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讀后感300字
讀后感不一定是讀書的感想,但需要具備對所讀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和領悟的能力。寫好亮劍讀后感300字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亮劍讀后感300字,供大家參考。
亮劍讀后感300字篇1
《亮劍》是近些年來十分受歡迎的一部軍事題材小說,最近我抽空品讀了一下,故事曲折,人物形象生動,竟讓人流連忘返,一時放不下手來,最后,一口氣讀完了該作品,也終于明白該作品如此暢銷的原因。
《亮劍》以我軍將領李云龍的個人命運為主線,以歷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他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直到他在期間受到迫害自殺,到1980年予以平反為止的人生傳奇故事。體現了他作為中國軍人、作為開國將領、作為共產黨員所體現出來的忠誠,勇敢,堅忍不拔的優秀品質,特別是作品所點出的亮劍精神,更是成為許多人討論和學習的新的觀點。
“逢敵必亮劍”——在晉西北面對擁有先進武器的山崎大隊,在敵眾我寡形式下,李云龍率領著“獨立團”亮劍了;在解放戰爭中,面對武器精良,軍事理論過硬的老對手楚云飛時,他毅然亮劍了,沒有猶豫,沒有退縮,多的只是面對不同對手時靈活運用的戰術和策略,也正是他這種敢于亮劍的精神,使得他全殲了山崎大隊,取得了最后勝利。“狹路相逢勇者勝”,也正是對他驍勇善戰的真實寫照。
同樣“亮劍”精神不只屬于硝煙彌漫的戰場,也適用于現代社會,我們的生活、工作。首先面對困難要永不言棄。生活中遇到瓶頸、工作中被困難絆倒,都不要輕言放棄,也許再堅持一秒事情就能發生轉機,困難就能被解決。特別是在工作中,我更有深刻的體會,工程中遇到困難時,回避、退縮都無濟于事,只有正面“敵人”,才會有解決問題的機會。其次要能吃苦,提高自身實力。以卵擊石是有勇無謀的匹夫之舉。像小說中李云龍雖沒有上過軍事院校,卻身經百戰,積累下豐富的經驗,每次的戰斗并不只靠拼命的精神,而是有一套布部署計劃。而運用的實際工作中,在工程中解決困難時,同樣也需要一套部署計劃,按步驟一步步解決問題,而不能“一口吃個大胖子”,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總之,“亮劍”精神給了我許多啟示,勇往直前、奮勇拼搏,堅強無畏的軍人品質作為公路人的我們同樣適用,我們就是要汲取這種艱苦奮斗的精神力量,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不俗的事業。
亮劍讀后感300字篇2
我讀《亮劍》已經有一年的歷史了,把一本《亮劍》讀得個稀啪爛,現在讀著的這本是媽媽重新給我買的。說實話《亮劍》的精彩描寫簡直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讀著讓我如癡如醉,特別是對話描寫讓我讀后十分的贊嘆!
《亮劍》就像是一塊磁鐵把我深深地吸引著,讀了《亮劍》讓我知道了軍人的作風。尤其是主人公李云龍的語言風格更讓我贊嘆。記得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是軍人就要有亮劍精神,明知敵人比自己強,但也要拔出劍來與他搏斗,這才是亮劍精神!”小說中還有一句話是李云龍的兒子李健說的:“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要是革命的你就站出來,要是不革命的就滾他媽的蛋!”大家猜一猜,他兒子為什么這么小就會說出這種話來,也許就是李云龍的言傳身教吧!
雖說故事情節前面一部分說李云龍活得很英雄、很風光、很瀟灑,但是后來他的日子就沒有那么好過了,--時,他被馬天生迫害了。大家都知道,在--時期活下來的左派寥寥無幾,所以李云龍的結局就非常凄慘了。書上記載,他死的時候是用當年楚云飛送給他的勃郎寧袖珍手槍自殺的。他在自殺前還講過這樣一句話:“軍人的死法是用子彈!”就這樣,一代名將李云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實在讓人深思不已啊!
李云龍的死,讓我淚流不止。不過他還是有后福的,他兒子后來繼承父業,成為了一名中將。這是算是對九泉之下的父親的一種告慰吧!
亮劍讀后感300字篇3
讀《亮劍》,緣于三個由頭:
1、聽說這部電視劇不錯,于是幾乎不看國內電視劇的我看了一兩集,還行。
2、超市門口有一天突然進來個書攤,賣盜版書,每本10元,我于是把那些在正常價格時不知道是否值得買的書買了一堆回來,其中就有《亮劍》。我有個習慣,凡是有點看頭的電影電視,我都會找其劇本發源點的小說來看,有時候小說往往好過改編成的影視作品很多。
3、有天,一個朋友來家里坐,拿起《亮劍》看了好久,說,電視劇沒有拍后面這個部分,共產黨還是不讓表現這些,其實這些才真的值得一讀云云,于是我對這部買來卻沒有來得及翻開的盜版書有了興趣。
終于,前兩天頭痛,我用了自己土辦法吃了醋泡大蒜后裹上被子躺下,同時開始閱讀《亮劍》。
今天,我完成了第一遍通讀,做上記號后,我有些話想說。
《亮劍》的確不錯!
近10年來,我認為自己讀過的軍事題材小說中,一個《地獄之門》、一個《亮劍》,的確是可以下酒的好書。
《亮劍》的前半部份,我覺得還有些武打、硝煙佐料來勾引讀者的嫌疑,而后半部份,卻完全是另一回事情了。作者冒了一個很大風險,從軍魂、民族靈魂的角度,從農民暴動、長征、抗戰、解放戰爭、反右,一直追到--,這個角度,這個歷史大串聯,以前似乎沒有過。
在男子漢氣概、硝煙、打小日本等煙霧后面,我看出其中有個明確的主題,就是人道主義。
在這個明確主題的背后,我看出其中有個沉重的主題,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悲劇。
李云龍用子彈打穿的他的腦袋,我為這個在整部書中橫沖直撞的漢子而難過了,但我找不到發泄的地方,因為無論是收拾他的馬天生,還是打斷他肋骨的小兵,還是被他收拾掉的造反派,在作品里,沒有一個是真正居心不良的,沒有一個不是誠心誠意的,我無法把憤怒指向他們。
于是,郁悶產生了。
我覺得這就是作者的意圖。
這才是整部作品的關鍵所在。
我們的民族在那個時期,整體性地陷入了真誠的瘋狂,這幾乎是地球上有人類以來最大規模的瘋狂啊,10多億人,連續折騰10多年,任何一個會四則運算的人算算,都可以同意我的估計。現在看過去,有些荒.唐、有些滑稽、有些沉痛,更多的是:遺忘、淡漠,似乎,早就與現在沒有任何關系了。
是嗎?
我倒是認為,現在,我們的民族,以同樣的規模和更甚的狂熱程度,在進行著另外一輪狂奔,只不過與上一輪不同的,似乎是那次是舉世瘋狂的破壞,破壞曾經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任何東西,從千年古建筑,到剛剛成形的現代工業和城市,以及人們內心的最隱秘的思想和情感,無一例外,統統摧毀之。
現在,我們在進行舉世無雙的大建設,大制造,制造上自衛星、航天器,下至鞋襪、乳罩、針頭線腦等等,制造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種類的大小商品,以及那些游戲、動畫、影視后期制作、心中一閃念的無聊等等的精神商品,用數億人的超廉價的血汗,來支撐這個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屹立和暴走。
現在的大建設,和--期間的大破壞,規模如此類似,但缺失的東西也居然如此類似。
--期間,人人皆可為敵,軟骨頭、變節者、陷害者、冷漠者、--,比比皆是,但極為希罕的(也許根本沒有過)就是《亮劍》中塑造的李云龍這種硬角色,這是中國人在這百年來的確罕有的男人氣、霸氣、凌厲的殺氣和強有力的斗爭能力,作品用日本人、國軍、臺軍、蘇軍來反襯的,就是這些國人罕有的氣質。而李云龍在反右和--中逐漸變化而新生的氣質,卻是一種人道主義的覺醒,覺醒到在上述氣質之上,還必須有人性的自覺以及尊嚴,否則,強悍最終會轉化為暴戾,最終會變成一場可怕而慘烈的集體性浩劫。
我們的大建設時期呢?
我們真的反省清楚了--的災難了嗎?
我們擁有世界一流的技術、管理以及龐大的外匯儲備、氣勢洶洶的商品洪流、以及持續堅挺的貿易順差外,環顧我們身邊,以及我們可以接觸到信息,我們見到我們認識的、聽說的真正的男子漢嗎?有作品中這種“大將軍”式的人物嗎?
我們身邊,投機取巧,期望一夜暴富,什么都敢賣,什么都想賣的人,不計其數,朋友、親人、師長···統統都可以是上家或者下家,唯獨不必是他們原來的角色。如果沒有價值,就如同遺棄一灘污水一樣地揚長而去,在這個世界性的大制造運動中,中國人最令世界畏懼的,并非人口基數和勞動強度及成本,而是:中國人似乎沒有他們不能干的事情。改革開放時代超越一切制約和自制的經濟運動中的中國人,和文化革命時代超越一切法律與道德的----中的中國人,何其相似。
--的中國人是沒有自我的,一個最高領袖足矣。
現在的中國人沒有最高領袖,但他們有自我嗎?他們有自省和自覺能力嗎?
其實,他們還是有最高領袖的,不過,領袖已經落實到了一張張人民幣上,指導者他們的更細膩更無所不在的生活。
熱播的電視劇,一方面是講如何玩兒心眼兒的,如《雍正皇帝》之類,這是當前中國人多多益善都不嫌多的。
一方面是肉麻當有趣玩兒白癡的,舉不勝舉,這是在玩兒心眼兒玩兒累了,大腦一片空白狀態下消遣的。
還有,可能就是《亮劍》這種,猛然間出了一個異類,在中國足球無法滿足的空間,塑造了一個老爺們兒解解饞,不小心觸動集體內心深處的一個病根,集體抽搐了一陣。
我覺得這陣抽搐僅僅是表象,背后的確有個沉重的大主題。
遺憾的是,也許電視劇并沒有完成這個段落。
同時,我覺得小說本身也還短了一截,從暴動、長征過到--,小說在歷史軸線上的長度,是它的要害,但還是短了一截,后面這二十多年,尤其是現在這種和全球一起跨世紀的時期,才是更關鍵的。
小說畢竟為這個時期開了個小頭兒,總的來說非常不錯了。
我為這個都梁和他的《亮劍》狠狠頂一下!
亮劍讀后感300字篇4
主導我的生活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自己的夢,有人可能忘記了,有的人還在苦苦追求,冷靜的想想,其實夢與現實也不是怎么大嘛,我看啊,只在于心。
小的時候,我看過一部電影,很自然的我忽悠忽悠的笑了,我就是這樣的人,從此我也要主導我的生活。每一天,我都喜歡別人聽我講無厘頭人的笑話,我堅信我就是90后的周星馳。但是,漸漸的我發現了自然規律,我真是個天才,原來有我個性的同時也要遵守自然規律,不然的話。我逃課了,害老師傷心,媽擔心,爸爸放心:“沒事,調皮的孩子比書生好。”
后來有緣看了《亮劍》之后,真是驚醒夢中人啊,我完全明白了,亮劍里面的主人公李云龍所率領的獨立團,所向披靡。他的章法,領導是這樣評論的:“如果說男人,你小子有骨氣,有血性,如果說軍人,特別是指揮官,你小子狗屁都不如。”其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管理方式,當遇到強大的對手的時候敢于亮劍,多次打出中國軍人的威風。18集,命令是撤退的,因為敵我兵力上基本是2比1,這如果是老師的乖孩子可能就走了,李云龍判斷如果撤退將會更被動。下死命令在這里與日寇決一死戰,這已經不是他第1次抗命了,沒有李云龍這樣的人,中國的成語故事里就沒有“以少勝多,以一敵百的例子了。
李云龍就是生活的主導,但也得聽領導的命令,最主要的是他站在全局的利益上想問題,簡單的說就是對大家都有益的抗命,那一仗,李云龍隨意出擊的打法使敵人炮彈威力大減,獨立團就像狼一般兇猛的壞孩子,吹起沖鋒號,依靠著有利地形,鬼子拼刺刀不是有一手嗎,遇到獨立團的大刀隊,也只能落個全軍覆沒了。
經典,就是要靠這種人打出來的,做生活的主導,做良心的主導,做有原則的人,只要是正義的都應該站出來,亮出90后的威風,夢實現可以代表成功,但成功絕不代表夢,熱愛生活,熱愛老婆,這樣已經很成功了。
亮劍讀后感300字篇5
今天又看了一遍都梁的長篇小說《亮劍》,其中三個情節不由得使人沉思。
其一
該書第24章,丁偉少將參加軍事學院的畢業論文答辯,十分精準的預見到了我國未來沖突的對象將會是印度和蘇聯。
這引起了我的思考,站在2009年這個建國六十周年的歷史關頭,我國下一場沖突的對手將會是誰?俄國乎?美國耶?朝鮮乎?日本嗎?印度?臺灣乎?南海諸國乎?中亞乎?蒙古乎?規模會有多大?戰爭持續時間會有多長?我國勝還是負?以及戰后政治格局將會是什么樣子?
其二
該書第20章,趙剛初次與馮楠見面時,馮楠問趙剛:“一個青年學生投身革命二十年,出生入死,百戰沙場。從此,世界上少了一個淵博的學者,多了一個殺戮無數的將軍,請問,你在追求什么?為了什么?”趙剛回答說:“我追求一種完善的、合理的、充滿人性的社會制度,為了自由和尊嚴”。馮楠:“說得真好,尤其是提到人的自由與尊嚴,看來,你首先是趙剛,然后才是共產黨員。那么請你再告訴我,如果有一天,自由和尊嚴受到傷害,受到挑戰,而你又無力改變現狀,那時你會面臨著一種選擇,你將選擇什么呢?反抗或死亡,有時,死亡也是一種反抗。趙剛說:“馮楠,你要說什么?我想任何一種理論的正確與否,都需要社會實驗去證明,如果這種理論出現偏差,而社會實驗已經展開,你考慮過會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嗎?老實說,想過,但沒有結論,因為任何社會變革和社會實驗都要付出代價,不能因為有代價就什么都不做,我們共產黨愿意和各民主黨派一起去創建一種新的社會制度,不但要完善這個社會制度,也要完善我們自身和理論,盡量少付出代價,我現在做的,就是為這些。”
看完這段小說,我心中不禁涌出一種想痛哭一場的感覺。
其三
該書第25章,田雨的父親與趙剛在北京見面,席間,二人相見恨晚。趙剛端起酒杯道:“田先生,恕晚輩不敬,使先生不愉快了,來,請干了這杯……”他一飲而盡,臉色開始泛紅,情緒也有些激動起來。趙剛說:“田先生,我明白,您是有些擔心,伯執政黨的政策和法律流于形式。您有兩點疑問,第一是我們的法律是否公正。第二是法律對權力的限制問題。您是擔心我們黨能否做到這兩條?”田墨軒說:“不是擔心,而是已見兆頭,任何一個政黨,哪怕他的理論再先進,也難免有缺點,要連這點起碼的道理都不懂,也就無所謂先進的政黨了。我要說的是權力的限制問題,其實,貴黨的國家體制也是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建立起來的,至少是參考了三權分立的原則,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我們的人大常委會相當于國會,行使立法權。我們的----相當于總統,行使行政權。我們的法院也同樣是行使司法權。這種模式雖然建立起來了,但……恕我直言,這只是一種表象,事實上無法做到互相制約,還是貴黨一家說了算,缺乏最基本的監督,民眾缺乏干預能力,這樣就出現一個問題,如果貴黨的國策出現偏差和失誤,而民眾又無監督與干預能力,那么只好等貴黨自身去改正和調整,這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也許很漫長,整個民族會付不起這種代價的。此外,貴黨的階級斗爭理論作為國策也值得商討。我認為,政府的職責是管理國家,調和各階級、各階層由于政治、經濟地位的不平衡所產生的矛盾,盡量去減小這種差別,使矛盾趨于緩和。而不該激化這種矛盾,使某一階級或階層成為貴族,而某一階級或階層淪為奴隸。管理國家需要法治,顛覆國家的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公正審判,而不是個人意志的隨心所欲……”趙剛激動地打斷他的話:“難道我們的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各民主黨派的監督,還有司法機關、監察機關都是流于形式?我們就真的解決不了?這樣說是否也有失公正?”田墨軒緩和了口氣:“趙剛啊,遠的不談,胡風一案總是剛剛過去吧?我們的司法程序恐怕還抵不上一個御批。在我眼里,這位胡先生本是個大左派,怎么一下就成了反革命分子?似乎很難解釋得通。”
亮劍讀后感300字篇6
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亮劍里的經典話語,亮劍這本書雖然看了好幾遍,但是卻還是一有空就拿起來津津有味的看幾個章節,每看都有新的體會,都讓人生有感觸。比電視劇中更能感受李云龍那種亮劍精神的豪氣與勇氣。
讓人百看不厭的情節就是那野狼峪的白刃戰,那天加強營400多號戰士一動不動地趴在公路兩側,但是身著單衣的戰士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凍得兩排牙不停地撞擊,情報錯誤來的是敵人戰斗力最強的關東軍,可是他們毫無懼色,路邊枯草在一瞬間全被掀開,一排排雪亮的刺刀,部隊如潮水般沖上公路,頃刻間,身著黃色軍裝和灰色軍裝的人群絞殺在一起。戰斗十幾分鐘就結束了,田野里橫七豎八地躺滿了血淋淋的尸體,像個露天屠宰場。300多個關東軍士兵的尸體和300多個八路軍尸體都保持著生搏斗的姿勢。有如時間在一霎間凝固了,留下這些慘烈的雕塑。
正如李云龍在面對關東軍時說的,如果古代劍客和高手狹路相逢,假定對手是天下第一劍客,你明知不敵,但是你不能退縮,要不你憑什么當劍客。對,明知是個死也要寶劍出鞘,這叫亮劍,沒這個勇氣就別當劍客,倒在對手劍下不算丟臉,那叫雖敗猶榮!
生活中我們也是這樣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我們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時,我們也要勇敢的去面對,失敗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連面對的勇氣都沒有。有了這種精神,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身陷重圍,他也能勇往直前,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如泰戈爾所說讓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拿出亮劍般的精神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亮劍讀后感300字篇7
最近看了幾集根據都梁的軍旅小說《亮劍》改編的同名電視連續劇。被電視劇里主人公李云龍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所振顫于是心里一熱就找來了《亮劍》這部小說原汁原味的欣賞一翻。
看完以后也著實讓我感動了一翻這是一部宏揚無產階級革命主義精神的主旋律小說本片有著較強藝術風格與文學品味同時又是一部制作精良具有史詩風格和悲劇色彩戰爭題材。與以往渲染美感和壯烈的戰爭題材小說不同《亮劍》不打算消解戰爭的真實和殘酷《亮劍》是一部戰爭藝術和傳奇色彩融會貫通的主旋律作品。小說中愛國精神與英雄主義、鐵血丹心與人世常情、斗智與斗勇、友情與愛情交相輝映。片中刻畫出了一個可以媲美“石光榮”、“姜大牙”的軍人李云龍他身經百戰性情暴烈表現出一種鐵血軍人的氣勢。這里八路軍不再是攻無不克的神兵天將而是打得漂亮說得明白的人間鐵軍。
中國人強調仁包括對敵手。所以大敵當前很多人逃之夭夭并美其名曰:保存實力。但李云龍說:“古代劍客和高手狹路相逢假定這個對手是天下第一劍客你明知不敵該怎么辦?是轉身逃走還是求饒?當然不能退縮要不你憑什么當劍客?這就對了明知是個死也要寶劍出鞘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就叫做亮劍”。
任何一支團隊都要有自己的傳統。傳統是什么?傳統是一種性格是一種氣質。這種傳統和性格是由這支團隊組建時首任長官的性格和氣質決定的。他給這支團隊注入了靈魂從此不管歲月流失人員更迭這支團隊靈魂永在。這就是魂。中國人現在太需要一種敢為人先的精神一種勇立潮頭不倒的精神一種敢想敢說敢做的精神一種鐵嘴銅頭橡皮肚的精神了。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逢敵亮劍當自強。劍鋒所指所向披靡!亮劍精神就是我們的魂。
和平年代的亮劍精神應該是強國面前不卑不亢的國家形象應該是團結拼搏、奮勇爭先的民族風貌;應該是敢于攀登善于啃硬骨頭的不畏艱難的英雄主義精神。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把振興中華作為己任每個人都為自己的祖國竭盡全力民族崛起指日可待中華民族必將巋然屹立于世界之林!和平年代不再需要我們以命相搏但英雄主義精神絕不能丟!亮劍是在金錢權勢面前保持純潔高尚的情操;亮劍是在攀登科學技術高峰時遇挫折不氣餒、敢于向科學最前沿發起猛攻;亮劍是在國內國際經貿戰場上的斗智斗勇寸利必爭;亮劍是在思想領域和其他意識形態的堅定不動搖;亮劍就是在中華民族崛起的征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什么樣的艱辛我們都敢于面對它研究它戰勝它哪怕失敗一千一萬次!
亮劍讀后感300字篇8
“逢敵必亮劍“,這是我讀完了都梁《亮劍》一書后,非常記憶猶新的一句話。我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到底何為亮劍?又亮的是怎樣的一把劍?這把劍對于一個國家與民族,又有怎樣的意義與責任。
這使得我我想到了,書中的主人公李云龍。他是一個略帶草莽氣息,且有幾分綠林好漢味道的人物。他雖然大字不識幾個,曾經只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鄉間篾匠。但是因為生存,因為骨子里的那一腔熱血,那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使得他積極的投身進了革命,從倆萬五十里長征到全中國解放,他金戈鐵馬,整整征戰了三十余年。
在戰場上他拋頭顱,灑熱血,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只為民族可以長治久安,只為百姓可以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家家都能有口熱飯吃,戶戶都能有件暖衣穿。他先抗日,后反蔣,平金門,戰朝鮮。面對強大的對手,他明知不敵,卻要毅然的與之斗爭。即使全團倒下了,即使全團陣亡了。也終要化成為一座山,一道嶺,不讓敵人跨過這道山,越過這條嶺來傷害一方百姓。
他為了民族大義而戰,為了國之尊嚴而戰。他曾經說過,“做為一名軍人,就算是死,也要戰死在沖鋒的路上。”他沒有空口說白話,李云龍用了他傳奇一生的時間,去完美的做到與兌現了他曾說過的話,并且也展現出來了,中華鐵血男兒的氣魄。
我認為在李云龍身上所體現的,就是這種“亮劍”的精神。那是一種無敵可擋的大無畏精神,那是一種正義永遠戰勝不了邪惡的舍身救人精神,那是一種我們中華民族,世代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軍人,需要有這種亮劍的精神。
百姓,需要有這種亮劍的精神。
國家與民族,更需要有這種亮劍的精神。
亮劍,亮的是一種智慧與謀略,亮的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膽識,亮的是不屈服于殖民列強主意的堂堂中國人。
亮劍讀后感300字篇9
這幾天再一次被《亮劍》所吸引。粗略想來,在這七八年的時間里,留在我腦海中較深印象并不多。一是反映東北某地日軍遺留化學武器泄漏引起的恐怖小說,名字已經忘卻了。二是前兩年的《長征》。再就是眼下地方電視臺重播的《亮劍》。究其喜歡的原因,主要是原本就喜歡戰爭片,更重要的是喜歡《亮劍》中的男人極有男人味,是一群真正的男子漢。
在反掃蕩的殘酷戰斗中,獨立團的騎兵連面對數十倍的日寇騎兵聯隊,寧死不屈,決戰到底。在騎兵連長“騎兵連,進攻!”的吶喊聲中,十幾個戰士——幾個戰士——對敵人發起一次又一次的沖鋒,直到僅剩下斷了左臂的騎兵連長一人。即使這樣,連長依舊聲嘶力竭地呼喊著“騎兵連,進攻!”,毫不猶豫的沖向敵人——戰斗結束了。戰刀無語,遠天低垂,默默的黃土記下了中華民族這沉重的一幕。騎兵連長那被硝煙熏黑的、因憤怒而近似扭曲的臉,那噴著仇恨火焰的眼睛,那滴血的斷臂,這幾天來一直在我心中揮之不去。這是一種精神,一種靈魂,一個民族的精神,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民族正是有了這種精神,這種靈魂,才得以在災難深重的一百多年的歷史中頑強的抗擊、生存,才熬過了黎明前的黑暗。
今天,我們可以忘記昨天,可以忘記痛苦,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這種精神,不能忘記這種靈魂,尤其是在歌舞升平的今天。
亮劍讀后感300字篇10
相信大家都讀過《亮劍》吧,就算沒讀過,在電視也看過吧,《亮劍》里的李云龍、孔捷、丁偉,組成了一個無敵的晉西北鐵三角。這三個人的部隊是共產黨的王牌軍隊,打過無數的勝仗,立下無數的戰功,可是這個李云龍,也犯了無數的錯誤,職位總是被貶后,準會打一個漂亮的勝仗,職位又再次上升,總是如此,上級,拿他也沒辦法。
在記憶中應該是在第十六章里,李云龍剛新婚的一天,便被日本的山本一木所帶領的特種部隊把他的老婆帶走,在這一戰中,李云龍部傷亡慘重,敵人死了二十人左右,而李云龍部卻死了五十幾名戰士,這是李云龍帶部隊大戰以來,他遇到的最強悍的對手。李云龍截獲情報,知道了這只特種部隊,躲在平安城里,李云龍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通知分散的部隊,緊急集合,去攻打平安縣城,李云龍看到自己的部隊怎么也進不了城里,他不想在看到自己兄弟們受死了,他便拉出剛繳獲來的意大利式大炮,準備開炮,正在這時,山本一木把李云龍的老婆抓了出來說:“李將軍,你的妻子在我手里,倘若你還是個有情義的人,你就將你的妻子帶回去,放我們一條生路。”這時秀芹(李云龍的妻子)大喊:“團長,俺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快開炮啊,不讓俺看不起你。”李云龍不想在讓自己的兄弟們在喪命了,一咬牙,一跺腳說開炮,這是和尚跑來說,團長,在讓我帶兄弟們沖一次吧,李云龍一腳把和尚踹在一旁,大喊:“開炮。”當大炮開出去的時候,李云龍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眼里流除了淚。他并不自私,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
李云龍這個人雖然很粗魯,很霸氣,但是他這些是對待自己的敵人,對待殘害中國老百姓的日本鬼子!他傷害過一個老百姓嗎?他欺壓過一個良善嗎?他的霸氣是充滿正義的,是對正義的強力維護!
李云龍在學校畢業典禮上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他正是靠這種精神才打造出了這只無敵的獨立團,他的一個連,能擋住日軍的一個聯隊,你說說看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部隊,這是一群充滿傲氣的狼,嗷嗷叫的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