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讀感想
讀后感并不僅僅是對所讀書籍的簡單感想,而是需要具備對所讀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和領悟的能力。什么才算好的水滸傳的讀感想?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水滸傳的讀感想,供大家參考。
水滸傳的讀感想篇1
《水滸傳》是一本反映農民起義的古代長篇小說。書中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形象,給了我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些有情趣的情節引人入勝,書中所反映的社會現象也令我深思。
我因林沖慘遭陷害而不平,我因魯知深對潑皮而大笑;我因晃蓋中箭身亡而悲傷;因眾好漢隕落而嘆息。我還記得宋江的為人仗義,我還刻李逵的粗魯莽撞,我還記得吳用的足智多謀,也還記得燕青的聰明機靈。
宋江,原是一名小小官員,后來被逼上梁山,屢建奇功。可他在做了頭領之后及自謙“小吏”,對待各好漢如對待自己的兄弟一樣。在梁山泊勢力強大之后,他也沒有選擇造____,而是謀求招安。可后來,他卻被奸臣利用了自己的忠義,飲毒酒而亡。在傳統觀念中,宋江這樣不可多得的忠義之士應是“好人有好報”,可為何最后還是含冤而死?可是回過來再想,在那樣的封建年代,奸臣賊子們到處作亂,宋江就算被皇帝賞識也會糟到小人的嫉妒,賢人的做官報國的道路總是被堵!
菜園子張青與母夜叉孫二娘開了一家酒店,很多客人被他們麻翻后剁成肉餡,做了人肉包子賣。按現說,這是在開黑店,可為什么他們的形象還能受到大家的喜愛呢?原來,他們有個規矩——“不殺囚犯,不弒僧侶”。他們不愿殺那些敢于觸怒豪強的英雄好漢,也不愿殺行善之人。他們是愛憎分明的人,與老百姓同在一個階層,同在一個立場,所以老百姓跟他們有共同的想法,所以大家當然喜愛他們。
《水滸傳》雖有些夸張,可也是北宋詞末年社會的一個縮影,在這個縮影中,仍有一些事值得現在的我們反思。
水滸傳的讀感想篇2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英雄抗爭史,在這里我認識了聚義梁山的一百單八將,其中最感興趣的是魯智深、林沖、武松、李逵等人物。
魯智深身材魁梧,力大無比,武藝高強。在他剛到大相國寺的時候,幾個潑皮想戲弄他,沒想到卻被踢進糞池,惡臭不堪。后來又赤手倒拔垂楊柳,讓眾潑皮心服口服。真有趣!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真是大英雄。更有意思的是人稱“母夜叉”的孫二娘,她開店竟然賣人肉包子,還劫取不義之財。武松到達時,孫二娘竟打起了他的念頭,反被識破。武松將計就計上演了一場大戲。真聰明!
“黑旋風”李逵手執板斧劫法場,為母親報仇怒殺猛虎,怒打欽天賜,真威風!
這樣的好漢還有很多,像”鼓上蚤”時遷、“及時雨”宋江、“浪里白條”張順,他們個個身懷絕技,疾惡如仇,伸張正義。真佩服他們!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多學本領,勇敢無畏地面對人生道路上的種.種磨礪,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地。
水滸傳的讀感想篇3
書是一座知識的大寶庫,高樂基說過:“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見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讀完《水滸傳》后,一個嶄新的世界呈現在我的面前,書中不同的人物讓我知道了對父母要孝敬,對朋友要仗義,對惡勢力要反抗。
黑旋風李逵孝順父母的行為值得我學習。他在接老母親回梁山時,一路上問寒問暖對母親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母親渴了,他想盡辦法為母親找到不,但是母親卻被老虎給吃了,李逵將四只老虎全部殺死。相比之下,我又是怎樣對待我的母親的呢?母親對我好時,我說她有點太煩了,有時說我兩句,我說她太嘮叨,更過分的我還和媽媽頂嘴。李逵的性格十分的粗魯,而我是生活在新時代的文明人,但在孝順母親上我真該向他學習。
花和尚魯智深為人豪爽,對待朋友可以說是十分的仗義,林沖被高俅陷害,高俅想至林沖于死地,讓兩個差人在半路上結果林沖的性命,魯智深聽說了以后,暗地里跟著這兩個差人到了野豬林救了林沖。魯智深仗義行為,讓我知道了,對待朋友,就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有了困難,大家就一起解決,從今以后,我像魯智深那樣視朋友如親人。
行者武松,面對惡勢力,感于反抗,感于斗爭,不屈不撓,自從武松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之后,蔣門神用錢上下打點,使得武松被捉起來押走了,在押往的過程中武松得知是張團練,張都監和蔣門神陷害了他,于是他回到鴛鴦樓,將三人殺死,出了口惡氣。
這是我從前所做不到的,面對社會上那些不正義的事,我只會屈服,不也與他們對抗。沒有武松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向武松學習與社會上的不良現象斗爭到底,為弘揚正義做一點自己的貢獻。
漫游書海,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們投入到書的懷抱,為我們的人生打開一扇窗。
水滸傳的讀感想篇4
我在暑假讀了《水滸傳》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發生在宋朝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個好漢起義的故事。
《水滸傳》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武松打虎”:武松是在又餓又渴的情況下喝了十五碗酒,然后借著酒勁兒,憑著智慧,打死了一只兇猛的老虎。
在這本書里我還很喜歡宋江,因為他具有很強的`領導能力,而且他的志向高遠。
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好看。
水滸傳的讀感想篇5
今年國慶,八天半的放假時間,我在家里閑著無聊,就讀起了小說——《水滸傳》,我得到了許許多多的收獲。讓我來跟你們介紹為什么有與眾不同的收獲,現在讓我為大家說明。
在說明之前,讓我來介紹一下這部小說——《水滸傳》是哪一位創世奇才寫得,那就是施耐庵。他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北宋農民大起義而寫成的一部偉大的小說。這部小說傾向先用的描寫了人民群眾反抗壓迫的行動,讓我們來認識水滸梁山的好漢如: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花榮、徐寧、武松……他們的情誼深厚都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進入它的片段吧!
讓我永久難忘的還是“三打祝家莊”這一章。這一片段中許多句子使我永遠不忘“宋江帶了眾多頭領及數千軍萬馬來打祝家莊,頭次攻打,因久聞那祝家莊里路徑復雜,防備森嚴,未敢貿然帶兵先派楊林扮作法師,石秀扮成賣柴漢子,進莊探路,查看虛實,結果楊林被抓。當晚宋江不見楊林、石秀回報,仗著人多勢眾,連夜發兵攻打祝家莊,不料中了埋伏,不識得那盤陀路的險惡,左沖右突,五年屯塞正在慌亂之際,辛虧石秀趕到,領著宋江等人突出重圍。那鎮三山黃信,卻在夜戰中不辨道,不提防蘆葦叢中伸出兩把饒,拖翻馬腿被活人提取了。第三次宋江分了四路軍隊來攻打祝家莊,終于拿下了祝家莊。”
我在書中摘抄了一大段,我獲得了許許多多的感受:你們看宋江,他去攻打祝家莊,他雖然前兩次都失敗了,死了許多兵馬,但他始終堅持攻打祝家莊。這堅持的毅力讓我十分感動,我們在背書上也要這樣,有一段記不住,你必須堅持,堅持把它全部背出。你只要多背幾遍,就會背出來,有時候你不是不會,而是你太懶惰。只要堅持,你就會成功。
這就是我的感受,我的水滸傳,我一定要多讀書,增加更多的知識。
水滸傳的讀感想篇6
作者施耐庵,寫作十分細致、生動、形象。在第三回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第一拳打得鎮關西鮮血迸流,如同開了個醬油鋪:咸的、酸的、辣的,一發滾落出來;第二拳打得他眼睖縫裂,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的:紅的、黑的、絳的,都綻將出來;第三拳打在他太陽穴上,卻似開了全堂水陸的道場:馨兒、鈸兒、鐃兒一齊響。
瞧,寫得多么好!分三個層次,把鄭屠嘗到的味道、看到的顏色、聽到的聲音都用文字表達了出來。
水滸傳的讀感想篇7
《水滸傳》這樣一本盛久不衰的經典之作,要一定讓我用一種顏色來概括它,我選擇灰色。
灰色是介于黑與白的顏色。
古時封建官僚統治黑暗,把人民逼得苦不堪言,梁山好漢中,很多人都是被黑暗腐敗的官場所迫。比如林沖便是因高俅等人陷害而最終無奈上山,林沖那樣一個一忍再忍的人,風雪山神廟時終于爆發了,促使他反的,就是官人的逼再逼。百姓的苦日子更不用多說,處處充滿壓迫和不公平。
但在這一片黑暗之中,有一道希望的曙光照進來。擔當這束光的,便是以梁山好漢為首的英雄們。他們沒有麻木于黑暗之中,沒有埋沒于腐敗中,沒有順從不公中,而是成為了勇敢的反抗者。好漢們從四面八方到梁山上聚義,劫富濟貧、除暴安良,他們是正義的化身,敢于造反,英勇斗爭,他們早已擁有著革命精神。而他們為忠義而戰,為兄弟不惜奉出生命,他們是那個時代中老百姓最大的慰藉。所以《水滸傳》中,黑的是社會,白的是好漢精神,黑白結合即為灰。
灰色是黑與白的混合物,所以它具有雙面性,水滸中許多人物便是如此。比如宋江,他作為梁山泊的領頭人,他被冠以許多負面評價,但他作為一位江湖人士,宋公明是深受愛戴的,宋江的性格太過復雜,用灰色這種綜合性極強的顏色描述再合適不過。雙面性同樣適用于很多其他英雄——年少意氣風發,結局卻落得很慘。
灰色之中,是官朝黑暗與好漢純白無瑕的精神,朦朧之中,是施耐庵構造出來的水泊梁山,山上正是一群耀武揚威的英雄們屹立著。
水滸傳的讀感想篇8
北宋年間,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眾英雄好漢不堪欺凌,奮起反抗。這就引出了一部膾炙人口的小說——出自施耐庵筆下的《水滸傳》。
《水滸》看似與《三國》說的都是英雄好漢打打殺殺,可是這其間意義不同,兄弟一詞在《水滸》中出現多次,熠熠生輝,引人唏噓。而《三國》中都是敵人。《水滸》講良心講善心,說的是社會下層人物,因為他們總是受上層欺壓,所以要結拜兄弟,這樣才有安全感。《三國》反之,講權謀講利益,因為他們都是社會上層人物,比如說劉備、曹操。以我而言,我更喜愛《水滸》。
美國作家賽珍珠,推薦人們閱讀《水滸》,她翻譯《水滸傳》名為Allmenarebrothers,意思為四海皆為兄。
再論《水滸》,我則喜歡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原來是小種經略官手下的一名提轄,后因救金翠蓮父女,拳打鎮關西,逃至五臺山做和尚,法名智深,五臺山智真長老十分喜歡魯智深,后又到東京大相國寺當了菜頭(主持菜園),他在這里上演了十分有名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后來他投奔梁山,卻知他兄弟九紋龍史進被賀太守抓住,于是行義刺殺賀太守,雖魯智深武功蓋世,但卻被賀太守抓住,打入死牢,與史進見面,后來梁山派兵救回二人。朝廷招安以后,魯智深去拜見當年的智真長老,長老留下了四句佛門偈語:
逢夏擒,遇臘執,
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它揭示了魯智深后半生的命運,此后朝廷又派梁山征方臘,魯智深殺夏侯勤,捉方臘,這就是偈語前兩句。朝廷讓魯智深做官,他不肯,便于武松前往六合寺做和尚,一天晚上,魯智深在睡覺,忽聞寺外傳來響聲,是潮汐,魯智深明白了后兩句的用意,于是讓人端水洗澡,最后雙腳一禪,做在床上,立地升天。人生只有經歷過苦難才可以超脫。魯智深結束了他的一生,圓滿的善終了。
給他火葬的大惠禪師說:“一雙放火眼,一顆殺人心”,這里的殺人放火并非貶義,世上有那么多的壞人,就應當有魯智深這樣的人去消滅他們,他率性,他魯莽,這世上不能沒有莽撞人,莽撞人能干出別人意想不到的事,如:李逵腳踢殷天錫,魯智深拳打鎮關西,楊志刀劈牛二,燕青相撲高俅。這些人讓人感到痛快淋漓,感到快意恩仇。
英雄是時勢造就的,是苦難磨練的。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品水滸,悟道理吧!
水滸傳的讀感想篇9
今天,我在家里讀了一本書——《水滸傳》。這是一本由施耐庵寫的關于宋朝歷史官逼民反的書。
書中講了宋朝豺狼當道、奸相輔政、貓鼠同眠,不少貪官、宦官、污吏藏污納垢,以得到金銀財寶,許多老百姓因為反抗官兵,而在亂刀下被斬死,這導致民不聊生……直到梁山好漢的出現。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里,令我最為佩服的是“智多星”吳用。我最贊賞他的才智,特別是請“玉麒麟”盧俊義上山的妙計,和他驚人的預言。是的,正應了他寫在墻上的一首詩:
蘆花灘上有扁舟,
俊杰黃昏獨自游。
義士手提三尺劍,
反時斬斷逆臣頭。
這四句詩,各取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就是“盧俊義反”。因為盧俊義被吳用善意地騙到了梁山,又讓管家李固去告發盧俊義,以便盧俊義走投無路,只好來投奔梁山。沒想到盧俊義不聽燕青勸告,回到家中,被判處斬刑。就在次日早晨,梁山一百零七位好漢揚言全體劫法場……,吳用憑借自己的才智把盧俊義逼上了梁山。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里,刀槍的,非林沖莫屬。比如說三打祝家莊吧。其他好漢一上場,就被祝家莊的人綁了,唯獨林沖,他一上場,不到五個回合,就抓住了“一丈青”扈三娘。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里,拳腳的就是武松,他身高八尺,相貌堂堂,渾身上下有著千百斤力氣。幾拳就打死景陽崗一只吊額白睛大老虎,此武功非同小可也!
啊!一百零八位好漢身懷絕技令人佩服!