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禹治水感想
寫讀后感可以鍛煉自己的文筆和思維能力,通過發表自己的感受、心得、思考、議論、評價等。這里分享一些讀大禹治水感想下載,供大家寫讀大禹治水感想參考。
讀大禹治水感想篇1
昨天,我讀了中國歷史故事中的《大禹治水》。看完以后,我為大禹為了治水而三次經過家門卻都沒有進去的這種為百姓的精神感動了。
《大禹治水》這篇文章主要說了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堯統治的年代,發了一場大水,讓很多人被洪水奪去了生命,堯便派一個叫鯀的人去治理洪水。鯀用老法子去治理洪水,但鯀治理了九年,一點成效也沒有。后來,舜接替了堯的位置,發現鯀治理洪水沒有用,就讓鯀的兒子禹繼續治理洪水。禹是個聰明人,他沒有用父親的老辦法治理洪水。禹用一個辦法讓洪水流向大海。在禹治理洪水的十三年中,有三次經過自己家門口,都沒有進去。第一次路過家門口時,他的妻子剛剛生下一個男孩,孩子在屋里哇哇大哭,可禹想到洪水還沒有治好,就狠狠心轉身離開了。禹每次經過家門都是看一看就匆匆忙忙走了。百姓們聽說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非常感動。最后在大禹的帶領下,洪水全都流入了大海。
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像大禹一樣為了百姓們而不顧自己的人,我們最熟悉的清潔工人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我去上學的時候,看到一些清潔阿姨在廣場周圍打掃衛生。不時都有人把一些垃圾丟在地上,破壞地面的清潔。清潔阿姨們就會告訴他們,亂丟垃圾是不對的,可有些人不但不改過來,還對清潔阿姨破口大罵。但這些可敬的清潔阿姨并沒有還口,只是默默的掃掉地上的垃圾,默默地保證我們城市的清潔。
讀完《大禹治水》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只要默默的為人們做出貢獻,人們自然就會尊重你。
讀大禹治水感想篇2
中華文化歷史久遠,有記載以來的歷史就有5000年。在華夏土地上演繹了一幕幕動人心弦的故事,出現了一個個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留下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中華文化就是我們的生命之源。今天,我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中的《大禹治水》深有感觸,被大禹那關心人民、熱愛自己家園的精神令我深深地感動。
帝堯時,中原洪水成災,百姓愁苦不堪。鯀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時間,洪水未平。鯀悲憤交加,最后在羽山將其處死。他的兒子禹繼任了治水之事。他整天不分晝夜,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親自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桿,規劃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了治水,費勁腦力,不怕勞苦,從來不休息。后來,他在治水的路程中,曾三次路過家門口,但是總是沒有進去看一眼,為了人民能夠安下心來,他咬著牙匆忙地離開了。由于他常年奔波在外,人消瘦了,皮膚曬黑了,手上長滿了老繭,腳底布滿血泡。但他從來沒有喊過疼,還是天天四處奔波,治理水情。經過了8年的漫長治水時間,洪水終于治理好了。
合上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英雄大禹為民為國家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啊!所以,我一定要向大禹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讀大禹治水感想篇3
我讀了《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大禹治水》,我很感動。
堯在位時,我國發大洪水,堯和各地首領一致同意派鯀去治水,可是鯀的方法不管用,就被殺了,他的兒子禹發誓必須要治好洪水,之后他真的成功了。為了治水,禹走了13年,手腳上長滿了老繭,腳指脫落了,小腿的汗毛掉了。經過家門三次也沒有進去。人們也把他稱為大禹。
讀了《大禹治水》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啟發。他的職責感很強,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的成功在于找到了治水的好方法,他的想法比他爸爸更全面。他不怕辛苦,堅持不懈,一心只想的是大家的安危。并且他得到了大家的幫忙和____,如果只憑他一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他的帶領下,大家團結一致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大禹真是一個有勇、有謀、又有職責心的首領。
讀大禹治水感想篇4
看完《大禹治水》這本書,我明白大禹是一個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人。光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沒了,房屋也被淹沒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可是不少地方有毒蛇猛獸出來傷害人和牲口,使人們更加害怕。堯決定派鯀去治水,鯀花了九年的時間,仍然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造堤筑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坎,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舜接堯當部落盟著領以后,親自到鯀治水的地方看了看發現,他辦事不力,就讓他兒子禹去治水。大禹發言烴他父親的做法,決定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經過十三年的努力,洪水最終被引進了大海時,地面上又能夠種莊稼了。
大禹為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我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兒子,嬰兒正哇哇地哭,當時大禹正好打門外經過,也狠下心來沒有進去探望。這幾次,大禹連治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正是憑借這種不懈地努力和忘我的精神,他才幫忙人們戰勝了洪災,贏得了大家的信任,被推為部落聯盟首領。大禹爺爺,我想如果你還活著的話,必須會對當時所作的倍感自豪,更會為有這么多的后繼者把祖國建設得如此繁榮而欣慰的。
讀大禹治水感想篇5
我讀了《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大禹治水》,我很感動。
堯在位時,我國發大洪水,堯和各地首領一致同意派鯀去治水,可是鯀的方法不管用,就被殺了,他的兒子禹發誓必須要治好洪水,之后他真的成功了。為了治水,禹走了13年,手腳上長滿了老繭,腳指脫落了,小腿的汗毛掉了。經過家門三次也沒有進去。人們也把他稱為大禹。
讀了《大禹治水》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啟發。他的職責感很強,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的成功在于找到了治水的好方法,他的想法比他爸爸更全面。他不怕辛苦,堅持不懈,一心只想的是大家的安危。并且他得到了大家的幫忙和支持,如果只憑他一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他的帶領下,大家團結一致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大禹真是一個有勇、有謀、又有職責心的首領。
讀大禹治水感想篇6
署假期間,爸爸給我買了一套《上下五千年》,其中有一篇故事,叫做《大禹治水》。
故事講述了在很久以前,黃河發生了很大的水災,房屋被淹沒了,老百姓十分困難,這時候大禹的父親帶領大家制水,他花了九年的功夫,也沒有把洪水制服,洪水反而鬧得更兇了。之后大禹代替了他的父親制水,大禹改變了父親的做法,決定用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導大海中去,經過十三年的努力,大禹最終把洪水引到大海里,農民伯伯又能夠在地面上種莊稼了。大禹為了治水,四處奔波,多次經過自我的家門都沒有進去,就連自我的兒子———啟:出生時,他聽見兒子的哭聲,也狠下心沒有進家去探望。之后,因為大禹治水有功,大家推舉他為部落聯盟的首領。
大禹這種知難而上,遇事能動腦筋想辦法,艱苦奮斗,公而忘私的精神感動著每一個人,所以它的故事才能流傳這么久。
我們從小要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這些無聲的教師,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明白了許多道理,比如《中華上下五千年》,讓我明白了中華歷史的悠久和經典故事,讀書使我增長了知識,更讓我有了讀書的樂趣,以后我會讀更多的書,讓好的故事激勵我成長。
讀大禹治水感想篇7
在寒假中我讀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我很感動。
故事說的是堯在位的時候,黃河發生了很大的水災,人們的莊家房子都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首領們都推薦鯀,鯀只懂得水來土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之后該派了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用水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齊勞動,累的磨光了小腿上的毛。連他妻子生孩子都沒有回家,經過十三年的努力,最終把洪水治住了。
這個故事既感動了我也教育了我,使我明白了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多動腦筋。還有他造福人民不怕吃苦的精神使我很感動,我要把他不怕吃苦,不怕困難的精神用到我的學習當中去。
讀大禹治水感想篇8
前段時間,我們打卡了經典的神話故事書籍,讀過它,能讓我們了解到更多的__悠久的歷史文化。探索更多的流傳至今的神話故事。這本書里面全部配有拼音,讓我們閱讀時沒有太多困難。更配有栩栩如生的圖片,每次都讓我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那里面有太多的精彩故事,其中,讓我最有感觸的還是那篇《大禹治水》的故事,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領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生態安全。堯帝召集了各路首領們,一齊來探討治水策略,可理解任務的父輩們,他們用的都是最古老原始的辦法,修好的堤壩沒過多少時間便會被洪水沖沒。直到禹的出現,他總結了父輩們失敗的原因,采用了“疏通法”,利用了水自高向下流的規律,把河水引入河道。湖泊,再通向四海,最終最終成功的__息了水患,保護了家園。
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的膽大心細,善于總結動腦,利用自然規律,不畏艱險,他的豐功偉績將淵源流傳,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每位世人學習。
讀大禹治水感想篇9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做《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里有許多故事,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這個故事說的是:
堯在位的時候,發生過許多次特大的洪水。洪水沖垮了房屋,淹沒了田地,還淹死了許多人。為了解除群眾的疾苦,堯帝將首領們召來,共同商議治理洪水的事情。最后,大家推舉了禹的父親來擔當治水的重任。后來因為他采用的方法不當,所以最后弄得勞民傷財,一事無成。堯叫舜去檢查他的治水工作,舜看到他對洪水毫無辦法,就把他罷免了,命令他的兒子禹繼續治理洪水。
禹是一個非常能干的人,他吃苦耐勞,品德高尚,因為他對事業有著一股鍥而不舍的精神,所以他為治水立下了偉大的功勛。
大禹在治水的十三年中,曾經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口,都沒有進去看一看。當他第一次路過自己的家門口時,他的兒子剛剛出生,正在呱呱啼哭,他多想進去看看妻子和兒子啊,但他最終還是沒有進去。當他第二次路過自己的家門口時,抱在妻子懷里的兒子已經能夠叫爸爸了。妻子看了他疲憊的樣子,心疼的讓他回家休息幾天,大禹拒絕了。當他第三次路過家門口時,兒子已經十多歲了,跑過來叫爸爸,使勁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愛撫的地摸了摸兒子的頭,叫兒子告訴媽媽,治水的工作很忙,沒有空回家,又匆忙的離開了。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傳遍了各地,人們聽了非常受感動,治水的信心更足了。
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大禹由南方走到北方,不顧風吹雨打,一直率領人們從事治水的艱苦勞動,過了十三年,終于把洪淵填平了,河道疏通了,人們又重新搬回了陸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中國五千年歷史,真讓我陶醉!
作為一個中國人,生在中國,長在中國,我對這個文明古國充滿了熱愛,充滿了欽佩。雖然我們的祖國飽經滄桑,歷盡磨難,但中華兒女為了他的振興而努力奮斗。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騰飛,像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一代代帝王早已從華夏大地上淡出,我們作為祖國的新一代,要爭分奪秒,努力學習,早日成為棟梁之才。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我們的祖國重新走在世界前列,跨入世界先進國家之列,成為不朽的東方巨龍。讓我們一起把中華之魂發揚光大吧!
讀大禹治水感想篇10
自然界里有許多我們想不到的自然災害,這些災害給人類、家園帶來的是極大的傷害。有的人失去了一個完美的家;有的人失去了親人;還有的人失去了一個美麗的生命……今日我就讀了一個有關治水的傳說,是誰治的水呢他的名字叫:大禹。讀了這個故事,很是讓我感動。這個傳說的資料是這樣的:
自從舜理解了皇位以后,果真不負所托。他內修____,外撫百姓,凡事都要親力親為。這使當時的社會環境較堯在位有過之而無不及。到舜年老的時候,他也到處求才訪賢,也讓手下推舉有才之人。當時人們一致說到了治水有功的大禹是個治世之才。
傳說在大禹治水的13年之間,他以往3次經過家門,可是因為水患未除,他就沒有進家門。有一次,他的妻子涂山氏生下了一個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大哭,禹站在門外,聽見了哭聲,也下狠心沒有進去探望兒子和妻子。這件事千百年一向被當成佳話在人們之間口耳相傳。正因為他有一顆這樣愛國、愛民之心,所以才“三過家門而不入”。后人都稱頌禹治水的成功績,尊稱他為“大禹”。而經他治理的黃河,也一改暴躁的脾氣,就像溫和的母親一樣,成為____禮貌的搖籃。
因為大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大禹。到舜一命嗚呼的時候,大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大禹在位的時候也是四方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人們的生活都很富裕。隨著時間的穿梭,大禹也年老了,也要找個才子繼位。他看中了一位與大禹一同治水的伯益。但就在這時,大禹的兒子啟見國泰民安,能夠無為而治,使想待大禹年老把首領的位置弄到手,過他的安逸日子。于是,在大禹葬后,啟強行奪得了首領的位置。從此以后,公天下就變成了家天下。禪讓制變成了____制,一個______國家就這樣構成了……
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及其精神,數千年來被后世的人民傳頌不息。不僅僅被夏、商、周三代所緬懷贊頌,并且也得到春秋戰國時諸子百家的一致肯定。大禹治水不只是一種歷史的現象和歷史的功績,它還留給后人最最寶貴的精神與財富。
在長期的治水過程中所構成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也給予了我一個很大啟示——僅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應對如此強大的洪水,大禹下定了決心要把洪水趕到海里去,最終最終成功了。只要我們的心中有“堅持”二字,就必須會收獲豐碩的果實!
我們要學習他的堅持不懈、大公無私的精神,僅有這樣才能成為一位有用之才。讓我們運用頭腦,去解決生活中、學習中的各種“狡猾”的困難吧!
讀大禹治水感想篇11
我們的生活是絢麗多姿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也都經歷過許多事情。有快樂的、有傷心的、也有煩惱的。。。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大禹治水》。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一帶鬧水災,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人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于是大禹開始治水,他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堵為疏,帶領老百姓鑿山開渠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征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
鯀接受任務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后,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后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后世。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相傳他借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準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20_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大禹這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令我感動,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一定要像大禹那樣幫助百姓,樂于助人,創造幸福生活。在公交車上,我時常會注意這樣一條標語:“給需要的人讓個座,向讓座的人道聲謝!”節假日在寶光廣場的綠地旁邊玩耍,我也會用心留意草地中小木牌上的提示語:“你尊重我生命,我奉獻你綠色。”日常生活中類似這樣的標語還有很多很多,如“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等。每當我看到這樣的提示語時,心里總會覺得暖洋洋的,有一種說不出的愜意。共建和諧社會,學會文明禮讓,與同學們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我們的身邊,也有像大禹一樣為了百姓們而不顧自己的人,我們最熟悉的清潔工人就是其中之一。,我去上學的時候,總會看到一些清潔阿姨在廣場周圍打掃衛生。不時都有人把一些垃圾丟在地上,破壞地面的清潔。
清潔阿姨們就會告訴他們,亂丟垃圾是不對的,可有些人不但不改過來,還對清潔阿姨破口大罵。但這些可敬的清潔阿姨并沒有還口,只是默默的掃掉地上的垃圾,默默地保證我們城市的清潔。讀完《大禹治水》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只要默默的為人們做出貢獻,人們自然就會尊重你。我們要做一個文明的使者,必須從自身做起。它可以是一個不經意的攙扶,可以是一句簡短的問候,也可能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抹會心的微笑,還可能是一個無聲的鼓勵……只要每一個人都做到了文明禮儀、文明做好每一件事、這樣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諧、只有樂于幫助他人,多替他人著想才能創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