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
讀后感是指讀者在接觸某篇文章或書籍后,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寫下對文章或書籍的總結和評價。寫好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是有技巧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方便大家學習。
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篇1
今天,終于到了看書的時間了,我捧起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讀的內容是托爾斯泰傳的第二篇《從喀山到高加索》。從這篇文章之中我知道了托爾斯泰一開始并不像我幻想的那樣學習多么名列前茅,而是成績十分平庸。在他的青年時期中,托爾斯泰一直重新覓得并試練種種與他適當的學說。
他把自己分析、分析……這無休止的分析,使他容易陷于空虛,但同時這也是他的`藝術的最珍貴的源泉。托爾斯泰厭倦了優秀階級,他去、借款,徹底的放蕩。1851年他避往高加索,混入軍隊中,在他的哥哥尼古拉那里。但在高加索他醒悟了,開始初吐它初期的花苞:《童年時代》、《一個紳士的早晨》、《侵略》、《少年時代》、《高加索人》、《十二月黨人》等陸續寫出。尤其是《童年時代》,它對托爾斯泰的成名很有幫助,但他卻對這部文學作品十分挑剔,“這是糟透了,”他和比魯科夫說“這部書缺少文學的誠實!”不過,有這種看法的只有他一人。
我很想知道托爾斯泰的軍旅生活是怎樣的。
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篇2
一個出生貴族的大作家,卻長著一張田野村夫的臉孔,并沒有獨特的一面。或許他是粗魯的,但他的靈魂是高貴的。他那眼睛,他那犀利的目光,似乎能將世界的一切事物盡收眼底,這就是列夫·托爾斯泰。直到現在,我才真真正正地了解到列夫·托爾斯泰,了解到一個作家對腐朽生活的批評和厭倦。
讀完這篇文章后,我的靈魂被震撼了,特別是讀到列夫·托爾斯泰的犀利目光時,我仿佛也被這目光擊中了一樣,敏銳深刻,而且能夠激發我的創作靈感,與之前讀描寫托爾斯泰丑陋外貌的感覺大有不同。
雖然開頭的種種描寫片段讓我感到非常吃驚,茨威格把他的長相,性格描寫得讓人無法接受,似乎托爾斯泰是一只吃人的獅子。但后來他的各種優點各種感情,全都包含在那雙“有一只眼珠”的眼睛體現出來。托爾斯泰給我的感覺就是,他的心靈美根本與他的外表沒有一絲聯系。托爾斯泰就是與俄國人民共同的命運,堅決站在農民的立場,否定富裕腐朽的生活,即使他本身也是出自一個很富有的家庭。
或許外表丑陋但是心靈高尚的列夫·托爾斯泰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讓我們見到了作家不同的一面,那種內心的震撼,讓我感受到了許多……
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篇3
今天,我讀了第三章《軍事生活》,知道了列夫·托爾斯泰的軍事傳奇。自1853年11月以來,俄羅斯向土耳其宣戰。列夫·托爾斯泰轉向北方和南方,但他始終懷有一顆愛國主義的心。他勇敢地戰斗,經常處于危險之中,但他并沒有失去寫作的信心。在這座碉堡的庇護下,在隆隆的炮火聲中,他不可磨滅的塞瓦斯托波爾編年史寫下了他們的悲傷和他自己的悲傷。這三部編年史——1854年12月的塞瓦斯托波爾、1855年5月的塞瓦斯托波爾和1855年8月的塞瓦斯托波爾——都體現了列夫·托爾斯泰強烈的愛國精神。
我通過列夫托爾斯泰的描述了解了戰爭的殘酷,這是一部在死亡的最后時刻仍在發展的世界喜劇。特別是,恐懼被他明確地識別出來,他的面紗被揭開,一絲不掛地暴露出來。在此期間,列夫·托爾斯泰先后寫了許多作品,如《兩個輕騎兵》、《柜臺日記》和《三個死人》。然而,六個月后,他寫了《波利·庫斯卡》(PollyKuska),又回到了《美麗的謊言》。
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篇4
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他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可是,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抱的清明環境才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第二年,他創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等優秀作品。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__》與《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并病死于一個小火車站上。
雖然別人都說他是“天才”“,但是《名人傳》里他自己說到:我只是個普通人,我不是天才,我是在后天的生活中,憑著自己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頂峰的。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屬于他自己的一份精華。我們要了解自己,選定方向,認真去追求。”如果每個人都能意識到開掘“智慧之門”的可貴,并且都有勇氣和決心,能踏踏實實,以自己的方式,認認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想我們有朝一日也可以驕傲地宣稱: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篇5
托爾斯泰粗獷的臉又長又笨重,短發覆在前額,小小的眼睛,寬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唇,寬闊的耳朵,因為無法改變丑相,童年時倍感痛苦。而且小時候的托爾斯泰不懂得失去母親的痛苦和悲涼。身為貴族后代的他,也更加不能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但是,厄運卻接二連三地降臨到他的頭上。
九歲那年,他失去了自己最親最愛的父親。父親的這一死,無疑對他造成很大的打擊,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實,心中充滿了絕望。然而在不知不覺中,也許是他被少年的熱情、強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驅使,也許是命運促使他選擇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他并沒有像其他的貴族子弟一樣乖乖地接受貴族的教育,繼承父母給的爵位。而是選擇接受那些來自西方的智慧——啟蒙思想。托爾斯泰反對戰爭厭惡戰爭,他向往和__。年輕的他看到了貴族的腐化和農奴制的落后。于是他拿起筆,來揭示社會。直到在安靜的鄉村生活中結束了他的一生。
我覺得托爾斯泰是不幸的。他得不到社會的理解,也得不到家人的認可,還被開除了教籍。但是我覺得他是個英雄。他就像太陽,照亮了那個漆黑的時代。
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篇6
今天我讀了第四章《愛情》和第五章《巨著》。我知道了列夫·托爾斯泰開始的作品中幾乎沒有女人的地位,但是在索尼婭·別爾斯的影響下,1859年,列夫·托爾斯泰創作出《夫婦間的幸福》。
在愛情的萌庇下,他又陸續寫出了威臨著十九世紀全部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__》和《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__》是羅曼·羅蘭那個時代的最大的史詩,整個世界的無數的人物與熱情在其中躍動。《戰爭與和__》一開始叫《1805年》,它的最初兩部發表于1865年——1866年間。它是描寫軍隊和民眾,是描寫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時的悲壯情景。《安娜·卡列尼娜》與《戰爭和和__》是這個成熟時期的登峰造極之作,而《安娜·卡列尼娜》則是一部更完美的作品。在以后的作品中,少女和婦人的形象增多了,甚至超過了男子。
正當列夫·托爾斯泰在趁興奮筆疾書之時,噩耗卻隨之傳來了。三個孩子夭折了,塔佳娜姑母、列夫·托爾斯泰的&39;義母、彼拉格婭姑母相繼去世,他的妻子亦病了。他的生活受著家庭中許多喪事的影響變得陰沉暗淡。“家庭中沒有完滿的幸福……”他寫道。這時,列夫·托爾斯泰又患了病,常常晚上感到一種悲苦十分駭人,等他起來時又完全恢復了。就在這如此艱苦的環境里1899年,列夫·托爾斯泰又寫出了巨著《復活》。在這本書中,令人贊嘆的是他真切的觀察能力,而且里面的人物十分豐富。
我很想知道列夫·托爾斯泰是如何離開人世的。
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篇7
“一個世紀以前,在大地上火光閃亮的俄羅斯的偉大靈魂,曾經是照耀我們青年時代的最純潔的光芒。在19世紀末那陰霾濃重的日暮黃昏,它是那撫慰人的星辰,它的目光吸引著、安撫著我們青少年的心靈。”這是《名人傳》作者羅曼·羅蘭對托爾斯泰發自肺腑的描述和贊美,作者把他放在最后來寫,不單單是因為他們所處的時代相同,更是因為托爾斯泰的影響力遍及整個世界。
他的出身比前兩位都要好得多,是一個俄國的貴族家庭,他從小就接受著典型的俄國貴族教育。也正因為如此,他靈魂中對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對農奴制的批判態度更尖銳地凸顯了出來。他年輕時放浪不羈,但隨著他對人民生活觀察得越來越深入,他就越來越厭惡自己的身份,并且從精神上支持著俄國人民的斗爭運動。他的三大巨著:《復活》、《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無不體現著他那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對于資本主義制度深深的批判。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員,我想,他若是看到百年后的今天,民主已經在世界上普遍存在,他該有多么興奮啊!他說:“我認為在這一確定的時刻,是所有有理智的人所渴望的真正的自由的基礎。”只可惜,他死在了勝利的前夕,沒能親眼看到他夢寐以求的人民的勝利。托爾斯泰,你那偉大的民族精神令我景仰,你那靈魂的光芒必將繼續閃耀!
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篇8
今天我讀了第四章《愛情》和第五章《巨著》。我知道了列夫·托爾斯泰開始的作品中幾乎沒有女人的地位,但是在索尼婭·別爾斯的影響下,1859年,列夫·托爾斯泰創作出《夫婦間的幸福》。
在愛情的萌庇下,他又陸續寫出了威臨著十九世紀全部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是羅曼·羅蘭那個時代的最大的史詩,整個世界的無數的人物與熱情在其中躍動。《戰爭與和平》一開始叫《1805年》,它的最初兩部發表于1865年——1866年間。它是描寫軍隊和民眾,是描寫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時的悲壯情景。《安娜·卡列尼娜》與《戰爭和和平》是這個成熟時期的登峰造極之作,而《安娜·卡列尼娜》則是一部更完美的作品。在以后的作品中,少女和婦人的形象增多了,甚至超過了男子。
正當列夫·托爾斯泰在趁興奮筆疾書之時,噩耗卻隨之傳來了。三個孩子夭折了,塔佳娜姑母、列夫·托爾斯泰的義母、彼拉格婭姑母相繼去世,他的妻子亦病了。他的生活受著家庭中許多喪事的影響變得陰沉暗淡。“家庭中沒有完滿的幸福……”他寫道。這時,列夫·托爾斯泰又患了病,常常晚上感到一種悲苦十分駭人,等他起來時又完全恢復了。就在這如此艱苦的環境里1899年,列夫·托爾斯泰又寫出了巨著《復活》。在這本書中,令人贊嘆的是他真切的觀察能力,而且里面的人物十分豐富。
我很想知道列夫·托爾斯泰是如何離開人世的。
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篇9
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他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可是,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我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抱的清明環境才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第二年,他創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等優秀作品。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可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我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在精神上,他一向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并病死于一個小火車站上。
雖然別人都說他是“天才”,可是《名人傳》里他自我說到:我只是個普通人,我不是天才,我是在后天的生活中,憑著自我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頂峰的。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屬于他自我的一份精華。我們要了解自我,選定方向,認真去追求。”如果每個人都能意識到開掘“智慧之門”的可貴,并且都有勇氣和決心,能踏踏實實,以自我的方式,認認真真完成自我的工作,我想我們有朝一日也能夠驕傲地宣稱: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托爾斯泰傳隨筆500字篇10
他是一個強健、精力抖擻的老人。他常常活動,并連結了一顆擔當奇怪事物的心。他面貌表面粗獷,好像任何一個下地干活的農夫,任何一個墟落貴族,任何一個軍官,任何一個獵人。除了他那能戳穿統統謊話的眼睛和主教似的大胡子,他的面貌面貌便是一個平凡的俄國男人。托爾斯泰作為一個藝術家倒是一絲不茍的。他會由于一個不適當的比喻讓印刷工人重新印刷。只為了完善無瑕的作品。托爾斯泰的作品具備一種特質:完全真實。正由于云云,他才成為了文壇的大家,成為了統統人類中最有人性的人。
終于把這本旨靈的列傳讀完了,我分外敬佩作者茨威格老師,他能把別人的心靈分析的云云正確,我信賴他也是一個大家。我想成為一個想列夫?托爾斯泰一樣的精力和身材上都堅不行摧的人,做一個真實平凡巨大的人。
合上這本書,我不想再把它投入黑暗的箱子里,也不在訴苦它不是一本真正的列傳,他讓我更深的相識了托爾斯泰。我會不停把它生存在書架的最頂層,時時去打開它,大概會有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