無限的幻想。我們唯獨不同的是:他有的是快樂的童年,巨大的空間。
我覺得書里面的父親很愛很愛他的兒子,有一篇叫《哄兒入睡》,父親用盡了各種方法,哄他的兒子入睡,可兒子十分頑皮,不管父親怎么哄,他就是精神十足,最后,父親哄得筋疲力盡,倒在兒子的身邊睡著了,這時候,兒子也摟著父親的脖子甜甜地睡著了……,真是父子情深啊!看著看著,我不禁也想起爸爸哄我入睡的情形,我也甜甜地笑了,因為我也有深愛著我的父親,我也感覺很幸福呢!
讀父與子感想篇19
《父與子》是一本陪伴了我五年的書籍。腦袋扁圓,穿著馬甲,一頭亂發的兒子,這就是父子兩個的形象。我喜歡里面的每一個漫畫故事。書中的父與子其實就是作者卜勞恩與他的兒子,而書里描繪的故事也就是卜勞恩父子之間的故事。我喜歡這對父子的幽默以及他們的樂觀,真誠和樂于助人。
書中父子濃濃的親情,讓我感動。在《父子情深》中,父親為了哄兒子睡著,使盡了渾身的招數,又是陪著推小車,又是陪著踩高蹺,呵呵,最后他們都累了,一起睡在了兒子的小床中……《小出逃者》中,兒子因為打破了玻璃,讓父親很生氣,他一賭氣跑出去了,晚上8點了,看到兒子還沒有回來,爸爸心急如焚的出去尋找,因為沒有找到,很失望的準備進家門時,又被皮球擊中,雖然兒子還是犯錯了,爸爸還是驚喜的抱住了兒子……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爸爸也很愛我。據說在我小時候,他也是經常為了哄我睡覺,累的自己和我都睡著了……哈哈。當然我犯錯的時候,他也會很嚴厲的批評我,不過我知道他是為了我好……原來我們也是現實版的“父與女”。
書中父子樂觀的生活態度,讓我欣賞。《新鏡子》中,爸爸砸了很多的釘子,都是釘不好,最后終于把新鏡子訂上了,可以得像演雜技一樣照鏡子,不過,他們還是那么的高興。《因禍得福》中,父子兩個在冰面溜冰,掉到了冰窟窿中,但是他們竟然抓到了兩條魚……《天降烤鴨》,雖然烤鴨“飛了”,但是因為幫助了的貧窮的一家人,他兩個比自己吃了還開心。
喜歡《父與子》,不僅讓我哈哈笑,還讓懂得,生活的美好源于愛心和樂觀!
讀父與子感想篇20
昨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父與子》,它的作者是德國幽默大師埃·奧·卜勞恩。其中父子善良、正直、寬容的藝術形象,處處充滿著智慧之光,時時流露著純真的父子之情。
《父與子》是一本幽默、溫馨,流露岀純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倫之樂,感人至深。生活在納粹統治的恐怖陰影下的人們,在這組作品中看到了一個久違的澄清無比的世界。
在這本書里,沒有戰爭,沒有歧視,沒有政治,有的只是一個慈父、一個稚子,他們之間不斷地發生著各種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善良和溫情是永遠不變的主題。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魚兒的來信》這一篇,它講的是:兒子不想釣魚,于是他把寫好的信掛在魚鉤上,然后回到船上對爸爸說:“爸爸,您的魚竿動了。”爸爸聞聲大喜,結果撈上來一看,信上說:我們今天不來了,敬禮!魚兒。
我還有一篇很喜歡的,是《生日禮物》講的是:爸爸看著兒子和小豬們的創意表演,爸爸開懷大笑的事情。
相信所有看過《父與子》的人都會被那對天真純摯、風趣可愛的父子逗得哈哈大笑。希望大家都喜歡這對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