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故事讀后感300字
時間:
新華
讀后感
讀后感是讀者對閱讀材料的一種直觀和主觀的反應,可以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獲。什么才算好的名人的故事讀后感300字?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名人的故事讀后感300字,供大家參考。
名人的故事讀后感300字篇1
大教育家孔子是個善于學習的人,他勤思好學,不恥下問。有一次,孔子外出講學,走到一個路口時,見一個孩子正在路上玩壘城堡的游戲。孔子叫那個小孩讓路。而孩子說:“這世上只有車繞城而過的,還沒有把城池拆了讓路。”孔子見小孩說的有道理,一連提出了四十多個涉及天文地理、自然人生的問題,小孩都能對答如流。孔子便誠懇地拜小孩為師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最要緊的是道德、學問、才干、本領,這些方面比不上人家,就要不斷地勉勵自己迎頭趕上。
名人的故事讀后感300字篇2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少有的明君,開創了“貞觀之治”唐朝盛世。李世民懂得國家要興望發達,長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認為教誡太子諸王是“當今日之急”。因此,他給幾個兒子選擇老師都是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誡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師。
一次,太子的老師李綱因患腳疾,不能行走。怎么辦呢?在封建社會里面,后宮森嚴,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轎后,其它官員不要說坐轎,就是出入也是誠惶誠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許李綱坐轎進宮講學,并詔令皇太子親自迎老師。
后來,唐太宗又叫禮部尚書王圭當他第四個兒子魏王的老師。有一天,他聽到有人反映魏王對老師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氣,他當著王圭的面批評兒子說:“以后你每次見到王圭,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放松。”從此,魏王見到老師王圭,總是好好恭迎,聽課也認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嚴,他的幾個兒子對老師都很尊敬,從不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